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歐債危機引致的歐元匯率風險

李晗

論文摘要:始于美國的次級債券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希臘等歐元區國家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核心是歐元區治理機制的缺陷和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文章著重探討了歐債危機產生的各種原因以及對歐元匯率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歐債危機 歐元 匯率風險 最優貨幣區

2007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針對2007—2008年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霸?007年至2008年,世界經濟仍然看好并能繼續強勁增長”,“未來的總體風險看來要比6個月前來得低”(IMF,2007)。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是相當的樂觀。然而,緊隨而來的一系列危機似乎超出人們的預期。這使得世界經濟遭受空前的沖擊。Mundell(2011)認為這一系列危機包括四個階段:(1)美國次級債券危機;(2)美元的升值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3)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4)歐洲債務危機。

從2001年開始,美國的低稅率、低利率和低匯率使得美國以房地產為代表的資本市場過度繁榮。信用評級低于正常水平的高風險次級債券被大量發行。這些高風險債券也成為追求高回報的投資銀行看好的投資產品。2007年夏,美國住宅抵押市場轉向,房價下跌。銀行業持有的大量以房產為抵押的證券(包括次級債券)價格下跌。按照會計準則中的市場定價(mark-to-market)規則以及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巴塞爾協議,銀行業開始大量舉債來填補銀行資本的折損。美國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出現巨額虧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由次級債券引發的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在此期間,由于全球范圍內美元的融資渠道被打破,出現對美元需求的全球性短缺,美元升值(徐以升,2011)。強勢美元使得美國產品競爭力下降,房地產市場價格進一步下跌,美國經濟衰退并直接或間接通過投資、國際貿易等渠道傳遞到全球。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Mundell,2011)。目前整個危機仍然繼續著,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危機顯露的重點會不同。

本文分為三部分。首先,著重分析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的各種原因。其次,分析歐元可能增加的波動性風險。最后,提出我國企業如何規避歐元匯率波動風險。

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原因

從表面上看,美國的次級債券危機造成全球經濟發展趨緩,進而使得原本經濟發展不暢的部分歐洲國家,尤其是希臘等國家出現國家主權債券違約的可能。這些國家包括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和西班牙(Spain)等國家(簡稱PIIGS歐債危機五國)。希臘等歐債危機國家出現國家主權債務危機不僅僅是個別國家經濟出現問題,而是有更深更廣的原因。這涉及歐洲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在最初制度設計上的缺陷,高福利經濟制度的局限性,歐盟規章制度的約束力有限以及全球化帶來的貿易和金融方面的外部沖擊等因素。

1.歐元區財政制度上的缺陷。1961年Mundell在他的論文中提出著名的“最優貨幣區”的理論,在由幾個國家或地區整合的市場區域中,生產要素(比如:勞動力、資本)可以自由流動,使用同一種貨幣或是有緊密聯系匯率的幾種貨幣,能減少參與成員國或地區之間的匯率波動,從而使得貨幣區社會總財富最優化。該理論在Mundell提出后,Mckinnon(1963) 進一步提出:越開放的經濟體,國際商品價格的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傳遞到國內商品價格上,結果使得匯率作為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工具的作用越小。Kenen(1969)又提出:進出口中,生產和消費多樣化能減少外部對特定行業的沖擊。因而,含有多樣化生產和消費的伙伴國家,能夠用更少的成本應對外部的沖擊。這樣的伙伴國家能更好獲得單一貨幣區的好處。

正是在最優貨幣區的理論指引下,歐洲經濟一體化得到逐步的發展。1992年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確定簽約國統一采用歐元。歐元在2002年1月1日開始起用歐元貨幣,成為歐元區法定貨幣。使用歐元的各個成員國,放棄發行本國貨幣的權利,而統一使用歐元。歐元的貨幣政策由位于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負責。按照最優貨幣區理論,各個成員國對內使用同一貨幣,對外實施浮動匯率制度。歐洲中央銀行采取盯住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目標。從法律層面上,要求歐元幣值穩定。歐元區成員國采用同一貨幣有利于控制通貨膨脹,減少成員國之間的結算成本,增加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但是,歐元的先天不足之處是:各個成員國仍然有自己獨立的財政政策的制定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不統一,為目前的歐債危機發生埋下伏筆。由于各國無法應用貨幣政策(使得貨幣升值或貶值)來調節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各國只能使用財政政策來調節。一些歐元區成員國政府為擴張財政,過度運用債務杠桿,使得公共和私人債務比率上升,甚至面臨國家財政有可能出現經濟意義上的破產情況。 2.高福利經濟制度的局限性。希臘等債務纏身國家,失業率高,經濟發展停滯。在加入歐盟之前,這些國家的融資成本很高,本國貨幣幣值低。在加入歐盟以后,由于采用統一的貨幣歐元,幣值升值(實際上是幣值高估),同時采取和其他歐元核心國家相同的利率,極大地降低了融資成本,使得希臘等歐債危機國家的公共和私人債務激增。同時,這些國家在福利政策上采取與德、法等歐元核心國家相同的福利水準,使得政府的公共開支增加;在歐債危機國家,歐元的幣值所內涵的實際匯率高,這些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因為幣值高而下降,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失業率增加。按照最優貨幣區理論,歐債危機國家富余的勞動力如果能轉移到其他國家就業,也能維持經濟均衡。但實際上,由于文化、語言等現實因素,理論上期望的移民大潮并沒有出現(余永定,2010)。對待增加的失業人員,政府按照高福利的水平要支付昂貴的失業救濟,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由于貨幣政策的喪失,政府要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只能通過增加債務的方法。

3.“穩定與增長公約”約束力有限。1997年歐盟通過“穩定與增長公約”。其目的是保持歐元區的穩定。該公約規定歐元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公共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如果超過規定,歐盟委員會會要求成員國在一定時間框架內減少過量的財政赤字{1}。按照該公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如果連續3年超過該國GDP的3%,該國將被處以最高相當于其GDP的0.5%的罰款。但是事實上,該公約出臺不久,德、法等歐洲大國即超過公約提出的限制比率,但并沒有遭到懲罰。使得該公約的信譽造到極大損害。其他歐洲小國政府更是不斷增加財政赤字來應對經濟衰退。如何增加財政政策實施的紀律性,已經是成為擺在歐盟面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4.經濟體的外部沖擊。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客觀上為PIIGS歐債危機國家受到區域外的經濟危機的沖擊提供了條件。始于美國的次級債券危機,造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使得原本經濟脆弱的PIIGS等國家,首先暴露出其主權債務超出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趨同標準。與此同時,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連續下調危機各國的主權債務評級。國際投機機構大肆看空歐元的炒作,進一步加劇了歐元債務危機。

二、歐元匯率波動的可能因素

從經濟理論角度分析,影響匯率的因素主要包括: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等。

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對貨幣匯率有影響。但由于歐洲中央銀行從法律上要求以通貨膨脹目標制(年通貨膨脹率2%)為貨幣政策目標,歐洲中央銀行不可能實施讓歐元對內貶值的通貨膨脹政策。這樣,歐元區是否能保持經濟增長并改善國際收支平衡,成為長遠來看影響歐元匯率的主要因素。盡管歐元區有各種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不大,歐元區更有可能通過解決這次歐債危機而加速歐洲成員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整合進程。Eichengreen(2010)指出,如果歐元區解體,各個成員國在經濟、政治、程序和法律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障礙。如果各國重新啟用本國自己的貨幣,會對各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比如,德國是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國家。如果重新啟用德國馬克,德國經濟會因新馬克升值而致出口競爭力下降;而PIIGS等歐債危機國家會出現本國貨幣貶值,資產縮水,資本外逃,融資成本增加,債務負擔惡化。同時,歐元也是歐洲經濟一體化,進而政治一體化的重要基石。任何國家退出歐元區,意味著在與歐洲其他國進行政治、經濟以及外交領域的博弈中,將因缺失主導權而被邊緣化。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各國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里面并沒包含成員國退出歐元區的規定。事實上,從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以及各成員國政府積極籌集資金拯救危機各國,也表現出各國政府維護歐元區統一的政治決心。這些努力也增加了市場對歐元長期遠景看好的信心。

從短期看,歐元區基準利率水平有調整的可能;同時,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持續保持低迷;歐債危機的主要國家(PIIGS),國際收支的逆差還會持續。更為重要的是,歐元匯率的波動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場投資者信心的影響。而歐盟和國際社會對PIIGS歐債危機國家的拯救措施,對提振市場投資者的信心有很大的作用。2010年5月,歐盟和IMF共同推出7500億歐元的拯救機制,并同意向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援助貸款(余永定,2010)。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者信心并使歐債危機有所緩和;此外,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發布的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和金融機構信用評價,都會對歐元匯率有很大的影響。

三、總結

歐元匯率的走勢在未來一定會有相當程度的波動,我國企業的財務部門對涉及歐元的交易應該采取必要的對沖保值措施。目前,就我國的國情來說,國內的主要商業銀行都開展外幣遠期結售匯業務,對于歐元計價的應收或應付賬款,可以利用遠期外匯交易來提前鎖定收入或成本;2011年4月開始,國家外匯管理規定:符合資質的銀行可以對客戶開展人民幣外匯期權業務。外匯期權業務可以使得參與方提前鎖定外匯期權的執行價格。如果遇到不利的外匯走勢,可以放棄實施期權而僅僅產生一定數額的期權費用,這樣能使外匯損失成本得到控制。除此之外,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也可以使得客戶在銀行的安排下,以最低的交易成本獲得所需的外匯??傊瑲W債危機的根源既有歐元制度本身的缺陷,還有國際大環境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而解決的關鍵是糾正歐元區治理機制出現的問題以及平衡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發展。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