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我國宏觀經濟調控對策分析

盧玲玲 李文

摘要:近年來,國際收支持續不平衡,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持續雙順差現象呈現強化趨勢,糾正國際收支失衡和妥善處理大量外匯儲備成為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宏觀經濟問題。但是,妥善處理這一問題與實現宏觀調控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沖突。從多種角度、綜合多種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并使這些措施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關鍵詞:雙順差;宏觀調控目標;外匯儲備

1問題的提出

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的四大目標是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近年來,雙順差現象呈現強化趨勢,糾正國際收支失衡和妥善處理隨之而來的大量外匯儲備成為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宏觀經濟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將嚴重影響我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及措施將可能對我國經濟健康快速增長、增加就業、物價穩定以及貨幣政策效果等諸多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帶來負面影響。

2內外目標沖突的現狀

2.1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均衡的沖突

自1994年以來,中國連續出現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雙順差格局,國際收支呈現大量盈余。同時人民銀行承擔了無條件買賣外匯、平衡外匯市場日常供求義務,導致了外匯儲備大幅增加,由此引發的外匯占款對基礎貨幣投放的影響使我國的金融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大沖擊。一方面,外匯儲備過高,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另一方面,巨額外匯占款引發基礎貨幣投放增大,導致貨幣供給的內生性擴張,為了對沖外匯占款引起的基礎貨幣投放,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貨幣沖銷手段,但這些手段不論在市場基礎上還是操作技術上,都是不可持久的,其效果穩定性也將是難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使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很難實施。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兩大目標的沖突加大。

2.2充分就業與國際收支均衡的沖突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策。雙順差的產生對充分就業帶來了好處。其一,經常項目的順差是由外貿出口導致的,而外貿出口的增加勢必會增加國內人員的就業,提高就業水平。其二,資本項目的順差是由資本的大量流人造成的,而大量流人的資本大部分構成投資,由外商投資企業主導的加工貿易的制造環節在境內主要采取勞動密集型生產,對擴大就業的效果十分顯著。如果出口急劇下降,或外商直接投資出現大幅下滑,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的就業狀況,不利于社會與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梢?,調節國際收支失衡與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一定要權衡利弊,采取適當的措施。

2.3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均衡的沖突

國民收入的構成要素包括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它們的增長對國民收入的提高起著決定性作用。由于當前中國消費疲軟,人們偏向于儲蓄,所以消費對國民收入的增長貢獻有限。因此,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是投資和凈出口。目前中國人們的儲蓄并沒有順利地轉化為國內投資,即對國民收入起到主要作用的投資來自外資的流入。這也是雙順差中資本項目順差的功勞。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凈出口一直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當然這支主力軍導致了雙順差中經常項目的順差。

3解決措施

雙順差對我國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有利也有弊。要充分利用雙順差的利同時減少它的弊需要政府充分利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等多項綜合措施。

3.1減少雙順差

3.1.1經常項目

經常項目順差的根源就是國內儲蓄大于國內投資。這部分資源國內居民消費不了,所以只能出口到國外,向國外尋求銷售途徑。

(1)抑制國內通貨膨脹,然后擴大內需。

當前國內出現的困境是通貨膨脹和內需不足并存。這兩個矛盾可以并存的原因是它們產生的原因和渠道不同。通貨膨脹是結構性,它是由豬肉和石油的短期供不應求引起的,進而引起糧價和其他物品的漲價,而內需不足是由于我國國民偏愛儲蓄引起的。所以,我們應該針對通貨膨脹的起因采取措施控制物價上漲。而擴大內需可以通過降低儲蓄率,穩定人們的支出預期,減少預防性儲蓄,央行也要降低利率;也可以通過增發國債,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2)調整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減少出口。

今年來,我國一直奉行“出口至上”的貿易戰略,如出口退稅等,忽視了進口和國內市場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這一措施沒有及時得到修改,致使中國內需不足和外匯儲備的過度增加。為了減少雙順差,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出口對經濟健康平穩增長的作用。當前,政府應該實行出口、進口和內需并重的平衡貿易戰略。取消過度激勵出口的措施,降低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優化,激勵出口商品提高國內增值程度,增加高附加值、高技術、低能耗、低污染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從國際收支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帶動了服務貿易進口、更有助于國際收支平衡。 3.1.2資本項目

(1)穩定匯率,減少人民幣升值壓力。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未能反映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不利于均衡價格的形成。并且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較窄,缺乏足夠的彈性。所以,外匯管理改革應重在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適當增加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以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具體地說,首先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增加外匯市場交易幣種,讓更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參與進來,使人民幣匯率能真實的反映外匯市場供求狀況;其次要逐步放松資本外流的限制,放寬個人外匯業務、促進海外投資等,采取更加彈性的匯率制度方法,不斷擴大匯率變動的區間;最后要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因為有效的利率形成機制是形成有效匯率的基礎。我國應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從而促進匯率市場化的實現,以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

(2)減少外資流入,引導并合理利用外商投資。

近年來,我國引進外資的主要目的是補充國內儲蓄的不足和引進先進的技術。而如今,中國居民自己的儲蓄率已經很高,只要合理地把它轉化為投資,中國就沒必要去引進外資。所以,引進外資應重在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具體來說,首先要取消地方政府把對外資的引入狀況作為政績考核標準的做法,同時取消對外資的優惠政策,做到對外資實行國民待遇。其次要適當轉變外資政策,引導外資流向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使其有利于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節約能源。真正把利用外資和提高國內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

3.2妥善處理大量外匯儲備

外匯占款的增加改變了我國基礎貨幣的投放結構。降低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推動了國內通貨膨脹的發展。

3.2.1糾正外匯管理觀念

管理層對于外匯儲備的管理存在觀念上的誤區必然會導致管理方式產生失誤,如人們普遍認為外匯儲備是國家經濟地位的象征。但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來源于經常項目的順差。產品大量出口被外國使用。對于我們這個資源相對缺乏的發展中大國來說,是個資源的浪費。所以我們應該出口高質量、高附加值和有高新技術的產品,而不應注重順差的“量”,更不能簡單地把外匯儲備看作是國家實力的顯示。另外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本資源發展經濟。我們可以用這些錢還外債,也可以去國外投資,或者購買外國物品投放到國內經濟發展中等等。

3.2.2建立國家外匯儲備管理的動態目標系統

目前,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力正在加強,而我國對外匯儲備的管理卻相對滯后。處于被動狀態。建立國家外匯儲備管理的動態目標系統變得越來越重要。這需要慎重選擇多項指標,比如外匯儲備最優量、外匯持有幣種和外匯儲備的調節手段等。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