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21世紀,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經濟看農業

韓志輝

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現代農業產業投融資峰會上,業內人士提出,現代農業將成為繼蒸汽機、電力、生物、計算機、互聯網之后“財富第五波”的重要動力,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約合人民幣十萬億以上。

在以健康產業為主導的未來財富第五波中,中國有條件也有需求,會有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中國的條件,來自于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對農產品的剛性需求。更來自于中國作為農業重國的大農業運作潛力。

中國的需求,來自于中國的技術升級動力,也直接表現為中國的市場空缺。

一、農業大國的剛性需求——大市場

所謂農業大國:

一是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即世界最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龐大的人口基數,在五千年農業文明的熏陶下,形成了對農產品深厚的消費情感和習慣性消費,構成了中國農產品穩定的國內大市場。

二是有世界上最多的行業從業者。九億農民,以農業作為生存之本,中國人口生計70%的重擔直接系于農業身上。另外還有30%的人口間接依賴著農業提供的生活資料。

三是中國有不斷增長的農業生產能力,某些產品類別已經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9月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肉類產量比美國多出1倍,年產量達到8000萬噸。

雖然離農業強國的距離還很遠,但如果以生產能力總額和消費能力總額來看,中國農業的大生產潛力和大消費能力,強大的吞吐能力,顯然讓中國的企業家們輕視不得。

二、農業重國的大農業運作潛力——大增長

1. 農民占1/2,不可輕視的農業市場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大約6億人日復一日辛勤勞作,依靠農業求得自己的溫飽。2011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41億人,農村人口6.57億人。

這樣龐大的農業人口,也反映出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程度、深加工能力嚴重不足,對于農產品行業正在尋找出路的企業家們來說,這代表著本行業一旦被現代化加工、營銷激活,就會獲得蓬勃的發展潛力。而對于在競爭激烈的二、三產業中搏擊風浪的企業家們來說,這代表了低成本的人力資本和廣闊的現代化、深加工空間,是一片難得的藍海領域。

2.政策重點扶植,農業萬眾矚目

農業是中國之根本。它關乎國家糧食安全,是實現中國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本要求。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中國政府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支農措施。即使在緊縮性銀根的情況下,最近中國銀監會也宣布了加大對奶業的融資支持,而限制了對汽車消費的貸款。另外,連年增收的國家財政也有望加大對農業的轉移支付,這對加強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都是重大的利好。

3.五大行業成本利潤率最高,現代大農業后來居上

現代化大農業使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小農經濟逐漸脫離,農業企業的規模、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工、企業分工日益發達,“小而全”的自給自足生產被高度專業化、商品化的生產所代替,農業生產過程同加工、銷售以及生產資料的制造和供應緊密結合,產生了農工商一體化。

農業從此告別了傳統的弱勢產業。投資大、回收慢、效益不高的傳統農業一躍成為中國五大經濟部門(農、工、商、建、運)中獲利能力最高的產業。

在農業領域,不僅糧、棉、油生產的利潤率超過5成,而且瓜果、蔬菜及養殖業的盈利率水平也普遍達到一倍以上,有些甚至是好幾倍。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