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思考
韋啟衛
【摘要】在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專業課程多,相關課程少,選修課程欠實用。有調查證明:英語特長+其他專業的就業前景好,而最常見的是英語+貿易。本文就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討論,以期改進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改善學生就業必備條件。
【關鍵詞】英語專業 課程設置 選修課 國際貿易 必要性 可行性
經教育部批準的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于2000年正式頒布實施?!洞缶V》明確地描述了高等學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备餍8鶕洞缶V》提出的培養目標制定出本校的教學計劃,開設英語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然而英語專業大學生同其他專業的大學生一樣,一屆不如一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日在上海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國大學畢業生中只有10%左右具備在外企工作的技能,本土高素質人才短缺將對跨國公司以及向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產生嚴重影響。四年大學,許多人都是虛度青春,畢業時找工作才發現自己的知識面是那么的窄,自己的綜合能力遠遠不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缺失主要表現在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實際應用能力不足。筆者認為造成這樣結局的原因與高校英語專業開設的課程,特別是選修課程息息相關。本文擬談論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的必要性
1.高校英語專業選修課開設現狀
以下是某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概況表(表1和表2)。
從表1我們不難看出,該校英語專業開設的選修課有四類。專業技能選修課、專業知識選修課、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且不看專業技能選修課和專業知識選修課,先看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從學時分配(共306學時)和學時比例(共10%)看出專業課程多,相關課程少,選修課程欠實用。盡管這樣,表一還是說明為英語專業學生提供了選修課程數據依據和條件。然而,從表二的課程設置片段中,我們卻清楚地看出選修的公共課程大多都是最基礎的課程,也就是大學生常說的“不用老師教,也可以學會”的課程。選修的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大多是政治與文化,真正實在實用的課程并不多見。有一門作者認為比較醒目的學生很需要的課程卻排在最后的位置。筆者在長期分管教學工作中了解到,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諸多因素,在不少高校英語專業中,這些所謂的選修課并非真正的選修都是根據師資情況指定開設的。可想可知,排在課程設置表中的最后一門選修課《國際貿易實務》往往在實際的課表中榜上無名。于是便出現了所開設的選修課教學效果不好,而學生感興趣而且又實用的課程卻沒有被選上,從而導致英語專業學生知識面窄,就業機率低的現象。
2.就業難折射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缺憾
以上所說的這些原因都是外在表現的,其內在的原因是教師及學生沒有以正確、認真的態度對待選修課。使學生真正投入學習的不多,學習動機模糊,學習勁頭不強,學習態度不積極。這對于還處在學習、吸收知識的大學生來說是危險的。外在因素作用于內在因素,而內在因素又作用于外在因素,如此的惡性循環,選修課也只能是混學分的工具了?!秶H貿易理論與政策》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現實實用,與英語專業息息相關。英語專業的學生自然地對該門課程感興趣。關注英語,關注世界貿易,關注社會發展,關注就業趨勢,關注自己的前途命運。
3.開設選修課《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意義
開設選修課的意義在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多元化,使之成為一個綜合性人才,而非單一人才,適應市場需要,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梢哉f選修課是大學中塑造人才不可忽視的力量。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除了專業以外,面對的大部分是選修課,它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設計自己未來道路的平臺,實現了對自己設計的可操作性,所以,選修課開設是否得當以及教學方式是否成功,對大學的人才鍛造及對大學本身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那么,《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包括那些內容呢?該門課程屬于是應用經濟學的范疇,不是純粹的理論研究,而且是利用研究的結果如何實際應用的理論;不僅是國際貿易專業的理論,而且是其他所有經濟類專業的必選課程。它包括:國際貿易概述、西方傳統自由貿易理論、保護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國際分工與世界市場、國際貿易政策與措施、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國際貿易、關稅措施、非關稅壁壘措施、鼓勵和限制出口的措施、貿易條約與協定、關稅與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國際服務貿易與知識產權貿易、世界主要貿易國家及集團的對外貿易、戰后國際貿易的發展、電子商務時代的國際貿易等。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熟悉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人才,優化人才的知識結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經濟學相關基本理論,熟練掌握國際貿易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工具,面對實際問題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能夠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使學生熟悉中國以及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的國際貿易政策;在教學中結合地緣特征,聯系地方實際,掌握中國周邊國家基本狀況,熟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內容等等。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無論將來大學生在哪個行業或領域工作,如果從事對外貿易工作,必須學習這門課程。否則我們的工作無從著手,或者相關的領域不能拓展。退一步說,如果沒有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恐怕連每天幾乎都會有的關于國際貿易的新聞報道都看不懂。國際貿易知識無處不在。沒有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就會處處碰壁,甚至會出洋相。譬如,英語專業的學生如果沒有學過國際貿易學就未必真正認識以下英語:GATT,NTBs, PTA, EC, BRICs,IMF, IBRD,EU等等。可見,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的可行性
1.與時俱進,學生歡迎
英語專業只是一個工具專業,真正能夠把英語學的精通的人,即使是英語專業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使通過了英語專業8級,口語和寫作都不理想的也大有人在。在就業時大多只能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其原因就是,因為知識面太窄。除了基礎的語言文學知識,其他實用的專業知識卻是空白。有調查證明:英語特長+其他專業的就業前景好。比如英語+對外漢語,這樣可以教外國人漢語,出國或者留在國內發展都不錯;英語+計算機,可以參與文曲星或者金山詞霸之類的軟件編程輸入;如果在本專業內求發展,那么若基本功扎實漢語又好,當翻譯也不錯;最常見的是英語+貿易,去外企就業,那自然要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有所了解。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及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條件下,國際貿易學課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因為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國際貿易的國際化,而一國參加國際分工進而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國際貿易,所以學習國際貿易學課程,不僅有助于同學們進一步加固專業基礎,而且有助于培養同學們的國際化視野,增強運用所學理論來分析現實經貿活動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進一步深造和從事社會實踐打下扎實的基礎。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順應時代需要,自然廣泛地受到學生的歡迎和選擇。 2.高校專業多,師資能共享
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學評價報告》曾公布,我國超過60%的高校開設了英語、計算機和法學專業。開設英語專業的高校數最多,超過80%的高校開設了這一專業。據介紹,這份評估報告首次對667所中國大學(不包含民辦高校)的本科專業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192個中國大學本科教育分專業排行榜。每一專業排行榜都詳細列出了開設該專業的大學個數,該數據可體現某一專業的熱門程度和競爭態勢。統計顯示,英語是開設最多的專業,共有554所高校開設,其次是計算機和法學專業,分別有526和407所高校開設。四至十名的專業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有384所高校開設;藝術設計,有382所高校開設;會計學,有382所高校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有370所高校開設;電子信息工程,有367所高校開設;市場營銷,有361所高校開設;工商管理,有356所高校開設。高校豐富的專業為專業間互通有無,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有英語專業的學校,大多都會有國際貿易學專業或相近專業。這為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提供了師資保證。其實也可以“走出去”,通過英語專業的教師外出進修或報考國際貿易學專業的研究生脫產學習,在本專業教師中培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師資。還可以“請進來”,聘請校外國際貿易學專家來舉辦相關講座。同時還可以通過學校網頁為學生提供自學輔導。
3.課程設置有歸屬,教學計劃有保障
根據英語專業《大綱》培養目標要求,《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不僅可以開設為英語專業的選修課也可以開設為其他專業的選修課。所以,在高校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體系中它既可以列入公共選修課程,也可以列入相關專業知識選修課程。一般選修課程開設時間為一個學期,每周2~3學時。作為選修課開設的《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一學期每周2學時的教學時間是完全足夠的。由于該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又需要一定相關知識為基礎,最佳開設學期應該第四或第五學期。這樣,學生選擇積極性高,學習干勁足,學習效果有保證。
綜上所述,在高校英語專業開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選修課程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M].上海:上海外語教社,2000.
[2]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摘要)[Z].
[3]崔曉明.對我國英語教學現狀的思考和改革建議[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8).
[4]尹翔碩.國際貿易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5]崔曉明.對我國英語教學現狀的思考和改革建議[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