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營銷,讓餐飲置身于虛實之間……
佚名
:“中午吃什么,上網團購一個?”幾年前,便宜又方便的上網團購一出現,就讓不少消費者欣喜不已。如今,這種形式方興未艾,全新的移動第三方應用程序(簡稱APP)又席卷而來,只要在手機上選好想去的餐廳,無需和店小二溝通,點菜環節完全自助……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消費者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幾乎所有的美食,不管是地方特色還是大師手藝,甚至街角旮旯里的小店,都能夠通過互聯網搜到店面位置、優惠信息、他人評價等,便捷的方式讓消費者與店家隔空對接。
業內人士稱,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餐飲行業將迎來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首次“吃螃蟹”的人們2012年年底,東港海逸在網上開店,上線三個多月,總銷售額就超過90多萬元。
東港海逸廣告處負責人說:“其實我們早在2009年就開始網絡營銷,從剛開始的特色餐飲、自助餐到現在的高端套餐,通過秒殺、搶拍、團購和時下流行的移動APP,我們一直和互聯網保持著密切接觸。目前企業的網上銷售額能達到每月30萬元,這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個非常欣喜的成績。在網上開專賣店后,品牌曝光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與以往團購模式相比,專賣店里的套餐可根據不同時間段、就餐人數以及相關主題營銷,及時作出針對性的調整,銷售更為靈活。”
“隨著互聯網發展以及消費方式的改變,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讓傳統私房菜館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太原某私房菜館負責人表示,現在店內賣得最好的是499元的8人套餐,888元的12人套餐和1588元的12人包廂套餐,“網上營銷后,店內的月銷售額能達到20萬元,曾創下日銷3萬元的最好紀錄。”
記者調查發現,我市一些熱門餐飲機構,如圣鯨自助、梅府家宴、火宴山火鍋自助、東港海逸等,都紛紛入駐網上商城,并開設品牌專賣店,以多樣化的折扣套餐進行線上營銷。電腦上的“百團大戰”確實,互聯網對餐飲業的影響正在與日俱深。曾經的電腦收銀機、網絡采購、點菜寶,對店家來說僅僅是單方面的減少環節、節約成本,在網絡時代已經不算什么。
互聯網首次將店家和吃貨們隔空聯系起來的方式就是網絡團購,幾年前,國內開始涌現出大大小小的團購網站,最熱鬧時甚至出現“百團大戰”,這些團購網站打出的最重要一張牌,就是餐飲業的團購。太原市烹飪餐飲協會工作人員稱,團購讓消費者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獲得一些價值較高的商品。而一些平時價格較高、人流較少的餐廳或者剛剛開業的餐館,為了打響知名度、增加人氣,也希望與團購網站合作。一時間,吃飯消費去團購網上搶拍成了“家常便飯”。只要有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都可以輕松下載到一個團購網址。
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目前我市團購美食的網站就有糯米團、窩窩團、拉手網、QQ網購、58同城等十幾家。這些團購網站里有著各類信息,且分類詳細,操作簡單。每個網站的餐飲消費頁面都歸類出各種消費類型,有湘菜、川菜、桂菜、粵菜、魯菜、酒店類、家常菜、排擋類、糕點類、本土特色店,總之應有盡有。
有4年餐飲業經驗的黃俊稱,團購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入侵我市餐飲業,僅美團一家,我市一天就有近千家餐飲門店參加團購,像火宴山、德得軒、春天烤肉等門店,幾乎全年都在團購。“盡管參與團購餐飲的門店越來越多,但是團購已遠遠不能滿足時下消費者的需求。”APP,手機里的飯店“我們現在很少團購美食了,都用手機APP點餐,方便省事!”在泰嘉貿易有限公司工作的李杰得意地告訴記者,“團購太受限,到店里點菜又特費事兒,你看,打開我的手機APP,進入外賣頻道,就可以搜索到附近的火鍋、炒菜、水果、蛋糕、飲料、水餃等外賣信息。
比如選定北美新天地的田園鮮果社區店,火龍果、哈密瓜、奇異果都比市場價便宜,一罐可樂才一分錢,從早8時30分到晚8時都可以送貨,我可以隨時隨地下單、付款,只需留下送貨地址和電話,外賣商戶就會按時把新鮮食物送上門了。方便吧?”記者看到,這種移動APP平臺可以讓消費者查看餐廳的電子菜單,通過圖文介紹點好菜后保存訂單,到店用手機掃描餐廳二維碼,直接下單到廚房,省去服務員現場點單的時間,并且能夠直接享受店家隨時更新的優惠折扣。結賬時再掃一下二維碼,還能使用支付寶錢包快速付款,便利度大大提高,商家的成本也直線降低。
“移動互聯網除了給消費者提供覓食信息,還給商戶提供了掌握客流量、隨時修改菜單的便捷。”三月海藍西點店的老板喬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店里用手機APP接單后臺,只要使用手機就能上傳糕點照片、修改價格、庫存,管理外賣和訂單,還能設置各種優惠活動。也就是說,商家可以脫離團購網站,自己搞團購了。
未來,還將發生什么互聯網浪潮洶涌來襲,傳統餐飲行業準備好了嗎?對此,太原市烹飪餐飲協會副會長李鏞表示,近年來,我市眾多餐飲業商家一直在探討餐飲業與網絡的結合,最開始主要通過建立信息類網站與團購網站兩種方式來進行,但這兩種形式也暴露了不少弊端。信息類網站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大量非消費者的無效點評,團購惡性競爭使得消費者針對團購的投訴量不斷攀升,反而搞壞了商家的口碑。很多商家也發現花錢做了團購,結果每次被吸引來的大多是圖便宜的消費者,回頭客留存很少。
“我們現在比較看好移動互聯網,以前市民熟悉的餐飲網絡服務以信息類和優惠團購類為主,這種營銷類產品只能為線下商戶引流,并沒有觸及傳統行業本質,而手機餐飲服務APP則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介入線下交易和服務流程的移動互聯網產品。今后,餐飲業信息化將改變傳統餐飲業的成本結構,讓消費者從‘看到這家店’的物理識別轉變為‘找到這家店’的信息識別。”李鏞稱,消費者不必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完成餐廳消費,而是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點餐下單。
從這種意義上來看,餐飲APP不僅是一款簡單的工具,它很可能會成為這個行業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一個轉折點,通過改變市民的消費習慣和商家的營銷模式,對餐飲行業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來源:新浪 文/賀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