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經濟學科在美國

錢穎一

本文將介紹經濟學科在美國的情況。由于美國代表了目前全世界現代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前沿,了解經濟學科在美國的情況,對于如何參與國際經濟學界的學術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美國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在世界上是獨特的。追溯歷史,是在20世紀初從德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演變過來的。當時美國主流大學(比如東部的常青藤大學)的教育只重視人文知識,并不強調研究。在美國最先開創現代研究生教育的兩所大學是芝加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美國的博士教育模式——這里講的是經濟學——與歐洲的就很不同了。但是歐洲也有特例,比如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它長期以來一直采用的是美國的經濟學博士教育模式(此外,它的經濟學碩士項目亦很有名)。

近年來,歐洲的不少大學在試圖改革,向美國模式靠攏。特別引人矚目的是歐洲大陸兩個地方由從美國回去的經濟學家辦起了“特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打破傳統方式,師資主要招聘美國畢業的博士,用英語教學,移植美國的考試、淘汰方式培養經濟學博士。歐洲的其它大學中盡管也有歸國的留美學生,但由于每一個地方的人數不夠多,還談不上在整體上推行美國的經濟學教學模式。

一個是位于法國南部的圖盧茲(Toulouse,歐洲空中客車集團總部所在城市)。拉豐(Jean-Jacque s Laffont)教授在70年代末從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后回法國。先是在巴黎大學,試圖推行改革,但阻力太大。后回到家鄉圖盧茲,在圖盧茲社會科學大學內辦起一個“特區”,后來發展成為研究所。90年代中,梯若(Jean Tirole)教授辭去MIT的教職加盟拉豐的研究所,大大壯大了其實力。目前它們已有一二十名國際知名的教授,它們培養的博士可以角逐美國的經濟學學術職位。它已成為一個受到國際承認的經濟學教學研究機構。

另一個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市的Pompeu Fapa大學。這所大學1990年才建立,幾乎與香港科技大同時建立。馬斯可萊爾(Andreu Mas-Colell)教授90年代中辭去哈佛大學的教職后回到故鄉主辦它的經濟系。這個系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高,學生來自歐洲和拉美各國,用英語教學。這是繼圖盧茲之后又一個按照美國經濟學博士教育模式辦學,并逐漸受到國際經濟學界承認的教學研究機構。

一、美國大學中經濟學科的設置

首先,我們注意到的是國內的大學通常設經濟學院,而美國的大學都是設經濟系。經濟系通常設在文理學院內(也有少數設在管理學院內的)。文理學院一般分三個部:自然科學部、社會科學部和人文部。國內習慣把社會科學和人文統稱為文科。但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是很不一樣的。人文主要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等;而社會科學主要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在一所大學內,文理學院是大學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部分。這是因為文理學院的主要教學對象是本科生和博士生,前者是大學教育的主要對象,而博士的培養與科研密切相關。所以文理學院是任何一所綜合性大學的學術核心。這個核心之外是職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主要的有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和工學院,這些職業學院通常只招研究生(也有例外,特別是工學院)。美國不少大學的管理(商)學院是研究生院,沒有本科生。如果本科想念管理(商)的話,可以主修經濟學。經濟學不僅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學科,而且在一所大學里也是舉足輕重的學科。所謂重要是說,相對其它學科而言,它的教授人數比較多,主修的學生也比較多。經濟系在文理學院里是大系。相對而言,經濟學科在社會科學的各學科中會被認為是最“成熟的”學科,這也增強了經濟系在整個學校中的地位。

那么,經濟系內部又是怎樣的呢?在美國,一個系是一個行政單位。雖然經濟學科內有多個分學科,但經濟系內并不正式劃教數研室,只是有一些組織比較松散的“領域”(field),比如,宏觀、理論、計量、產業組織、勞動經濟學、公共財政、發展經濟學、國際貿易和金融等等。通常每一個領域每周有一次研討會(workshop或seminar),請校內和校外的教授來講論文,比如宏觀研討會、發展經濟學研討會等等。如果某人經常去某個研討會,那末他就會被認為是那個領域的了。由于任何人可以參加多個研討會,他可以同時屬于多個領域。

管理(商)學院中的經濟學科是怎樣的呢?以往美國的商學院以教學為主要任務,但是最近二三十年來,較好的商學院對研究越來越重視了。一般商學院內設有多個小組(group),如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組織行為、管理、信息技術等。有的商學院里也有經濟學小組(economics group),通常遠不如經濟系的師資力量強,但個別的商學院中的經濟組特別強。需要注意的是,商學院中的經濟組與有些大學設在商學院中的經濟系是不同的,前者面向MBA,后者面向本科生。商學院的某個領域研究好不好,首先看它招不招博士生。商學院的首要任務是培養MBA。培養博士是為教授研究教學提供輔助,優異畢業生則成為師資來源。商學院中的博士班(所有小組累加起來)通常比經濟系的小。MBA需要學一些經濟學的基本知識,主要是微觀經濟學。因此,商學院中經濟學以微觀經濟學為主,教學注重實用。MBA學生是不同的群體,他們交了很高的學費,是來學技能的。MBA學生聽不懂的話,他們說你教的不好;而本科生或博士生聽不懂的話,他們說自己學的不好。因此,對教授來說,教MBA學生要比教本科生、博士生花更多的時間。

比較國內和國外對經濟學科內的領域設置,需要特別澄清什么是金融學的問題。我發現國內和國外對金融學(finance)這一領域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國內學生說他是學金融的,到了國外會發現他學的在那里不被稱為金融。相反,在國外是學的金融,在國內又可能不叫金融。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需要仔細地分析。

首先,國內所說的金融是指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它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有,是當時的金融學的主要內容。人民銀行說我們是搞金融的,意思是搞貨幣銀行。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的是國際收支、匯率等問題。改革開放后,凡是以“國際”打頭的專業招生分數都非常高的,更不要說加上金融二學了。這兩部分合起來是國內所指的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宏觀金融”。有趣的是,這兩部分在國外都不叫做finance(金融)。而國外稱為finance的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在計劃經濟下它被稱為公司財務。一說公司財務,人們就會把它跟會計聯在一起,似乎只是做做表格。之所以應把corporate finance譯成公司金融而不譯成公司財務,就是因為它的實際內容遠遠超出財務,還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并等,這在計劃經濟下是沒有的;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里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這兩部分臺起來是國外所指finance,即金融。為了避免混亂,我們且稱之為“微觀金融”

根據這一分析,我們便清楚了。國內學生說自己是金融專業的,他們指的是宏觀金融,但是按國外的說法,這一部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屬于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這些領域。國外說的finance(金融),一定指的是微觀金融。在美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通常設在經濟系,而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經濟系也會有一些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因為這一領域與微觀經濟學,特別是產權和激勵理論,有密切關系。事實上,很多研究公司金融的教授都是經濟系畢業的。北京五道口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學生,按照國內的說法當然是學金融的。但是在美國,他們學的就不叫金融了。可見在金融這一領域,國內和國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別。

講經濟學科設置不能不談及經濟學與數學的關系。我是數學系本科畢業的,后來轉學經濟學,我想從這個經歷談談這一關系。數學對經濟學非常有用,而且越來越有用,但是經濟學不是數學。數學只是經濟學的工具,數學與經濟學是互補的而不是替代的關系。我們用數學工具幫助做經濟學的分析。現在幾乎每一個經濟學領域都用到數學,有的領域多些,有的領域少些。但是多數的,主要的領域是靠經濟學知識,而不是數學取勝。最終是經濟學的想法決定一篇文章,而不是數學推導。整體上講,國內的大學數學水平普遍很高。相比之下,美國大多數大學生的數學基礎相當差,但是他們的經濟學直覺(economic intuition)卻很好。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不是數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不是科學,而物理是科學。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質世界,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的經濟世界,兩者都是科學,其理論都必須經過經驗數據的檢驗。而數學是不需要用數據來檢驗的。當然經濟學與物理學還是不可相比的,原因是經濟學無法象物理學那樣做可控實驗。60年代時經濟學家過分樂觀,以為有了計量方法,所有經濟學理論都可以檢驗了,象物理學了。現在發現并非如此。 二、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育

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育主要是大學本科生和博士生教育,而碩士生教育并不重要。如果說美國的本科生教育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話,美國的博士生教育卻已形成一套獨特的、逐漸向全世界流傳的模式。從課程設置、考試篩選、到論文指導,美國的<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