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氮質血癥的臨床研究
胡燕華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藥灌腸對糖尿病腎病(DN)氮質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采用中藥灌腸,2次/d,對照組服用腎復康膠囊,2次/d,療程均為4周。治療前后觀察糖代謝 、血壓、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白蛋白(UAlb)等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各項觀察指標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SCr、BUN、Ualb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5/24 h,GFR(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UAE(尿白蛋白排泄率)>200 μg/min。排除病例標準:妊娠、哺乳期婦女、肝功能不全、心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型糖尿病等。
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的計算:HOMA-IR=FPG×FIns/22.5,HOMA-IR為非正態分部,取其自然對數。對UAlb作對數轉換。兩組性別、年齡、病程、BMI(體質量指數)、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血脂、BUN、UAlb等方面差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基礎治療不變,包括飲食治療、控制血糖 、降血壓等。治療組給予中藥灌腸,藥物為生大黃30 g、煅牡蠣 30 g、制附子10 g、丹參30 g、槐米30 g。煎 汁250 ml,2次/d;對照組服用腎復康膠囊,2次/d。共觀察4周。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
比較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組BUN、Ualb及SCr低于非治療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DN出現臨床蛋白尿之后,目前各種干預治療都不能阻斷DN患者向尿毒癥發展,并且患者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異常,表現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而此時的腎單位破壞速度將明顯加快,所以延緩此時腎臟功能的進一步損傷,延長DN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是治療DN氮質血癥的重要環節[1]。 中醫沒有糖尿病腎病的名稱,屬于消渴病的變證。其病機特點以氣陰兩虛為本,瘀血濁毒為標,尤其糖尿病腎病發展至腎功能不全期,其虛、瘀、毒等病理現象越發嚴重,而本虛則進一步加重瘀毒損傷腎絡。使DN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腎臟功能的損傷持續加重。因此針對糖尿病腎病氮質血癥期的臨床病理特點[2]。選用中藥方灌腸,主要藥物為生大黃、煅牡蠣、槐米、制附子、丹參等。方中以大黃苦寒祛瘀瀉熱,滌蕩腸腑,推陳致新為君藥,丹皮清散血分郁熱,以除未盡之余熱毒邪,更加槐米助君藥涼血解毒,共為臣藥。稍以附子大熱之品反佐。防其苦寒太過。灌腸為中醫攻伐之法,易破損正氣,導致腹瀉、脫肛等,煅牡蠣收斂固澀,防止腹瀉、脫肛發生為使。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方中所選藥物均有改善腎功能的作用。大量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大黃具有改善氮質代謝的作用[3,4]。其有效成分是大黃鞣質。大黃鞣質能夠減少腸道對尿素等非氨基酸的吸收。升高血中必需氨基酸濃度(大黃含必需氨基酸較多),并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質,抑制蛋白質的分解,降低體內尿素氮及肌酐的來源并促進其排泄,改善氮質血癥,降低Scr。大黃還能抑制尿素在肝腎的合成。糾正低鈣、高磷血癥。大黃的瀉下功能可使腸道氮質代謝產物、水分及鹽類的排出增加.由此可改善尿毒癥患者的水鈉潴留、高鉀血癥等。
因此,大黃在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另有藥理研究表明煅牡蠣可降低 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蛋白漏出[5]。結果顯示,兩組對糖代謝影響無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對于DN患者血壓、腎功能、24 h尿白蛋白及UAE均有顯著影響。且療效優于對照組。顯示中藥灌腸對于DN氮質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確定。能夠使 DN氮質血癥患者的腎功能長期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則是延緩 DN氮質血癥患者向尿毒癥期轉化的重要舉措[6]。本組資料顯示口服中藥對 DN氮質血癥患者腎功能有明顯改善,但是其療效不如中藥灌腸。依從性相對較差,這些都是中藥灌腸在臨床上常見的弊端。
[1] 閆光武.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臨床研究.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5):678-679.
[2] 季聚良,陳大舜,武西芳.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氮質血癥的臨床觀察.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7(5):69-70.
[3] 陳小燕.江映紅主任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經驗總結.福建中醫藥, 2008,39(5):34-35.
[4] 姜秀云.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晚期腎病的療效觀察.中國全科醫學,2005,8(4):321-322.
[5] 劉香春.中藥灌腸法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30例.四川中醫,2006,24(4):68-69.
[6] 劉輝文,譚萬壽,李振興.中藥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腎功不全的療效觀察.實用糖尿病雜志.2006,2(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