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陳偉清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房地產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著重在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實踐證明,通過深入開展房地產測繪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推動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建設。 【關鍵詞】 房地產測繪 課程改革 實踐 1改革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全面競爭的時代,21世紀是一個教育的世紀,高等院校應培養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要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教師必須把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基本指導思想,按照鄧小平所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深入開展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工作,以適應新世紀高等教育和科技發展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中,專業建設是重點,課程改革是關鍵,只有在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的前提下,才有可靠的專業建設,學科領域才能真正得到發展。而房地產業是一個新型學科,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是八十年代開設的一個不足二十年歷史的專業,在市場經濟時代,其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給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房地產測繪課程是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對豐富學生的測繪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測圖、讀圖、用圖、放樣等方面的技術技能和時間動手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測繪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應用,3S技術、4D產品和數字技術給測繪行業帶來了新的革命,使測繪學從理論到實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因此,房地產測繪課程的教學改革,必須以傳統的測繪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測繪技術為手段,以滿足房地產測繪的需要為目的開展各項工作。 2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1明確基本要求,調整課程體系 根據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改試點方案,科學制定房地產測繪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為課程體系調整的依據。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構筑了比較合理的房地產測繪課程體系,充分體現了專科教育中理論和實踐并重的教育思想。隨著專業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將不斷趨于合理。 2.2修改教學大綱,規范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內容是由教學大綱所決定的,而教學大綱應隨著學科的變化發展、專業的調整及時修改。修訂后的教學大綱緊緊圍繞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房產測量規范》的要求,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重基礎、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適當降低了對測繪基礎理論的要求,不過分強調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強調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在工程中的應用,及時刪除過時的方法和手段。在保證基礎測量的前提下,重點增加房產測量和地籍測量,對測繪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及時加以補充,并提出合理要求。在學時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教學內容相反有所增加,并進一步增強了其針對性和適用性。 2.3精心編寫教材,充實課堂教學 教材作為教學的基礎資料,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為了滿足課程教學的需要,在收集了大量資料,并結合多年開設房地產測繪課程積累的經驗,于1999年編寫了近45萬字的《房產測繪》自編教材。該教材以《房產測量規范》為指導,精簡了傳統測量的理論和方法,增加并改進了專業測量內容,補充了相關的測量知識和先進測量技術,進一步完善了實用測繪技術,充分體現了高、新、精等特點,增強了教材的實用性,能較好地滿足學生學習和日后工作的需要。 2.4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條件 ① 采取啟發式教學。充分利用掛圖、掛表、模型、實物等教學手段,使復雜內容簡單化,粗象內容形象化,難點內容通俗化,使教學直觀易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開展電化教學和觀摩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投影片、錄像片、多媒體教學等,將實踐性強、技能訓練要求高、儀器構造復雜、操作難以掌握的內容,通過電化教學和觀摩教學,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初步推行“講一作二考三”的教學模式。 ③ 提高儀器設備的先進性。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實驗室建設,改善實踐性教學條件,同時開展與儀器經銷商、測繪生產單位合作辦學的形式,或借助有關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的宣傳資料(如圖片、光盤、錄象帶等),豐富教師和學生的現在測繪知識,縮小教學和生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