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藥材資源的再生開發
蔣榮珍,蘇子英
【關鍵詞】 中藥材;資源開發與利用
隨著中醫中藥需求市場的擴大,中藥資源經過不斷的開采及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許多珍貴藥材物種已滅絕,資源枯竭的形勢十分嚴峻,藥材緊缺的問題已十分突出。為保障中成藥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中藥材資源的再生與開發已刻不容緩!現結合玉林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玉林公司”)中藥材資源開發利用情況談談中藥材再生開發與利用問題。
1 中藥材資源再生開發的現狀
玉林公司的名牌產品雞骨草膠囊生產至今已有38年歷史,市場需求量大,年需用的毛雞骨草量大。原用藥材來源于自然資源,隨著自然環境質量下降和盲目開采,野生毛雞骨草資源近于枯竭。為此,玉林公司從1991年開始著手建立以玉林成均、樟木為中心的毛雞骨草等藥材種植基地,并制定了毛雞骨草的栽培方法。
如今,玉林公司在對原種植基地進行規范的同時,又在玉林蒲塘、博愛、貴港等鄉鎮著手興建梔子、莪術、廣西淮山的規范化種植基地,不斷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根據產業化發展思路,基地在原“公司+基地+農戶”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條以政府為引導,龍頭藥廠、產地公司、科研單位、藥材種植相結合的產供收模式,為實行GAP種植提供了保障。 玉林公司為實現助農增收、企業發展的雙贏目標,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子公司——玉林市天綠安中藥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利用人才、技術和市場優勢,充分發掘玉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發展中藥材種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簽訂種植合同、保價收購”的形式進行運作,每年都與種植戶簽訂合同。把雞骨草、莪術、郁金等藥材種植基地按中藥生產的“第一車間”來對待和要求,并逐漸加大對基地和農戶的技術、資金投入。同時,聯合技術合作單位廣西藥用植物園、廣西藥物研究所,按照GAP的要求,研究、制定《雞骨草等中藥材種植標準操作規程》、《廣郁金、莪術規范化種植標準操作規程》(SOP),為種植農戶進一步規范化種植中藥材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公司先后舉辦了中藥材GAP種植培訓班50多期,共培訓農民3 580多人次,為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工業反哺農業,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玉林公司走公司+農戶的道路,既給農業、農民帶出了一片大市場,也為公司開拓了遠大的市場發展前景。
為進一步提高種植農戶的規范化種植技術水平,確保生產出合乎國際天然藥物要求的“安全、有效、穩定、可控”的優質藥材,玉林公司與技術合作單位廣西藥用植物園于2003年共同承擔了廣西區科技廳下達的《毛雞骨草規范化種植研究與示范》科技攻關項目。經過3年的多次試驗,研究出一套毛雞骨草藥材的規范化種植技術,并制訂了《毛雞骨草藥材種植標準操作規范》(SOP),為種植農戶進一步規范化種植毛雞骨草等藥材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2005年10月16日,廣西區首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研究的科技攻關項目,在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進行田間現場測試并通過驗收。 經過多年的發展,玉林公司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已頗具規模,共簽訂合同種植農戶2 356戶,面積達4 810多畝;僅2004年就收購藥材3 656 t,支付給農戶的藥材貨款總額達3 158萬元,農戶年人均純收入與當地人年平均收入水平相比增加了900元。通過發展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不僅提高了公司產品的質量水平和市場的綜合競爭能力,同時使種植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2 中藥材資源再生過程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農村土地分散經營,勞動者素質參差不齊,很難保證SOP的實施質量,傳統農業模式與GAP的要求不相適應。
解決辦法應由政府為宏觀調控,龍頭企業為市場導向,產地公司集中管理、規范操作,科研單位技術支持,使傳統意義上的藥農逐漸成為藥材產業工人,使基地能夠規范化運作。模式的改變,使得中藥種植業向集約化、產業化邁進,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工業反哺農業”的目的。 工業反哺農業,給農民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在福綿管理區樟木鎮,本地農民中有一大半人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所剩無幾,耕田幾乎成了“負擔”。自從與玉林公司簽訂中藥種植合同以來,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到家中,成了當地種植中藥材的大戶。按目前毛雞骨草平均畝產量500~600 kg,每公斤7元計算,畝產值達3 500~4 200元左右,年收益比種其他作物更可觀。作為廣西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玉林公司,在讓企業贏利、更讓農民得利的“雙贏”戰略思想指導下,通過發展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以中藥深加工為龍頭,走中藥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3 對中藥資源再生開發的建議和設想
一是組織人員對本公司使用的中藥材資源進行全面評估;二是組織進行中藥材資源調查工作,可采取公司單獨調查或與專業機構合作的方式;三是開展中藥材品種馴化引種的可行性分析,擴大中藥材基地的規模、增加種植品種、開展種植技術研究,組織培養育種、試種(如土茯苓的試種等),在滿足本公司(包括中藥飲片車間)需求的同時,積極拓展對外銷售市場;四是加強與國內其他中藥材基地的溝通和合作(包括技術與經濟協作),擴大和保證中藥材的來源;五是開展相關中藥材品種質量標準的研究工作,如建立指紋圖譜、限量指標等,樹立中藥材品牌。
4 玉林公司中藥材使用狀況
玉林公司目前使用量較大的藥材品種有:毛雞骨草、大棗、牛至、梔子、白芍、當歸、甘草、苦參、蟬蛻、丹參、白鮮皮、五味藤、生地黃、土茯苓、黃芩、降香、兩面針、橫經席、過崗龍、雙鐵線、莪術、羊耳菊、千斤拔、郁金。其中人工種植的品種有:黃芩、生地黃、當歸、丹參、梔子等。廣西區內可以種植的品種有毛雞骨草、梔子、莪術、郁金等。 目前,已出現緊缺的品種有:降香、五味藤、兩面針、橫經席、過崗龍、雙鐵線、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烏藥、楓荷桂、土茯苓、白鮮皮、甘草、香樟等。其中五味藤、兩面針、橫經席、過崗龍、雙鐵線、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烏藥、楓荷桂、土茯苓、香樟等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兩省。羊耳菊、豆豉姜僅來源于桂北地區。降香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廣東省。橫經席現在主要來自越南。白鮮皮、甘草等主產地在北方。這些品種的藥用部位大部分是植株的根部,并且是多年生或十幾年生才能采收。
5 小結 中藥材生產將已“斷炊”的問題已經擺在中藥制藥行業的面前。開展中藥材資源開發再生已成為現代發展戰略研究的龍頭。保障中成藥生產的持續發展,從而提高制藥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才能有力推動企業朝品牌化、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