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后金融危機時代下的金融創新及風險監管分析
曹菲菲
論文關鍵詞:金融創新 風險監管 經濟發展
論文摘要:在《朱镕基講話實錄》一書中曾收錄朱镕基的這么一句話:“國際、國內經驗表明,對于通貨膨脹應當防止于‘青蘋之末’,不能等到它嚴重發展后再去治理,那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防范于未然的態度非常重要,如今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來臨,金融創新的發展與金融創新衍生品的產生隨著帶來的是風險的不可回避,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風險管理防范也成為了首要任務。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我國的經濟發展
19世紀70年代出現的金融創新正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而牙買加體系得以確立的國際貨幣體系大背景下的產物,是對新出現的風險和機會的直接反映。
2008年金融海嘯成為了過去,全球經濟也在逐漸的恢復和發展。而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和GDP躍居世界第二,我國經濟的發展更是整體呈現向好的趨勢。而在這其中,金融創新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它的產生是這個時代的客觀產物,是經濟歷史長河中的必然產物。新事物的不確定性和不了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風險和缺陷,正因如此,金融創新也在不斷累積著風險,這也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至今已發生百余次金融貨幣危機的重要原因。風險存在卻沒有正確對待和解決,將會帶來積少成多從微變大。因而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更要理性的對待金融創新,更加認真的對待金融風險,辯證的去看待金融創新和金融危機的關系。
二、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
(一)金融創新的概念
變更現有的金融體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獲取現有的金融體制和金融工具所無法取得的潛在的利潤,這就是金融創新,它是一個為盈利動機推動、緩慢進行、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金融創新不僅包括金融技術的創新、金融市場的創新、金融產品的創新、金融企業紐織和管理方式的創新、金融服務業結構上的創新,而且還包括現代銀行業產生以來有關銀行業務:銀行支付和清算體系,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甚至還包括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服務、國際貨幣制度等方面的歷次變革。金融創新的根本出發點是服務實體經濟,必須立足于滿足市場的真實有效需求。具體而言金融創新要做到“四個結合”,即創新與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創新與能源交易相結合、創新與中小企業相結合、創新與居民財富需求相結合。
(二)金融風險的概念
市場的規律性和契約精神,使我們意識到任何市場活動都需要約束和監管。現如今,作為市場的產物金融創新如果再缺乏有效監管,那么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成金融危機。
伴隨著市場化、城市化、工業化和國際化的加速進行,我國已進入風險社會甚至是高風險社會,自然災害、社會災難、經濟危機、疾病威脅等給我們帶來了巨大傷害。而在這其中,金融風險更是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不能因為美國次貸危機引爆全球性經濟危機而否定金融創新的意義和作用。而如今除去對經濟起到的積極促進作用,金融創新帶來的金融風險問題也在日漸清晰,比如金融順周期性的風險,大型國有控股銀行的風險,混業經營風險以及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等等。 (三)金融風險監管的重要性
《文明的沖突》一書的作者亨廷頓將控制國際銀行系統”、“控制硬通貨”和“掌握國際資本市場”這三項列為控制世界的14個戰略要點的第一、第二和第五項,足以看到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程度。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論是從波及的范圍還是破壞程度都是史無前例的,也使我們認真思考金融危機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各國都在積極總結經驗和教訓以實現本國金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風險監管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已經引起了各國的關注,人們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對金融風險監管上。
凡事出現問題都要從源頭上去考慮原因,金融危機的根在于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我們理應需從更深更寬的視野來審視金融創新。后金融危機時代,各國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并開始或正在積極著手準備對本國的金融監管不斷進行完善和提高,以其建立良好的金融創新文化。因為大家都深刻的意識到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金融競爭環境的建立,有利于降低金融市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金融運行效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更有利于促進金融秩序的正常合理化、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安全。
(四)應對金融創新與風險監管的建議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我們要正確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風險監管的關系,必須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第一,有法可依。法律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監管。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但是也需要遵循客觀規律。金融創新是經濟的產物,對各方的權益和權利加以規范和規定有助于經濟的發展。
第二,自我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從單一的銀行成長為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在內的金融家族,金融市場從無到有,發展為擁有股票、債券、票據等比較齊全的市場體系。
第三,理念更新。市場運行中實踐證明,金融風險管理還包含著許多具體的管理環節,比如事前評估、過程控制和事后評價,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環環相扣的一項工作。包括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機制的完善,行政手段干預的合理化,信息的披露的規范化等。因而我們有必要不斷更新和完善有關風險管理的理念,這樣才有可能更好的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為金融創新服務。
三、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代。我國的強大和中華民族的崛起復興,需要經濟的支持。在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和資產證券化的背景下,金融創新的發展更是日益加速,與此同時健全完善的金融法律條文和行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是不可忽缺的。
參考文獻
[1]汪耿.從美國金融危機看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J].新財經(理論版),2011(3) .
[2]張中華.論金融機構創新與風險管理[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50(2) .
[3]王延平,張方群.金融創新與經濟增長的效應研究[J].商業時代,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