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房地產的十頁日歷-2010年中國房地產影集魏雅華
佚名
論文導讀::2010年中國房地產的十頁日歷-2010年中國房地產影集魏雅華,項目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2010年中國房地產的十頁日歷-2010年中國房地產影集魏雅華 3月18日,國資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在完成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產業務。 在3月初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有信心有決心抑制高房價。央企卻不顧天下之大不韙,在北京炮制了三塊地王。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之下,國資委第一次高調且堅決地發出了非房地產央企的“退出令”。 除了主業為房地產的16家央企,余下還有78家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亦涉足地產業。國資委表態,前者須帶頭執行法規政策,而后者應該加快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任務后,有序退出。 4月17日:“新國十條”發布 4月17日,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即新《國十條》。新《國十條》是以國務院令的方式發出的,它不是以銀監會或住房建設部的《通知》方式發出的,它體現的是國家權威,它表達的是剛性的國家意志。 對此,反應最靈敏的是股市。本來便處于低位的中國股市,當日以讓人心驚膽顫的跳空36點低開,3100點開盤即告失守項目管理論文,低開于3096點,隨即一路下行,跌勢如瀑。地產金融板塊領跌,房地產股紛紛跌停。到收盤,滬市大盤竟暴跌了150點!收在了2980點。一天之內,痛失3100點和3000點兩大關隘,創下了2010年年內最大單日跌幅。在中國股市的K線圖上,豎起了一根讓人毛骨悚然的、頂天立地的大陰棒。 此后的一連幾天,中國股市房地產股如摧枯拉朽,風聲鶴唳,不過幾日,許多房地產公司,中國最優秀的一批房地產公司,股價己折損過半。深萬科的股價己從14.94元跌至7.90元。跌幅高達48%。盡管它的業績好得不得了,市盈率才16倍。而中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還在25倍上下。 于是,“新國十條”房產新政時代的中國房地產怎么走,便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成了一個中國之問。 4月23日:房產稅新政發布 4月23日,中國五大財經網站都不約而同地以頭條位置,刊登了這樣一條新聞:《物業稅變形房產稅上半年擇機出臺》。文中說: “央行、銀監會、國稅總局、國土部、財政部、公安部等部門,就房產稅開征的時機、內容和技術可行性進行研究和協調。 房產稅新政新在:過去,主要是在房地產的交易環節的稅收,此種稅收自然是一次性的,交易完成,則稅收結束。而現在是在交易完成后,對住房的保有者征稅。其稅收是要月月繳納的,或年年繳納的核心期刊目錄。只要你持有該房,就會沒完沒了。直到該房易主。所以會對炒房客,對于占有多套住房的人,威力巨大。 6月12日:《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指導意見》發布 6月12日,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發布。 讀了這條新聞,讓我們明確了幾件事:一是公租房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住房種類。二是公租房己進入了實戰階段,己不再是紙上談兵。三是政府決心很大,方向明確,連具體的措施都己實實在在。結論:公租房離我們己不遠。2010年便會開花結果。 那么,什么是公共租賃房? 公共租賃房是用來解決買不起房的人群的公共產品。 公共租賃房實際上是一種升級版的廉租房。它的租賃對象要比廉租房寬泛得多,廉租房的對象是生活極端困難的、特定小眾人群。而公租房如果房源充足,它的租賃對象應當寬泛到所有的申請租賃的人。 如果中國大舉興建公租房,讓公租房替代商品房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主流品種,那么,在中國的大地上會出現什么? 其實,這就像在中國所有城市的道路上,由公共汽車、中巴車、出租車、地鐵、軌道交通所組成的公共交通項目管理論文,才是城市交通的主流品種,而不是私家車。 公租房應當像公共汽車一樣,誰都可以上,只要買票就成。沒必要還要看看身份證,查一查他們的戶藉所在地,有沒有上車的資格。房租本身便是一種天然的約束力,誰有房住還租房住?有病呀。 你可以想想,當他們看到,相對于他們的收入幾乎是天文數字般的首付,而房租又大大低于月供的公租房的時候,他們“拎個包便能入住”的房子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有多亮。笑得會多甜。 公租房還不像租賃私人的出租房,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讓你騰房。住的放心,不用看房東的臉。 你可以想想,當他們面前有公共汽車可坐的時候,當城市享有發達而便利的公共交通的時候,他們干嗎要貸款去買那么昂貴的私家車? 在全世界,城市交通都有一條鐵律:公交先行。 我們應當像發展城市交通公交先行一樣,大力興建公共租賃房。公共租賃房不只是政府的事,政府應當歡迎房地產商們加入,就像出租車公司并不排斥民營企業一樣。他們的加入會使公共租賃房大軍增加一支虎狼之師。 當我們細細研究公共租賃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中國房地產業的面前,像哥倫布的航船抵達了北美洲一樣,中國房地產業的面前出現了一塊新大陸,前景一片光明!而前景一片光明的還不只是中國房地產業。 6月16日:楊友德自制土炮轟退拆遷隊 2010年6月,一條重大新聞震動了全中國。這條新聞不脛而走,被各種媒體爭相轉載,從主流媒體到網絡新聞,這條新聞的影響力和關注度讓人驚訝不己。 幾乎是一夜間,中國記住了這個人物:一個居住在武漢東西湖的農民:名叫楊友德。用“楊友德”三個字百度一下,能找到681條新聞,86,100個網頁,176張圖片,36個視頻。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加。他的照片在網上被如風轉載,他的視頻也到處都是。一個沒有電腦,幾乎不知道網絡為何物的農民,竟能如此躥紅網絡,真是個傳說。 而更讓人吃驚的是,我們遍覽這鋪天蓋地般的新聞大潮,輿論幾乎是一邊倒地站在楊友德一邊。 如果放在從前,這個毫無疑義的膽大包天的“暴力抗法”的農民項目管理論文,只怕難逃囹圄之災??涩F在,無論是來自主流還是非主流媒體,無論是來自官方還是草根,所有的人都在為楊友德和他的土炮叫好。 輿論一邊倒居然到了如此程度:盡管此事的報道和評論鋪天蓋地,可我們幾乎難以找到為那些為暴力強拆辯護的言論。 7月14日:房租暴漲 4月16日,房產新政《新國十條》出臺,三個月過去,7月,房價假摔,房租真漲。房租漲幅如六月中國南方的暴雨。暴雨才歇,全中國房租暴漲,其勢如大壩決堤400米的江西的唱凱。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在北京,四五月份房租同比上漲了20%,一些交通便利的房源更是上漲了50%。統計顯示,上半年,北京住房套均租金為2792元/月,而去年北京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2492元,還不夠繳房租的。 遭到如此災難的,不只是北京的蟻族們。同樣,上海、廣州、深圳、武波、濟南等地房租也紛紛上漲,特別是進入六七月以來,租金漲幅更猛。并且在迅速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房價漲了,我不買便是了。可房租漲了,我能不住房嗎? 政府不能下道命令,不許房租上漲,而且房租的上漲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國的房價租金比太低??烧畡趧硬块T可以要求企業在工資中加入“租房補貼”一項。 退一步,天寬地闊。 7月25日:一則假新聞引發的思考 7月25日,有一條被全國各大門戶網站以頭條位置爭相轉載的新聞,在中國房地產界如石破天驚,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這條新聞是: 據國家電網公司在全國66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有高達6540萬套住宅電表連續6個月讀數為零,這些空置房足以供2億人居住。 很快,國家電網公司出來辟謠了。國家電網公司從來沒有統計和發布過此類數據。 按理說,這條新聞既被斷定為假新聞,便如一個汽球被剌了一針,鬧劇收場核心期刊目錄。可后來事件的進程表明,并非如此,對這條新聞的熱議,一浪高過一浪。它所引發的思考至少有兩點: 第一,中國到底有多少空置房? 第二項目管理論文,為什么多少年來總是一筆糊涂賬?查一下國家電網公司的電腦記錄便能一清二楚,為什么國家電網公司如此諱莫如深? 既然我們無法得到官方的權威統計,我們只好向民間學術統計求證: 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6月底,北京商品住宅可售套數為89489套,可售面積為 1185.45萬平方米,1至6月住宅空置面積為413.3萬平方米。(即2010年7月北京商品住宅空置率為31%。括號內的數字為筆者計算的結果。下同。) 上海商品住宅可售套數為40902套,可售面積為577.66萬平方米,1至6月住宅空置面積為443.17萬平方米;(即今年可售面積80%未能賣出)。 廣州商品住宅可售套數為37404套,可售面積為472.43萬平方米,1至6月住宅空置面積為137.11萬平方米;(空置率與北京相當,在30%以上)。 深圳商品住宅可售套數為23171套,可售面積為229.42萬平方米,1至6月住宅空置面積為67.24萬平方米。(空置率在28%左右)。 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可信度較高,這并非我們喜歡這個數據,而是因為當它與多項數據加以比對,非常接近。能夠與來自不同研究部門所獲得的多個重要數據銜接,能夠形成證據鏈。 這個空置率高嗎? 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間為合理區,商品房供求平衡;空置率在10%-20%之間為空置危險區,要采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銷售的力度;空置率在20%以上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 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統計數字諱莫如深的原因所在。 9月29日:《新國五條》發布 2010年9月29日晚七時,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中播出重大新聞:《國家有關部委出臺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即《新國五條》。 這一新聞威力巨大,讀來讓人振聾發聵。這一新聞表明,國家把過快上漲的房價打壓下來的決心有多大。 如果我們把發布于4月16日的國務院房產新政《新國十條》,稱作國家調控房地產的《出師表》,那么,9月29日發布的《國家有關部委出臺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定,可以稱作國家調控房地產的《后出師表》。 那么,中國樓市都發生了什么,導致國家動怒,以導致更加嚴厲的新政出臺? 實際上,國務院發布的新《國十條》實施后的這段時間,中國的房價始終沒有怎么跌。僅僅是在成交量上有些許變化,僅僅是對買房人的心理上有所影響,僅僅帶來了幾個月的持幣觀望期。而當他們發現,房價下跌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于是,他們失去了耐心。 入秋,中國樓市量價齊升全面回升。 國家統計局7月12日公布的70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顯示,6月份,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1.4%。8月份項目管理論文,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3%。 還有:據統計,30個大中城市中,有26個成交面積環比上漲,其中11個城市上漲幅度超過50%。 而作為全國風向標的京滬穗深四地樓市,自新《國十條》實施后迎來首次的集體飆升。成交量的大幅上漲。 房價的集體飆升引發市場對下一波房價走勢的猜測:房價將報復性上漲,還是迎來第二波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 現在此問有了答案?!缎聡鍡l》來了。這一回,真的把狼招來了。 10月13日:一張來自宜黃的血腥拆遷透視照 10月13日,宜黃縣政府一位官員投書財新網,對發生在宜黃的強拆中三人自焚事件,進行辨解和注釋。他在文中公然說:“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強拆政策的受益者,沒有強拆就沒有我國的城市化”。 這篇文章回答了我們關于宜黃強拆事件中的許多疑問,比如:為什么會有如此極端的三個被拆遷人集體自焚的事件發生在宜黃?如此慘不忍睹的、野蠻血腥的強拆自焚的事件,發生在什么樣的輿論環境和執法環境? 宜黃縣政府的那位官員說,強拆與失地農民之間永遠存在矛盾,補償費很難滿足某些人的胃口,但強拆是地方發展經濟的必然手段。 說這樣的話供認了這樣的一個事實:為什么我們到處都會見到宜黃式的野蠻強拆?那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總是想要給人家一把牛毛,便要牽走人家一頭牛。于是,沖突便不可避免。 讓我們聽一聽自焚者的親屬們是如何說的:地方政府給被拆遷人的補償標準是每平方1000元,可當地的商品房是每平方2700元,410平方的住房僅給41萬元,僅為被拆遷房實際價值的1/3。被拆遷人怎么能不拚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正是拆遷中如此不公平的巨大利差,促使一些地方政府,不顧中央政府的三令五申,嚴厲禁止,總是要介入不該介入的商業拆遷。 讀了此文,讓我們驚駭不己的是,宜黃縣政府竟然是這樣教育他們的官員的。他們的官員的竟然是這樣贊美《刑法》所設定的“強買強賣罪”的。不要忘記,“強買強賣”是《刑法》的法定罪(第226條)。一個政府官員,居然可以如此贊美《刑法》的法定罪嗎? 如果說,中國的城市化居然是建筑在失地農民的燒焦的尸體之上,我們寧可不要這樣的城市化!許多人到了美國,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是,整個美國就是一個大農村。這樣的印象不僅是美國。 那位官員在信中說:“特別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的推波助瀾,使整個報道失去了公正和客觀性,讀者只能聽到一方聲音,政府公信力也喪失?!?讀到這樣的文字讓人怒火中燒。 如果我們的媒體對宜黃縣強拆自焚事件保持沉默,我真不知道下來會發生什么。風凰衛視的評論員竇文濤在《鏘鏘三人行》中說:如果一個民族對自焚都無動于衷,那么,這個民族還有希望嗎?! 我想,當一個公民竟然選擇如此痛苦而殘忍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當一個公民悲憤絕望無助到自焚的程度項目管理論文,如果他讀到宜黃縣政府這位官員的這篇文章,他絕不會再選擇自殺了。他手中的汽油不會再潑向自己。 如果被拆遷人發覺,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發出最后的吼聲,殘殺自己都不能阻止野蠻拆遷,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在這里,讓我們向充滿正義感的媒體致敬,正是他們的報道讓我們感到蒼天有眼,讓我們感到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強大,感到我們的天空有燦爛的陽光。讓我們對我們的國家充滿希冀和信賴。 10月20日:中國樓市入冬 2010年10月,一股強冷空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入侵中國樓市。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 很快人們便醒悟過來,很可能,對樓市殺傷力最大的既不是新《國十條》,也不是《新國五條》。而是下面這件事: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10月20日起,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核心期刊目錄。 對于中國樓市來說,加息真的是一記實實在在的雷霆萬鈞的重拳,其威力將會在今后的一兩年間逐漸釋放。 中國對加息的反應速度最快、最靈敏的是股市,那幾乎是評價加息的全民公決,或非常真實、可信度最高的民意調查。因為在股市上每一張選票都是要付費的,而且花的是大錢。誰都不會拿著白花花的銀子去打水漂。 10月20日,中國股市以大幅暴跌54點開盤,讓人有點心驚肉跳兩眼發黑。 領跌的是地產股。當日地產股指數大跌了176.96點。地產板塊整體下跌近5%,位居各大板塊跌幅之首。一線地產股保利地產、招商地產、華僑城A等跌逾7%,地產龍頭萬科A跌逾6%。主力資金從房地產板塊奪命狂奔。 這便是中國股市對加息全民公決的結果。 可以斷言,中國哪一年的房價走勢都不像2011年的房價那樣充滿變數。到2010年年底,只怕一向對房價的不斷上漲充滿信心的人,聲稱“樓市還會再漲二十年”的人,都會感到:中國樓市,一個嚴寒的冬天來了。 這股殺傷力巨大的寒流是國家收緊銀根,收緊流動性。中國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松寬的貨幣政策大船掉頭。2011年,國家很可能會改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 那么,2011年的房價會暴跌,大跌,中跌,還是小跌? 先說暴跌,暴跌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因為樓市的暴跌對中國經濟是一場災難,受傷的是所有的人。全球金融風暴便是前車之鑒項目管理論文,這樣一個共輸的結局,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中國樓市的確存在著旺盛的剛性需求,加之富裕起來中國,資金流動性充裕,中國存在著旺盛的購買力。 但很可能,2011年的中國樓市會重演2008年的中國樓市,這個判斷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房價走勢曲線是一根正弦波,它會不斷地有漲有跌,有起有伏,這才符合規律。其次,2007年中國七次上調利率,十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導致了2008年的中國樓市入冬。這一形勢會在2010年的中國樓市重演。其三,如果地產稅開征,房價連小跌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