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漲價對交通運輸及相關行業價格的影響
楊國榮
[摘 要] 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走高,累及下游產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油價上漲給各種交通運輸行業以及油價上漲后給社會 帶來的諸如終端物價上升、運輸停擺、綠色通道受阻等系列連鎖反應,提出了交通運輸企業積極應對的思路與策略,指出要培育道路運輸行業的競爭力,促進道路運輸企業的良性發展。同時,建議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的政策。
[關鍵詞] 油價走高;沖擊交通;應對策略;培育競爭力
一、國際油價走高,累及下游產業
1.油價的地位。石油被稱為國民經濟的“血液”,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按世界經合組織測算,通常條件下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將引起世界經濟下降0.25%,其中發達國家經濟下降0.2%,發展中國家經濟下降0.7%。
2.油價的上揚。2007年7月31日國際油價大幅上升,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78美元大關。當日,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比前一個交易日每桶上漲1.38美元,收于78.21美元,超過去年7月14日創下的每桶77.03美元的歷史最高收盤價。據中國加油站網的市場監測信息顯示,在福州市場,2007年08月02日中石化93#汽油一天就上漲了80元/噸,達到6220元/噸;0#柴油連日小幅攀升,共上漲50元/噸,目前已漲到5530元/噸。持續上漲的批發價格,導致民營加油站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油荒。
3.波及的行業。油價波動除影響石油行業的利潤走勢外,還對其他相關行業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影響紡織服裝、化肥、氯堿、油漆、家用電器等細分工業行業和交通運輸、電力等行業。
二、油價上漲沖擊各種交通運輸方式
1.公交業。每公升油價上漲0.25元,上海巴士股份( 600741 )1天的成本支出就要多出11萬元,對于公交運輸行業而言,油價是市場的,可是票價卻是計劃的,由政府來確定。所以現在耗油成本連續上漲,可票價還得維持原樣,利潤空間壓縮得厲害。況且即便是能把票價漲上去,消費者會不會買賬還是個未知數,而且對公交行業來說,如果不是有什么大型的活動、會展,業務量也不會有大的增加,靠業務量的增長來維持凈利潤也行不通。
2.航空業。燃油費用是航空業中僅次于人員費用的第二大費用支出,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估計,航空公司的燃料支出占其運營成本的10%至20%,當油價走高時,這一比例將高達30%或40%。
由于國際油價飛漲,中航油的航油每噸加價了400元,從原來的每噸3700元提高到4100元,上漲10.8%。上航的航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20%強。航油價格一下子上漲10.8%,使上航的運營成本大為增加。
由油價上漲引起的機票價格上調,部分地減少了行業的需求。據香港民航處預測,如果超過6個月實施高票價政策,將會抑制航空需求,尤其是經濟客位和短途航線的客運需求。
3.鐵路。鐵路的運輸營運成本可分為工資、材料、燃料、電力、折舊和其他共6項支出。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鐵路全路局的運營成本為1120.5億元,其中燃料支出145.7億元,占總成本的13%。在燃料支出中,主要包括柴油、汽油、煤油、原煤、焦炭支出??梢灶A見,原油價格的提高必將給鐵路部門所得利潤帶來一定擠壓。
4.道路運輸。燃料油的一路看漲,使運輸企業成本增加,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1)貨運企業。湘運湘潭貨運物流分公司,如今貨運因油源緊缺,價格昂貴,加上限超載和路卡費用諸多,已由原來的兩個車隊縮減到2003年只有4輛車,2004年僅存1輛,公司因之轉型為物流中心了。大公司如此,其他個體運輸更不用說了。
(2)客運企業。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上市公司中第一家以公路客運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公路旅客運輸、旅游服務、和物業管理等業務,目前擁有客運站場18個,營運建制車輛1800余輛(其中在南昌的母公司擁有555輛營運客車),經營線路653條,基本形成了以省會南昌為中心,覆蓋全省并正在迅速向全國延伸的公路運輸服務網絡。
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因油價上漲0.10元,每日燃油費增加6549元,每月增加燃油費19.6萬元;油價一直都在持續上漲,以0號柴油為例,2003年是2.90元/公升,2004年12月是3.70元/公升,上漲0.80元/公升,漲幅高達27.6%,也就是說,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因油價上漲0.80元,現在比去年每月增加燃油費156.8萬元。
專業道路運輸企業在城市的短途客運市場上,受到城市公交公司不公平競爭的沖擊,處于萎縮狀態。如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份比1月份短途客車減少了11輛,班線減少了1條,所淡出來的市場由城市公交公司占領。而城市公交公司之所以能夠侵入短途客運市場,是憑借其在壟斷城區內公交業的基礎上,跨越城區的界限,進入城郊道路上,而不交繳養路費、客附費、運管費、路橋費等。公交企業雖有油價上升的壓力,但在其他方面的成本開支少于專業道路運輸企業,從而能夠以相對低的成本沖擊專業道路運輸企業的生存空間。
三、油價上漲后的連鎖反應
油價的變動十分敏感而明顯,首先對相關行業的直接影響速度非常之快,交通更是立竿見影的事。其次,影響范圍非常之廣,引起連鎖反應,直接的如出貨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受影響、中小物流企業的經營面臨困境等,間接的甚至影響到農副產品等價格的變動,導致其他行業的成本增加、費用支出增加和人民生活消費負擔的加重,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上漲的油價則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傳導效應飛快地顯現出來,波及市場形成連鎖反應。
1.終端物價上升。從2004年7月開始,整個運輸成本增加了30%,貨運行業轉嫁運營成本,市場選擇了由下游買單,反映到最終市場上,就是產品的集體漲價,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如市民的“菜籃子”成本上漲,如從湖南運到太原市來的南瓜,以前每噸的運價為160元,油價上漲后,9月份為250元/噸,每公斤南瓜的價格上升了0.09元。
反映在交通方面是人們出行費用的提高。如在甘肅蘭州長途汽車站,蘭州——張掖車票突然漲了5、6元,跑運輸的司機說,現在柴油價格比以前漲了近5角錢,以前一趟下來需耗100元的油錢,現在差不多要150元,運輸業如果不漲價就沒有什么利潤了。
2.運輸停擺。根據交通部治超辦的工作簡報,22個交通主干道車流量出現了下降的情況,這表明物流企業運費上漲的需求沒有得到貨主企業的響應,貨主企業持觀望態度,減慢了出貨速度,忍受貨物周轉變慢、經濟效率降低的陣痛。
3.綠色通道受阻。按理說零售市場上商品價格漲價,處于上流的供應商農戶,也應該跟著水漲船高,增加盈利??涩F實的情況卻是農戶非但沒能增利,反而大大賠了一把。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到全國辣椒的主產地江西永豐縣作了一番調查,結果發現大量已經收割的辣椒被遺棄到道路兩旁,甚至還有一些辣椒,沒有等到采摘就被農民一把火燒光了。問及原因時,是因為運輸費用上漲,司機不愿上路,導致貨物運不出去,很多批發商也由于不能盈利,停止了對辣椒的收購。
四、交通運輸企業的積極應對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漲幅倒掛現象自2003年開始延續至今,如2004年1-3季度,武漢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為14%,而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僅為4.2%,為什么沒有出現同步水漲船高的局面?這是因為一方面工業企業從內部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運價上漲的因素;另一方面承運方的積極應對,降低了工業企業的物流成本,盡管多年來公路運價已經被擠到了一個低得不能再低的角落。 如何減少石油漲價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所所長鄭超愚認為,在短期主要是靠企業加強能源管理,努力節能降耗,在長期主要是要尋找替代能源,這樣就可以增加石油的需求價格彈性,把油價上漲帶給我國的影響減到最小。
面對油價不斷上漲的形勢,各運輸企業均優化產品矩陣、選擇節油產品,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節能降耗上下功夫,采取降低能耗、控制成本、減少費用的措施,不斷提高運輸能力,把油價上漲造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緩解運輸對工業經濟的瓶頸制約。
以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應對為例:
央視國際在2004年11月05日13:09為油價上漲一事,作了專題報道“三季度看點:江西長運 油價上調 難阻利潤增長”。
今年油價比去年上漲了30%,長運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超過了50%(由于去年二季度受“非典”的不利影響,運輸利潤基數較低),今年第三季度利潤同比增長了20%。
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在經營成本當中油料占了22.17%,低于同行企業的燃油消耗。面對油價上漲的現實,公司的對策是嚴格控制成本,努力增加營運收入,其重點是在嚴抓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的水平,如:
●根據不同班線客運量的多少,選擇相對節約油耗的客車和選擇最佳配比的座位客車;
●將油料消耗列為企業四大考核指標之一,并細化延伸到單車考核;
●高速客運的快速發展和客運結構的優化,為業績增長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在本市區內建設新的客運站,合理布局;
●在跨地區進行行業內的并購,形成網絡并發揮其優勢,來提高主業的競爭力等方面的工作。
這些工作的努力,使實載率增長了10%以上,客流量的大幅增長以及合理組織生產,從而抵消了油料漲價帶來的不利影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此外,在上海成立了北郊物流有限公司和公鐵聯運有限公司,進軍物流產業,尋找利潤增長點。
油料價格的上漲,的確令運輸企業受到了相關的影響,但是外在因素的波動,并沒有改變公司長遠的發展勢頭,對于今后利潤的持續增長,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員工、股東都充滿了信心。
五、對策
1.培育道路運輸行業的競爭力,促進道路運輸企業的良性發展。如果沒有宏觀調控的配套措施,一是會對不同運輸方式,如道路運輸方式造成打擊,二是加劇運輸瓶頸,三是會造成部分物價上漲。
平均耗油水準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處于較高水準,現在耗油成本連續上漲,票價維持原樣,利潤空間壓縮得厲害。表現一:運輸業的業務量基本上是一個隨GDP同步變化、年度內周期變化的恒定常數,靠業務量的增長來維持凈利潤是行不通的。表現二:通過降低整體業務成本以及提高營運效率等舉措壓縮成本、費用,來應對燃油價格上升的局面,這一空間是有限的。表現三:運輸市場運力過剩的情況又較為突出,供大于求的現狀也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企業尤其是道路運輸企業,大部分營運線路上的票價都低于定價,無形中增加了盈利的難度。
因為油價上漲等原因,導致公路運費紛紛上漲,這使得一方面原本許多走公路的貨物紛紛改走鐵路,造成鐵路運輸十分緊張,工業企業為了客戶,如果考慮或增加公路運輸比例,則必然導致工業企業成本再度增加,利潤下降,引發部分物價上漲。
另一方面旅客由選擇公路、民航改為選擇低價位的鐵路,勢必造成鐵路客運的負荷猛增,在運能既定的前提下,如照顧到客運,就照顧不到貨運,照顧不了貨運就不能確保煤炭、石油、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而重點物資的運輸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要想完全解決流通問題,只有靠政策調節、完善市場機制,合理利用已有資源,培育道路運輸行業的競爭力,促進道路運輸企業的良性發展。
2.財政補貼,規費優惠。油價再次上調令交通運輸業苦不堪言,持續上漲的油價,使公路、民航、鐵路等運輸行業面臨空前重壓,油價上漲重壓運輸行業,扛不住時可能選擇漲價,而運價上漲之后,將會大面積波及相關產業,為了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為避免百姓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幅度過大,降低運輸成本,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政策,在財政上補貼一點,或是規費上給予優惠。
參考文獻:
[1]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方燁.國際油價走高累及我下游產業[N].經濟參考報,2004-08-27.
[3]冀文海.石油漲價對石油長期政策影響有限[N].中國經濟時報,200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