中藥飲劑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口腔黏膜反應的影響
佚名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飲劑對鼻咽癌放射治療期間口腔黏膜反應的干預效果。方法 以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初診的鼻咽癌患者共100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組除常規護理外,加用中藥飲劑干預。結果 相同照射時間及劑量情況下,干預組比對照組在口干、口咽喉黏膜疼痛、口腔潰瘍方面發生時間延緩,程度減輕,恢復較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 采用中藥飲劑干預能有效延緩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有效減輕鼻咽癌放療患者口干、口腔咽喉疼痛、口腔潰瘍發生的程度,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是保證放療計劃順利完成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鼻咽癌;放射治療;中藥飲劑 鼻咽癌是發生于鼻咽黏膜的惡性腫瘤,放射治療是目前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手段[1]。但放療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徐曉霞[2]等報道,鼻咽癌放療后的口腔黏膜反應發生率高達97%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射治療期間最常見的副反應之一,患者出現口干舌燥、口咽喉黏膜疼痛、口腔潰瘍等,尤其是口咽痛、吞咽困難難以耐受,嚴重影響患者進食,常常導致不能順利完成放療計劃,使治療中斷,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3]。甚至部分患者因此而放棄治療,所以口腔黏膜反應是鼻咽癌治療中迄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反應的手段極其有限,本研究采用中藥飲劑干預減輕鼻咽癌放療期間口腔黏膜反應,降低口腔黏膜炎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初診的符合入選條件的鼻咽癌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齡(48.2±11.1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6例,初中及高中42例,大專以上22例,Ⅰ期9例,Ⅱ期36例,Ⅲ期45例,Ⅳ期10例,利用計算機軟件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分期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采用直線加速器常規分割外照射,照射靶區及劑量。①鼻咽原發灶DT70-78GY/35-39次,頸部淋巴結轉移灶DT60-66GY/30-33次,頸部淋巴結陰性引流區預防劑量DT50GY/25次。②采用常規分割照射的方法,每次2GY,每天1次,每周5次,照射總時間6-7周。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如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齲齒、牙齦、口腔黏膜的護理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取中藥飲劑干預,中藥飲劑由經驗豐富的精通中醫理、法、方、藥的腫瘤專家處方,按處方要求將所開中藥送中藥普煎室熬制而成,每兩天一付,從放療第一天開始服用,每日四次,每次約150毫升,于每日早中晚飯后半小時及睡前吞服,直至放療結束后一周止,中藥處方:沙參12g、川明參12g、麥冬15g、石斛12g、五味子15g、花粉15g、玄參12g、生地12g、黃梔子12g、海肖12g、百芨6g 1.3評價標準及評估方法 1.3.1口腔舒適度標準 研究者根據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標尺方法[4-5],設計舒適程度評估量表,運用此標尺和量表評估患者的舒適度。在線性視覺模擬評分標尺的兩端。標有從0∽10的數字,無癥狀0分,1∽4為輕度不舒適,5∽7分為中度不舒適,8∽10分為重度不舒適,對患者的口干、口腔疼痛進行單項評分。 1.3.2口腔黏膜反應的評價標準 按腫瘤放射治療學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6]進行評價。O級:無變化;Ⅰ級:充血,可有輕度疼痛,無需止痛藥;Ⅱ級:片狀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藥;Ⅲ級:融合的纖維性剝脫炎,可伴有重度疼痛,需麻醉藥;Ⅳ期:潰瘍出血,壞死。 1.3.3評價方法 每次放射治療前由專業組長觀察兩組患者出現口干、口腔咽喉黏膜疼痛、口腔黏膜潰瘍發生的時間、程度、持續時間并進行詳細記錄。 1.3.4統計學方法 所以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資料采用等級相關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 兩組患者口腔黏膜舒適度比較(例,%) ▽注: x2=24.7,P<0.01,△注:x2=31.18,P<0.01 表2 兩組患者放射治療第三周、第七周末及放療結束后一周口腔黏膜反應情況比較(例)
對照組口腔黏膜疼痛輕度占8%,中度占38%,重度占54%。中藥飲劑的運用增加了控制放療副反應的手段,病人的舒適度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其能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從而使患者達到和維持治療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順利完成放療計劃,提高了放療效果。 5.3中藥飲劑干預降低口腔黏膜炎的發生。從表二可以看出,放療第三周末實驗組有62%的患者無癥狀,對照組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應。放療至第七周末,實驗組以3、4級黏膜反應為主,而對照組以1、2級反應為主,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目前,臨床上在鼻咽癌放療后出現的口腔黏膜反應的處理中手段有限,大多數病人除了堅持,痛苦忍受,別無選擇。尤其是在放療的第二、三周,很多患者的口腔黏膜反應明顯,進食減少,抗拒治療。實驗證明中藥飲劑治療放射性口腔黏膜反應是有效的,無疑給鼻咽癌患者帶來了福音。中藥飲劑由生津藥物沙參、川明參、麥冬、石斛、五味子組成,可以促進津液的分泌,減少口干的發生,減輕口干癥狀。而玄參,生地、花粉、能明顯減輕放射治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疼痛。黃梔子,海肖,白芨能有效緩解放療引起的口腔黏膜潰瘍。本研究中,采用上述藥物配成的中藥飲劑口服,使病人口腔黏膜的舒適度增加,降低并延緩了口腔黏膜炎的發生。中醫中藥作為祖國寶貴的傳統醫學,在廣大群眾中有良好的口碑,易于接受。中藥飲劑的口服在減輕放療副反應中效果明顯,其配制服用簡單易行,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