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法測定肺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的實驗分析
寧宇 章志福 鄒三鵬
【摘要】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抗癌藥敏試驗和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為臨床腫瘤個體的化療療效提供有效地依據。方法 用MTT吸光度法來測定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標本對臨床上常用的幾種化療藥物敏感性或者耐藥性,然后比較其差異。結果 肺癌化療的敏感性個體存在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各個藥物對患者淋巴細胞的抑制率和平時具體醫療事件中臨床上得到的數據是一致的,各種用藥方案中存在比較大的差異(P<0.05).結論 患者外周淋巴細胞抗癌藥敏試驗,對臨床上腫瘤化療個體的指導和療效預測有很大價值。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ung cancer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cancer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chem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of correlation, for clinical cancer inpidual chem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Methods using MT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pectrophotometry were 30 cases of ou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peripheral blood of clinical specimens of several normal chemotherapy drug sensitivity or drug resistance, and then compare the difference.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inpidual differences is larger, the elder brother the drug to th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inhibition rate to the specific medical incident when peace clinical data from is consistent, all kinds of existing in the regimen of the big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peripheral lymphocytes cancer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of clinical cancer chemotherapy, inpidual guidance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rediction is of great value. 【關鍵詞】MTT 肺癌 化療 在臨床上,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極高,并且還在逐年增加,化療是現代醫學上治療肺癌尤其是晚期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長期以來,大多數醫生在利用化療治療肺癌患者時都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但實際上腫瘤和其他大多數病癥一樣,也存在著個體之間的差異,而且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化療的名感性差異和患者腫瘤細胞的耐藥性有關,因此在治療之前對要去進行敏感性測試可以使藥物更加適應不同個體,并且可以使治療更加個性化和合理化。收集我院在2010-2011年間收治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鹽(MTT)治療的32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后檢測抗藥敏感性,根據個體的敏感程度進行個性化化療,并觀察患者敏感記錄和化療療效之間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 實驗觀察患者的情況 1.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0-2011年間收治的肺癌患者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所有患者均有非常典型的肺癌表現,鱗癌17例,腺癌15例,患者年齡在27-75歲之間,各位患者病灶均很明確,對患者進行性別、年齡、臨床治療歷史和病程等方面進行分析,差異性較小(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 1.1.2 取血 分別在32例患者身上取外周靜脈血2ml。 1.1.3 試驗用藥品 為32 例患者所用的藥物均為臨床上治療肺癌的常用藥物,包括順鉑、多西紫三醇、長春瑞賓、吉西他濱,利用生理鹽水配置母液,再用培養液配置工作液,對于工作液應當在20℃下保存以備使用。試驗中的用藥量結和臨床上治療普通患者一樣。 1.1.4 試劑 采用哈爾濱制藥六廠出產的小牛血清、MTT和生理鹽水配兌成2mg/ml的工作液,在20℃的條件下保存,天津天士力制藥有限公司出產的完全培養液RPMI、淋巴細胞分離液、二甲基亞砜。 1.2 方法 1.2.1 分離和培養 PBL的分離和培養要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將2ml外周靜脈血加入相同體積的Hanks液進行均勻混合,利用試管加入到4ml淋巴分離液中,每分鐘離心2000圈,分離出PBL,再用Hanks液清洗兩次,然后用含有15%小牛血清的RPMI培養液配置成單細胞懸液,活細胞數量可以達到90%以上,把細胞濃度控制在2×52/ml將去接入到孔板,每個孔保持在100ul。每個孔的加藥量在20ul左右,設置8組單藥組,每組設置4個復孔,然后將剩余的96個孔放入到37℃的二氧化碳孵化箱進行培養。 1.2.2 MTT檢測 在培養48 h在每孔加入大約20ul的MTT工作液,然后把上清液去掉,每個孔加入100ul DMSO,然后稍微震動,以便使藍色晶體充分溶解然后用酶標儀測量各個孔的光密度。
1.2.3 判斷標準 判斷抑制率采用以下通用公式進行:抑制率=(1-藥物的光密度值/對照組光密度值)×100%;外周血淋巴細胞抑制率若>20%即為敏感,藥敏感率=藥敏例數/總例數。 1.3統計學分析 通過對以上32例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進行分析比較,差異較小,沒有實際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要敏感程度各種指標進行比較,并對所得數據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臨床上治療癌癥的新化療藥物不斷被研發出來,但是在臨床治療中醫護人員往往只注重治療的一般療效,對患者個體差異關注的比較少。實際上針對不同病例進行腫瘤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患者在癌癥化療過程中的到做好的治療效果和最小的傷害,實踐證明對患者采用MTT方法進行藥敏試驗可以掌握患者藥敏程度。并且MTT方法簡單易操作,并且操作快捷,是目前最有效的藥敏試驗之一,并且臨床上得到了很好地證明。臨床上醫生可以在具體治療時根據患者的藥敏試驗選擇化療藥物。當然,MTT方法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臨床需要進行不同藥物和不同濃度的用藥方案,從而使臨床用藥更加注重患者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