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廣電GDP里的水分

韋聚彬

一、中國廣電GDP里的水分

1.數字

“十一五”期間,中國廣播電視收入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2010年達到2238億元,2010年的國內電影票房從2005年的20億元增加到102億元。影視產品和服務出口不斷擴大,僅2010年影視劇、動畫片等出口就超過43億元。其中廣播電視廣告收入970億元,有線網絡收入506億元。

這組關于收入的數字,雖然不能和國際上的傳媒巨頭、傳媒大國相比,但是增速喜人,也是值得慶賀的成就。如果按照收入占GDP20%的比例計算,那中國廣電行業2010年創造的GDP就在一萬億左右。即使與傳媒強國相比,我們的數字仍然不算龐大,卻已存在不少水分。

2.高投入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我們首先看廣電GDP里面所包含的高投入。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字,2010年全國電視劇產量為405部,約1.4萬集。電視劇每集投資在百萬元以上的消息頻頻傳出,以一般計算,每集80萬元,則總投入已經超過百億;“十一五”規劃期間正式全面實施的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所耗費的資金已經達到1500億元到2000億元,平均每年在300億元左右;廣電總局在2009年宣布,要在三年內實現全高清覆蓋,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投入必然數倍于數字轉換;如今,在三網融合背景下,各地有線電視網絡紛紛上馬雙向改造,以我國1.4億有線電視網覆蓋用戶計算,進行雙向改造需要的投資就超過500億元……

廣電的高投入不僅僅表現在巨額資金上,也表現在臃腫的機構和從業人員上。全國現有廣播電臺251座,電視臺272座,廣播電視臺2087座,教育臺44座,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都有相應的電視播出機構;圍繞著廣電行業還存在大量的相關機構,光是從事電視劇制作的機構就有將近2500家。數量龐大的廣電機構和從業人員,是廣電高投入的另一表現。

政策資源的投入比較隱性。比如規定港臺地區主持人只能以嘉賓主持的形式出現在節目中,連續主持不得超過三期,這就是對內地主持人群體利益的保護;禁止城市接收衛星電視,這是保護有線電視的壟斷地位。另外,《關于加強互聯網傳播影視劇管理的通知》和《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這兩個文件,則要求網上傳播的影視劇都必須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相關許可證,各大視頻網站火熱流傳的美劇、日劇、韓劇等大都被封殺,這是對國產電視劇的政策保護;《關于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則要求動畫片收視黃金時段必須播放國產動畫片,并且為國產動畫片提供物質獎勵,這是為國產動畫片提供政策護航;在關于推進制播分離的文件中又要求傳統電視臺可以根據“先臺內后社會”的原則,節目制作業務通過轉企改制,組建面向市場的節目制作經營公司,條件成熟后再吸收社會資本組建由電臺、電視臺控股的節目公司,這是行業改制中以政策力量保護傳統利益,抗拒外來資金的滲透。

高昂的顯性投入和隱性投入,直接導致廣電內容產業成本居高不下。不但初次投資的資金數目巨大,節目生產出來后,對優質節目資源的爭奪又會導致二次資金投入,近年來一些優秀的電視劇,如《我的團長我的團》、《借槍》等都遭到搶購、搶播,形成電視節目市場的惡性競爭。數量眾多的電視機構和從業人員,各自獨立,分散經營,又帶來節目同質化的問題,受歡迎的節目類型、創意總是在短時間內被克隆,造成頻道資源、制作資源的重復浪費,也加大了廣電行業的創作成本。高投入、高成本的增長方式,其后果必然是電視傳媒生態環境和良性市場秩序被破壞。

3.低消費

與高投入、高成本相比,消費在廣電GDP中所占的比例顯得不足。以電視劇為例,2010年全國共有951部電視劇通過審批,但實際生產量為405部,近一半在申報備案后沒有按時生產出來。從審批數目和已播出數目來看,審批數目與實際播出的電視劇數目比例約為10:1,即每年審批立項的電視劇中,10部中只有1部制作出來后有播出平臺。實際每年的電視劇產量和播出比例為5:3,40%已經生產出來的電視劇沒有播出平臺。并不是沒有足夠的播出平臺,而是整個電視劇市場的消費能力有限,無法消化如此大體量的電視劇作品,第一電視劇生產大國并不等于第一電視劇消費大國。

再以數字電視轉換為例,截至2011年1月,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超過9000萬,達到9039.2萬戶,有線數字化程度達到48.26%,基本上覆蓋了城鎮居民區域。然而,耗費了大量資金和精力的數字電視轉換,卻根本沒有讓用戶消費到“數字電視”。真正的“數字電視”應當是節目的“錄制、編輯、播出、收視”等都是“數字化信號”,可現在上星的電視節目仍是模擬信號,只是增加一個機頂盒,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后,再還原為“模擬信號”傳送給用戶電視機。除了多出一個機頂盒,用戶并沒有消費到新東西,所有的投入完全消耗在中間過程中。這不能不令人擔心,方興未艾的高清轉換會不會又是同樣的一場無用功?

再以三網融合背景下的雙向網絡改造和機頂盒升級為例,這又是一個投入巨大的升級產業,截至2010年底,內地有線雙向網絡覆蓋總數達到了4350萬戶。可是,可發放的雙向機頂盒用戶僅1500萬戶,實際雙向互動電視訂戶數量達到417萬,占雙向機頂盒用戶數量的1/3,占雙向網覆蓋用戶數的9.6%。也就是說,網絡覆蓋了,還有2/3的用戶沒有雙向機頂盒,還有90%的雙向網絡在閑置。用戶使用不明顯,導致投入巨大的雙向互動電視業務沒有被有效消費。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廣電行業中的總體消費與巨額的投入高昂的成本相比,很不相稱。投入沒有價值產生,做了大量的無用功,令人嘆息。

4.低出口

根據以上的分析,廣電GDP的格局是高投資低消費,不難想象,在國內都無法提高廣電產品的消費,出口情況更加不容樂觀。2010年,影視劇、動畫片等出口收入是43億元,這還比不上一部好萊塢大片創造的全球票房。一個國家文化產品的輸出,直接關系到該國軟實力在國際上的排位,經濟收入還是其次的。廣電業內過多的粗制濫造、太重的心浮氣躁、不斷地迷失在低水平的自我復制里,導致整個行業無法肩負起文化輸出的重任,在文化影響力、國家形象提升度、核心價值觀傳播度、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都不能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二、擰出水分

1.認清差距

在理念上認識自我的真實水平,不要被各種漂亮的數據沖昏頭腦——況且,現在的數據其實并不足夠漂亮。與國際傳媒業先進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們的市場潛力遠沒有得到發掘,競爭局面并不夠充分。現在的蛋糕,并不是大到極限了,以至于很多業內人士對此產生了厭倦和疲憊。高速平穩發展的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的國民收入、龐大的收視人群,這些基礎性的優勢是我國得天獨厚的。所以,第一,必須認清市場開發程度的落后;第二,承認產業發展程度的落后;第三,承認節目制作水平的落后。看到差距,才會奮起直追,才有追趕的動力;洗去水分,才知道真材實料有幾斤幾兩,才知道需要修補的缺口在哪里。如果迷失在一個個看似可觀的數據里面,將是整個產業的悲哀。

2.認清方向

怎樣的產業面,才是數據漂亮水分又少的?這與節目制作的理念有關,與產業發展的方向感有關。當下廣電節目普遍存在的短板是附加值低。通常受歡迎的收視率高的幾檔綜藝節目,本身就是從國外抄襲克隆而來,再經過國內其他電視平臺的瘋狂改造,其殘存的一點節目附加值基本被消耗殆盡。電視劇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劇情創意都來自國外某些受歡迎的劇集,一些本土原創作品,要么一窩蜂上馬,要么帶有較強的意識形態宣傳味道,不被觀眾接受。在節目的宣傳推廣上,惡搞、惡俗和低俗手段經常能幫助節目組輕易達到目標,勤勤懇懇做節目的無人理會。低俗的炒作成為電視圈的常態,與真、善、美的社會主流價值觀、普世價值觀越去越遠。爭議的話題越多,節目就越紅火,創作人員就越高興。這些都是畸形的、不健康的行業發展理念,可怕的是,抱有類似理念的從業人員并不在少數,相反被很多節目制作人員、營銷人員認可。在這樣的理念包圍下,廣電業便如一只無頭蒼蠅,昏頭轉向,看不清遠大的方向在何方。

3.堅持體制改革,激發體制活力

注水的廣電GDP,導致行業經濟效益滯后,社會效益也被拖累。觀眾和社會輿論從詬病粗制濫造的節目和低俗惡搞的制作理念,到質疑廣電落后的體制。20余年來,廣電行業在自身體制機制的改革步伐上,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搖擺不定,這使得廣電產業發展遠遠滯后電信業,更嚴重桎梏了廣播電視內容的創新與成長。到2009年底,廣電總局再一次明確了制播分離、轉企改制的方向,一年多來,圍繞著這一核心政策基調,各地電視機構已經各出招數,力求搶占改革先機。殊不知,2011年初,廣電總局新任新聞發言人吳保安在總結2010年展望2011年時,突然轉而強調電臺、電視臺在改革中,“不允許搞跨地區整合,不允許搞整體上市,不允許搞頻道頻率公司化、企業化經營”。吳保安同時強調,電臺、電視臺作為黨的重要新聞媒體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必須堅持事業體制,堅持“喉舌”和公益性質,堅持以宣傳為中心。此種言論一出,輿論嘩然,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改革的倒退,是再度陷入時左時右、時前時后的老路,不管具體表述的內容是什么,也不管這樣的論調會持續多久,光是朝三暮四的態度已經足夠形成對改革求變的打擊。想要提升廣電的整體競爭力,高層管理部門必須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給予行業以改革求變的勇氣和支持,做行業改革創新的堅強后盾,而不是左右搖擺、前后矛盾、思前顧后、優柔寡斷。浮躁不安、偏激冒進的行業氛圍,和不連續、不穩定的政策環境是有莫大關系的。動蕩無定的政策風向標,令人無法靜下心來做節目,也就沒有長期、穩健的節目提升計劃。未參與改革的猶豫觀望,已經著手改革的心驚膽戰,這樣戰戰兢兢的心態下,怎么去激發體制活力,怎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怎么不讓人誤以為走捷徑是應有的工作理念?

結語

廣電業里的注水GDP容易迷惑人們的眼睛,被虛假的數據欺騙,使得在此基礎上的得出決策出現誤差。國家的強盛,行業的強大,都需要依靠良好持續的政策環境、公正有序的社會氛圍、積極健康的勞動者心態。只注重高投入而不計較其收益,會失去發展的內在活力;一味地保護只能產生溫室里的節目,沒有抵抗力沒有競爭力;搖擺不定的政策方向讓人心冷,無所適從,一年又一年地錯過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提供的機會。凡此種種,值得決策者認真思考。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