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貿易自由化與GDP的增長
潘瀅
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了貿易自由化對中國GDP增長和貿易條件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貿易自由化大大促進了我國GDP的增長;并且出口額大幅增長,使得我國GDP高速增長的同時也擁有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同時,本文還對比分析了進口和出口對GDP增長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貿易自由化;GDP;進口;出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提出了貿易自由化的政策,并取得了初步成就。1995年5月,中國政府貿易主管部門的領導宣布,中國將積極推進貿易自由化,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與世界通行的貿易制度相接軌的自由貿易制度(吳儀,1995)。接著采取了一系列推進貿易自由化的措施。因此,本文以1995年為我國貿易自由化的分界點,由于受限于可得數據,分析探討了1985年到2007年的GDP增長和貿易自由化的關系,并且對進出口額與GDP總量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一、貿易自由化與GDP的增長 根據GDP的統計方法GDP=C+I+G+(X-M),貿易總額的增長并不一定能促進GDP的增長,只有當凈出口額(X-M)增長了,才能帶動GDP的增長。因此,首先,以貿易差額(TradeBalance)占GDP的比重為被解釋變量,以GDP的增長率g為解釋變量,建立模型: TB/GDP=α+βg+μ (1) 運用Eviews3.1軟件對方程進行估計,可得: TB/GDP=0.027-0.06g+0.688AR(1) (1.26),(-0.39),(4.45) 可見,我國GDP增長1個百分點,貿易平衡占GDP的比重下降0.06個百分點。因為我國在1985年至2005年這20年間GDP的平均增長率為9.96%,所以貿易差額占GDP比重的下降0.5976%,其平均比重為2.1%。這說明我國在這20年間貿易基本處于順差狀態,貿易總額的增長對我國GDP的增長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現在需要考察的就是,是否實行貿易自由化以后,我國的貿易條件有了進一步的改善,貿易對于推動GDP增長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因此,在模型(1)中加入貿易自由化虛擬變量(LIB),模型變為: TB/GDP=α+β1g+β2LIB+μ(2) 估計方程,可得: TB/GDP=0.013-0.57g+0.015LIB+0.522AR(1) (0.53),(-0.32),(0.96),(2.22) 可見,虛擬變量LIB的系數為正,說明貿易自由化以后,我國的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進一步擴大,GDP的增長和貿易條件同時向積極的方向發展。貿易自由化以前,模型(1)的截距項為0.027,貿易自由化以后為0.028(0.013+0.015),說明貿易自由化的政策給我國經濟帶來的是正面的影響。 由以上估計可知,實行貿易自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國,貿易自由化主要帶來的是出口大幅增長,貿易順差的增加,豐富了我國的外匯儲備,這也是我國能在2007年金融危機中展想出強大的抵擋能力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國應該堅持貿易自由化的政策,在增強與世界各國貿易交流的過程中推動我國GDP的增長。 二、進出口與GDP的關系 (一)計量模型的設定與估計 由于只是對進出口和GDP在量上的關系進行分析,因此直接以進口額、出口額作為被解釋變量,GDP總量作為解釋變量。為了避免異方差,對所有變量取對數,模型為: lnGDP=α1+β1lnIMPORT+μ1 (3) lnGDP=α2+β2lnEXPORT+μ2(4) 估計方程,可得, lnGDP=12.65+0.16lnIMPORT+2.1AR(1)-1.69AR(2)+0.57AR(3) (4.87),(3.06),(9.53),(-4.31),(2.76) lnGDP=13.99+0.05lnEXPORT+20Lar(1)-1.55AR(2)+0.52AR(3) (5.1),(1.13),(8.69),(-3.77),(2.38) 對比模型(3)(4)的估計方程,可以看出進口額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長0.16個百分點;而出口額增長1個百分點,GDP增長0.05個百分點。由此可以推斷,進口對于我國GDP的拉動作用要大于出口對于我國GDP的拉動作用。 (二)實證分析 “進口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方面,擴大進口有助于調劑余缺,彌補資源不足,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提高經濟效率,與出口一樣是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因此,為促進對外貿易的長遠發展,迫切需要重新認識進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結構,促進貿易平衡”(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從進出口意義來看,出口增加了我國的外匯收入,直接促進了我國GDP的增長;而進口表面上減少了GDP的總額,而且其產品對我經濟有著潛在的推動作用,這種推動作用遠遠大于了出口帶來的一時的GDP的增長。 這是因為從1985年至2007年,每年我國工業制成品的進口總額均大于初級產品。而工業制成品一般科技含量高于初級產品,其中機械及運輸設備的進口額增長幅度最大,截止2007年其額度達到了整個工業制成品進口額的57%。科技強國,這些先進的機械設備的引進必將促進我國工業、制造業、運輸業等行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完善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大大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即使是初級產品的進口,也主要是非食用原料和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的進口,而對食品、動植物油脂,尤其是對飲料及煙類的進口相對較少。因為非食用原料和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等初級產品主要運用于工業、建筑業中,而這兩個部門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也使得進口促進了我國GDP的增長。可見,進口對于推動經濟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對外貿易中,我國應重視進口,不能一味追求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