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體育文化發展戰略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之辨析
和立新 張鐵玲
論文關鍵詞:體育文化 發展戰略要素 相互關系
論文摘要:體育文化發展戰略是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文獻資料調研、專家訪談和邏輯分析等方法,通過對我國體育文化發展戰略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辨證分析,凸顯了我國體育文化的多功能價值,對我國體育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essential factor; interaction
Abstract: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material investigation study, visiting expert and logic analysis, take th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as the reference,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analysis to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essential factor and its the reciprocity, the research had indicated, th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was a complex system, it including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basis, strategic concept, strategic target, strategy key as well as strategy principle and so on each different essential factor, between these essential factors mutually, mutually affects, mutually restricts, constituted a complet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system, through to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essential factor and it's the interaction research, bulge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multi-purpose value, Ha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體育是人類一項美好、純潔、積極和健康的活動,它所崇尚的重在參與、公平競爭、積極向上、增進友誼的精神和所追求的目標,體現了人類的共同愿望,因而古往今來,體育得到世界不同種類、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的熱愛[1]。依據體育文化規律、體育文化發展歷史,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和實施體育文化發展戰略,構成一個完整的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創新體系,不僅是引導和規范體育文化發展,增強體育文化國力,應對體育文化國際化發展趨勢的需要,保障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戰略任務的完成,而且是促進中國體育文化現代化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1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依據
體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滲透在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之中。進入新世紀后,體育文化作為人們生活的必然需求,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賦予了崇高的使命。體育文化的普及、提升、發展,將關系到一個民族的興旺[3]。合理、科學、可行的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必然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遵循、歷史經驗的總結和體育文化發展現狀的考察基礎之上的。
1.1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的理論依據 體育文化是人類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發展是在整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具有社會發展一般客觀規律的性質,體育文化還具有其自身的鮮明特點[4]。體育文化作為人類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學文化、藝術文化、音樂文化、舞蹈文化、繪畫文化、教育文化等一樣,屬于大文化的范疇,它隨著文化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但是,體育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具有自身的結構和矛盾運動,并沿著自身的內在規律性,呈現出延綿有序的發展軌跡。體育文化發展戰略既要符合體育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性,也要遵循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重視與文化等因素的協調關系。體育文化是人類體育發展的靈魂,是人類體育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凝聚力,能否不斷創造新體育文化,決定著一個國家的體育、一個民族的體育文化的盛衰榮辱。中國體育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與古代哲學、倫理學、兵學、中醫學、史學、宗教、美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體育文化在“天人關系”上主要強調“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并用天人合一的觀念解釋社會倫理問題,以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體育文化是合二為一,強調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統一,人與環境的統一,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統一。這些與奧林匹克運動追求的身心和諧發展、世界和平、團結、友誼、進步是一致的。中國體育文化的發展始終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中華民族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結晶,是中國體育的靈魂和精髓[5]。它扎根在深厚的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時又大量吸收了西方體育文化的精華,是引進消化吸收西方文明之后的創新型體育文化,因而具有獨到之處。中國體育文化在當代怎樣為自身的發展
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平臺,帶動中國的體育文明、指導和推動著中國體育的發展進程,這是我們制定和實施體育文化發展戰略不可缺的理論依據。
1.2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的歷史依據 任何一種體育文化的發展總是一種歷史的發展,而不是一種主觀想象的發展,也就是說,它總是一種前后相續的、有漸進又有突進的發展過程。新中國體育文化的發展歷程,就是體育人將心中的夢想與渴望不斷外化為具體的實踐過程,是將中國體育文化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擴大的過程,也是中國人將美好期望與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體育文化始終高舉社會主義文化的旗幟,創造了體育文化發展的規模、速度、效益,在中國體育文化創建發展的整個歷程中,探索并實踐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發展之路,為體育文化建設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中國體育文化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展、逐步規范、逐漸與國際體育文化接軌的。了解中國體育文化發展的歷史、體育文化發展的成果和體育文化精髓,是制定和實施中國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的前提。任何脫離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和體育文化歷史的文化發展戰略都將失去其存在的依據和活力,也就無所謂促進體育文化繁榮和發展的問題。
1.3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現實依據 中國的社會和諧發展狀況是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中國的體育文化發展戰略都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使體育文化發展與中國社會和諧環境相適應。如果離開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實際來考慮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就會使體育文化發展陷入重復、模仿、追隨的陷阱。因此,中國體育文化不僅應該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相關體育文化戰略主體的現實發展條件和戰略意圖,預測未來世界體育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全方位地分析現實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之效,實現中國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2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方針
2.1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體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樣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規范著人們的體育行為,也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體育文化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前提是對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價值和人的權利的過程,是發展和完善人的肉體和精神的過程;更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的需求、體育文化現代化的需求、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需求、中國體育事業和北京奧運會的需求。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人類社會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它歷史彌新、生生不息、綿延千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體育文化不僅是體育存在的效用基礎和社會前提,也是體育發展的根本動力和體育財富的價值本原,具有提高人們的體育思想素質、體育道德素質、體育文化素質、體育審美素質、體育行為素養,引導社會發展、傳承社會文明等功能,首先要生產重大的社會效益。但同時體育文化產品具有經濟效益,又成為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制定和實施體育文化發展戰略要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
2.2 堅持走中西體育文化融合之路 當今世界體育文化已形成了以炎黃子孫為代表的東方體育文化和以西方社會為代表的西方體育文化的兩大體系。人類體育文化文明的演進與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體育文化相互碰撞與融合的過程。縱觀整個人類體育文明發展史,體育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征,同時又不斷地與外來體育文化的接觸與碰撞中對其加以吸納和整合。相信中國傳統體育所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整體性、內在性的審美理想,并不會為奧林匹克之競爭精神所淹沒,它反而會與之各展魅力、各顯千秋。它正在以其獨特的神奇魅力,逐步進入世界各國的體育領域,成為世界體育文化百花齊放的一大景觀。今天,隨著體育科技的發展,人類地域空間的不斷變小,體育文化將以更快的速度相互滲透與融合,這已成為拋不可擋的歷史潮流。因此,中國的體育文化發展戰略要跟上時代要求,把堅持走中西體育文化融合之路作為一個重要的指導方針。
2.3 堅持體育文化繼承與創新的統一 堅持體育文化繼承與創新的統一是一個國家或民族體育文化進步的靈魂,是國家和民族體育興旺發達的不竭力量。任何一種體育文化的發展和創新都需要傳統體育文化來支撐,每種體育文化都有自己的傳承場,這是體育文化得以延續的一個重要基礎。
體育文化的創新應包含體育科技文化和體育人文文化的創新。體育科技文化創新是現代體育科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靠體育科技文化進步創新體育知識技術,服務提高大眾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服務于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和豐富社會體育文化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客觀、歷史的要求。體育文化創新正是在傳播擴散、實現體育社會化的過程中,實現體育文化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擴增,完成未來知識社會體育產業化過程。依靠體育文化創新,推進體育科技進步和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體育文化創新的內質就是體育科學文化創新和體育人文文化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成為體育精神文明的基石。體育文化創新是體育物質文化和體育精神文化的結晶。體育文化創新不僅是世界上各種不同類型、模式的體育文化得以溝通的基礎,而且是促進傳統體育文化推陳出新、走向現代化的依托,起著一種“催化劑”的作用。體育文化創新所體現的科學理性、科學規范和科學精神等,是近代以來體育現代化進程中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變革的基石,它不僅為體育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思想理論武器。而且是促進世界體育文化協調發展的動力機制。體育科學技術在一定的體育文化背景下產生和發展,又作用于體育文化,成為影響體育文化變革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人類體育科學技術實踐基礎上產生的體育科學文化,對人類體育文化發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因此,體育文化創新必須首先著眼于思想觀念的轉變、更新和理論的創造,克服對于西方體育文化的能力依賴和系統復制,立足于中華民族體育文化傳統的豐富思想文化資源,融合世界優秀的體育文化文明成果,創造適應時代的新體育文化。體育文化創新最重要的是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有機合成,綜合創新,在繼承中超越,在實踐中創新。
3 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目標
3.1 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構建“以人為本”的體育文化科學發展觀必將成為社會體育的發展趨勢。就是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健康需要;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體育文化權益;不斷提高人們的體育道德素質、體育科技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體育環境。體育文化發展歸根到底是促進人的身心社全面發展。因此,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必須關注并歷史地、具體地體現人的全面發展,既要關注人的體育精神需要的良好滿足和體育文化潛能的良好發揮,又要關注人的體育道德和體育文化素質的提高,為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作出貢獻。
3.2 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體育精神 當代中華民族體育精神是我們在引進、消化、創新和發展現代體育運動實踐中,逐步產生和積累的體育文化精神成果。體育文化是塑造高尚靈魂的最有效途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體育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體育靈魂,就會失去了體育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6]。高尚的民族體育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中華民族的這種民族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有機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生生不息、不斷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的歲月里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新中國成立以來,運動員為祖國榮譽而戰的愛國主義精神所表現出來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強不息的英雄主義精神、超越自我的樂觀自信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等,具有新中國體育文化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運動員表現出的中華民族體育精神始終以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為最大利益,始終將贏得民族和國家的榮譽放在最高位置。這就是中華民族體育精神在普遍性的體育精神中表現出的中國體育文化的具體實現和獨特表現,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體育精神色彩。因此,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體育精神當然要成為我國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目標。
4 體育文化戰略重點
4.1 注重體育文化產品與體育文化產業體系建設 體育文化的發展需要實施體育文化精品戰略,抓好塑造國家體育文化形象的重大項目和工程建設,推進一批體現民族體育特色、反映時代體育精神、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體育文化藝術精品,創造生產更多更好的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體育文化產品。因此,重視體育文化產業體系建設,重塑市場主體,優化產業結構,確定重點發展的產業門類,培育體育文化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大力發展體育文化產業,努力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體育文化產業格局,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戰略任務。我們應當有面向未來的眼光,通過體育文化產業的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戰略創新等途徑,努力構建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的創新體系,體現體育文化先進性與大眾性的統一、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人文性與科學性的統一、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中國體育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4.2 以2008北京奧運文化為挈機,促進我國體育文化的發展 奧林匹克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古代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實踐中所創造的一種體育精神財富的總和[7]。在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21世紀,東西方體育文化交流也體現了當今世界需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合作精神,是時代賦予體育的新特質[8]。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北京這座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體育文化資源,而且具有令世人矚目的體育文化發展前景。北京奧運文化,對于繁榮與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是對中國體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巨大的體育文化市場將全面展示給世界。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日期日益逼近,如何合理地使用、調配、協調北京奧運文化資源,如何帶動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結構升級、拉動體育文化產品的生產,促進我國體育文化的發展,成為北京奧運會一個日益迫切的問題。這些體育文化壓力,有形無形地成為一種動力,逼促北京奧運文化對我國體育文化環境和體育文化發展必須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動態考察和戰略思考。
一個城市體育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這個城市的綜合體育文化素質。作為人文薈萃、文華鼎盛的體育文化之都,北京擁有極為豐富的體育文化資源和龐大的體育文化創造群體,也擁有巨大而潛在的體育文化消費市場,更擁有廣闊的體育文化發展前景。這是北京奧運城市競爭力所在,也是北京奧運文化魅力所在。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既要發展中華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又要引進國際先進的體育文化。大力弘揚中華體育文化,積極推進我國體育文化創新,增強體育文化傳播能力,深化體育文化體制改革,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體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形成全社會熱情參與體育文化建設、人民群眾共享體育文化發展成果的生動局面。
3 結 語
體育是一種文化。依據體育文化規律、體育文化發展歷史,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和實施體育文化發展戰略,構成一個完整的體育文化發展戰略創新體系,不僅是引導和規范體育文化發展,增強體育文化國力,應對體育文化國際化發展趨勢的需要,保障體育文化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和戰略任務的完成,而且是促進中國體育文化現代化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要培育體育文化的多樣性,提升國人的自我形象,在尊重和支持其他群體文化傳統的同時,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動。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體育文化提供了契機,我們應該緊抓機遇、合理、有序地開展中國體育文化資源創新與開發,把中國體育文化的精華展現、傳播于世界,造福全球[9]。
參考文獻:
[1] 馬乾美.體育產業與運動員職業道德[E/B]2004-08-16.
[2] 黃世懋.中國體育文化與奧運文化的互動互補[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6):33-35.
[3] 白珊.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體育文化——晉城市在創新中實現跨越[J].經濟問題,2006(2):36-38.
[4] 黎冬梅,肖鋒.試論體育文化的特征[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4,13(3):11-15.
[5] 黃莉.中華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與思想來源[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5):3-17.
[6] 徐虎潑,張戰峰.鄭州地區古代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2):12-13.
[7] 程志理,薛雨平.奧林匹克文化教程[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9.
[8] 王俊奇,吳亦豐.論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體育文化關系的走向[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4):12-13.
[9] 鄭國華.北京奧運會中的民族精神觀照[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9(4):21-24.第31卷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