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淺析

佚名

作者:姚紅艷 林麗 韓吉雪 李博 張睿

【關鍵詞】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藥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常引起兒童發熱、咳嗽、咳痰、氣急等呼吸道癥狀。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其中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苛養菌是引起兒童社區獲得性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可引起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和敗血癥等。由于其難培養的特性,很少在細菌室的常規培養中培養出。臨床醫生也常常是根據經驗來治療患兒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忽視細菌培養和藥敏分析的重要性。

1材料和方法

1.1 標本來源

標本為本院2009年11月-2010年5月兒科門診和兒科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兒的咽拭子標本。大多數患兒于用藥前采集標本,有39份標本采集于已用抗生素的住院患兒。

1.2 分離培養基

含有X因子和V因子的哥倫比亞巧克力瓊脂培養基。脫纖維羊血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

1.3 藥敏培養基

HTM藥敏培養基(英國Oxoid公司)

1.4 藥敏紙片美國BD公司產品。

1.5 方法

咽拭子標本2h內接種于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置5%CO2培養箱35℃培養18~24h,分離鑒定致病菌。對疑似流感嗜血桿菌(巧克力皿上為小、濕潤、透明的露滴樣菌落)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做衛星試驗和X+V、X、V因子紙片法試驗。對疑似肺炎鏈球菌的菌落做革蘭染色、Optochin(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實驗、膽汁溶菌實驗、菊糖發酵實驗。化膿性鏈球菌用乳膠凝集法鏈球菌試劑鑒定。

1.6 藥敏試驗

根據NCCLS要求,按2005年NCCLS標準判讀藥敏結果,并進行統計分析。

1.7 質控菌株

流感嗜血桿菌ATCCA9243,肺炎鏈球菌ATCC49619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8 對卡他莫拉菌進行β-內酰胺酶測定(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

用接種環挑取受試菌落于頭孢硝噻吩紙片上,于10分鐘由黃色轉變為紅色為陽性結果。

2結果

2.1 從門診和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兒的286例咽拭子標本中分離出致病菌株112例。其中流感嗜血桿菌30株,肺炎鏈球菌26株,卡他莫拉菌16株,化膿性鏈球菌1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22株。

2.2 對分離到的16株卡他莫拉菌進行β-內酰胺酶試驗,其中有11株產β-內酰胺酶,產酶率為68.75%

3討論

苛養菌是指對營養要求苛刻,在普通培養基上不生長或難以生長,體外培養需添加特殊因子或其他營養成分才緩慢生長的一類菌。它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卡他莫拉菌。有報道苛養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達80%以上。本研究發現苛養菌為72例,檢出率為兒童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64.29%(72/112),居小兒呼吸道感染的首位。其中流感嗜血桿菌30例,檢出率為10.49%(30/286),在苛養菌中位居首位。其次為肺炎鏈球菌26例,檢出率9.09%(26/286)。與國內報道較相符。化膿性鏈球菌等非苛養茵的檢出率也較高,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氨芐青霉素作為治療流感嗜血桿菌的首選藥物曾經取得良好的療效,但自1972年在歐洲首次發現對氨芐青霉素耐藥流感嗜血桿菌,其耐藥性在世界各地相繼被報道。由表1可知,流感嗜血桿菌對氨芐青霉素的耐藥率高,為66.66%。與宋葳等報道的73.3%相似。近幾年,耐氨芐青霉素的流感嗜血桿菌的發生率各國逐漸上升。Tamargo等對古巴1990-2002年的研究表明,流感嗜血桿菌對氨芐青霉素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為40.7%-54.8%。流感嗜血桿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機制有兩方面,一是產生TEM-1和ROB-1β-內酰胺酶,該機制由質粒介導,部分為質粒接合子,并攜帶完整的TnA型轉座子及其他耐藥基因;另一機制是細胞壁上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突變導致與氨芐西林的親和力下降。此外,本研究發現,流感嗜血桿菌對克拉霉素(CLR)、復方新諾明(SXT)的耐藥率也較高均達到60%以上,與陳民鈞的報道相似。 多年來,人們一直把青霉素作為治療肺炎鏈球菌的首選藥物,但近年世界各地范圍內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紅霉素(ERT)、阿齊霉素(AZM)的耐藥率不斷上升,并且不同地區耐藥特點不同,2003的統計結果表明中國大陸對青霉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為45%,明顯高于2000年北京、廣州、沈陽、成都的15.3%。說明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耐藥有廣泛性和上升性。本次耐青霉索肺炎鏈球菌的檢測采用K-B法,用苯唑青霉素紙片替代青霉素紙片。研究發現對苯唑西林(OX)耐藥的肺炎鏈球菌為61.53%,高于盛朝凱等報道的54.7%。說明大連地區對青霉素的耐藥情況不容樂觀。同時肺炎鏈球菌對常用的幾種抗生素耐藥率也較高。

對于化膿性鏈球菌極少發現青霉素耐藥株。萬古霉素,氯霉素,頭孢類為其選擇藥物。敏感率分別為100%、88.88%、77.78%。而對阿齊霉素(AZM)、克林霉素(CC)、四環素(TE)都是高度耐藥,達到83.33%以上。

過去認為卡他莫拉菌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之一,近10年來報道本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和結膜炎、中耳炎、鼻竇炎,偶可引起菌血癥、腦膜炎等。特別是在老年人中引起COPD,在兒童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痰標本中卡他莫拉菌的分離率僅次于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卡他莫拉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中至少90%的細菌產生β內酰氨酶,從而導致青霉素和氨基青霉素類抗生素耐藥,本研究中16株卡他莫拉菌中有11株產β-內酰氨酶,產酶率為68.75%,但由于檢出菌株少,與其他文獻缺少可比性,故未作藥敏分析。

參 考 文 獻

[1] 楊永弘.小兒呼吸道感染細菌耐藥及其對策[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0,15:592.593.

[2] 李家泰,Weinsten AJ, 楊敏等. 中國細菌耐藥監測研究[J]. 中華醫學雜志, 2001,81:8.16.

[3] 曾佑群,吳揚.小兒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藥性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 2002,8:33.34.

[4] 萬鈞,李羲,饒緯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呼吸系統分冊,2005,25(1):30.33.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