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獨立 意味著騰訊新一輪利益博弈開始
佚名
:微信事業部昨日正式成立,成為騰訊公司的第七大事業部。接近騰訊的人士向鈦媒體透露,這意味著內部孵化的項目升級成為企業戰略級的事業部,那么也意味著未來微信事業部“要背上KPI了”。騰訊再次進行架構調整,背后是什么樣的邏輯,以及未來企業和行業層面的競爭和博弈從何而起?推薦鈦媒體作者、媒體人宋瑋的分析:
微信獨立日。5月6日,騰訊宣布成立微信事業群,將其設立為騰訊的第七大事業部,張小龍擔任微信事業部總裁。
如果把這條新聞簡單解讀成“微信很重要,就把微信獨立出來”未免流于表面。事實上,這家中國最大市值互聯網公司的每一次內部的架構調整,背后都有著重重的利益博弈。
歷史中,騰訊內部架構歷經過兩次重大變革。
一次是在騰訊2004年上市之后,采取橫向的事業部制,5位合伙人各管一塊。這次架構調整為5位合伙人劃定了勢力范圍,解決了騰訊初始時期內部的資源分配問題。
第二次,是在2012年的5月,移動互聯以劈頭蓋臉之勢來臨時,騰訊是三大巨頭中最早將PC業務和無線業務部門從割裂狀態進行融合的公司。其調整組織架構為6+1結構,分別是CDG(企業發展事業群)、SNG(社交網絡事業群)、IEG(互動娛樂事業群)、MI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OMG(網絡媒體事業群)、TEG(技術工程事業群),外加一個ECC(騰訊電商控股公司)。
這次調整的本質,是原始合伙人和外部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利益重新分配。在此之后,騰訊5大創始合伙人相繼功成身退,職業經理人如劉熾平等上位擔當重任。
而這次微信事業部的獨立,背后又有哪些利益調整?
第一,收攏內部資源。微信將基礎平臺、開放平臺、支付、O2O等各項微信延伸業務全部整合進事業部內,這意味著微信在內部的權力更大,拿資源更加方便,在內部的權限、資源紛紛對齊QQ,和QQ平起平坐。
第二,和騰訊內部其他事業部的利益關系調整。微信和手Q之間,和騰訊其他部門之間的博弈由來已久。騰訊內部評價張曉龍是一個在某些方面非常偏執、強勢的人,他對過度商業化,和沒有把握的東西都是心存芥蒂。而當微信長大之后,各方部門又希望可以接入微信分一杯羹,這必然帶來矛盾。馬化騰自己也坦言說,“內部的人有時候不該他做的他搶”
在微信早期,接入了一些騰訊其他部門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在微信的平臺上并不算成功。所以現在微信更愿意開放資源,和外部團隊、外部資源合作,因為外部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性。
微信獨立之后,話語權將更強,更有底氣獨立發展。同時,其原先和手機QQ之間原本模糊不清的定位也正在清晰。手機QQ將在商業模式最成熟的移動游戲和娛樂化應用市場上發力;微信將重點在支付、互聯網金融、電商等層面探索,暫時不考慮大規模商業化。簡言之,目前手Q負責商業化,微信負責承接未來新的商業化夢想。
第三,和外部資源(開發者、企業、合作方)的關系調整。作為獨立事業群,微信和外部合作將更加名正言順,而毋需受制于人。微信可以更加順理成章地接入外部優質資源,從而完成“連接一切”的使命。
最后再來看看,這種變革的影響是什么?
你可以清晰看到兩點:一是微信會更加快速的成長;二是它的成長方向會更加可控——它會更按照張小龍的意愿成長,成為為一個不急于盈利、而更重視用戶體驗、更希望挖掘一切潛能的公司。這也是張小龍在微信獨立后發表的內部郵件中所說的“保持小團隊心態”的核心所在。
截止到今日,騰訊市值約為1184億美元。而目前美國里昂證券對微信估值大概是640億美元。如果有一天,作為一家獨立公司的微信,超過了騰訊的市值,這可能也并不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而今天,將是決定未來的關鍵一步。(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