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影響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及對策
呂建軍
摘 要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對未來的學習保持積極態度的一種學習方式。越來越受到外語教學界的重視。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影響因素
培養舉措式中,教師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是學習者的指導者和顧問。
一、影響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教師的課堂觀念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沿襲“一本書、一言堂、一鍋煮”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備課當成“抄教案”,將上課當成“演教案”,將學生當成灌輸的“容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再加上機械重復的抄抄寫寫,以及為應付考試而做的大量練習,忽視了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自主性、自為性的培養,使課堂缺乏活力,教學效果欠佳。
(二)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強烈的學習動機能促進英語學習,而成功體驗有助于保持甚至生成新的學習動機。當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時,就無法產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自然就欠佳了。
(三)有些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重單詞的記憶,輕視記憶的方法和手段。重視課堂學習效果,輕視課外復習質量。重視上課聽講,輕視主動參與和質疑能力的培養。重視書面作業,輕視口頭作業。重視語法學習,輕視實際應用。重視個別自學,輕視團體互助。重視精讀質量,輕視泛讀數量。
(四)學生的學習方法欠佳。
中學生學習英語聽、說、讀、寫、譯是五大能力的提高,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當學生尚未掌握這些方法時,就會學的吃力,難以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二、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幾點策略(一)轉變教師觀念,重新定位教師角色。
傳統英語教學使我國大多數學生深受影響,學生依賴性強,自主管理程度偏低。第一,作為教師,首先應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倡導和促進自主學習理念,摒棄等待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學習觀念,提高自主學習意識。第二,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好調查和評估,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和計劃。第三,根據教學具體情況,教師要安排適當的課堂教學活動,保證計劃的實施。第四,根據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策略掌握情況,老師應給予適當反饋,以便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第五,為了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教師應適當給予激勵,及時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幫助。
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應肩負起“組織”、“調控”、“敦促”、“參與”和“提供幫助”等職責,為學生自主性的發展創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二)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式。
1.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的課堂環境是營造自主學習氛圍的核心。中學英語教師應徹底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又注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具體策略是:(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諧、愉快、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還能使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情緒和勇氣迎接自主學習的挑戰。教師應重視和理解不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重視情感交流,努力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2)確立教學目標。
課程的設計應讓學習者明確學習目標、學習任務以及利用資源和策略,了解語言學習過程并對自己的外語學習作批評性反思。
(3)采用激發式的教學手段。教師應有效地組織各種課堂活動,積極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動中獲得知識,自我感悟,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負責態度,并能促使學生學會思考。教師要幫助學生反思自主學習的過程,調整學習目的和學習策略,更有效地搞好學習。2. 利用多媒體創造語言環境。由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英語輔助教學,能提供真實可感的語言學習環境,大大拓展學生的經驗范圍。計算機能模擬出現實無法出現的真實世界模型,讓學生參與其他方式無法體驗的活動,如周游世界的風景名勝。這些活動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這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又會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激發“我要學”的學習動機。
(三)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現在很多研究者都贊同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者自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當學習者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了強烈的“我要學”的念頭,才會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才會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抓住機遇,克服困難,按照自身的需要去主動尋求知識。因此,激發學習動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具體策略:1.教師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途徑,如課件、遠程教學、英文歌曲、英語電影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教師應盡量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3.引入英語競賽形式,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等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四)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方法,克服不良學習習慣。
1.掌握自主學習方法,養成自學的習慣。自主學習的核心內容就是學習者自主把握自己的學習。自主學習要以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依靠、相互合作為前提,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控制學習內容和過程。自主學習的主要障礙是不良的學習習慣,改變習慣應從“學會”轉到“會學”,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創造力。2.英語環境的自我塑造。英語學習離不開英語環境的自我塑造。俗話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英語同樣離不開英語環境的渲染。中學生不但自己要創造英語氣氛,而且應經常到有這種氣氛的地方去。3.幫助學生掌握記憶的規律,提高記憶的效率。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和學科,學習一天也不能中斷,要精神愉快,滿懷信心,相信自己能學好。同時也要讓他們集中注意力邊學邊思,積極思維,尋竅門,找規律。結語:自主學習的概念是應終身學習和獨立學習的需要而產生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習責任從教師到學生的轉移,強調深化學習者主體研究以及在學習中把握學習者認知心理規律,創造促進性環境,從而實現學習者自主。教師應引導學生“善學”、“會學”,支持和發展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培養出適合時代要求,敢于承擔責任,樂于與他人合作的獨立學習者,實現現代教育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