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對2011年上半年國際經濟環境的初步淺析

李樸民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保持復蘇勢頭,全球貿易溫和擴張,但經濟下行風險增大,債務危機波瀾再起,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各種突發事件接踵而至,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下半年,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波動可能加劇,但世界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雖依然錯綜復雜,但也存在著不少可以利用的機遇。 一、上半年國際經濟環境的主要特點 (一)全球經濟和通脹“北冷南熱” 主要表現在,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就業狀況都顯著差于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水平則低于新興市場經濟體。從發達經濟體看:由于美國兩黨圍繞削減財政支出問題的政治紛爭曠日持久,奧巴馬政府刺激經濟的新計劃缺乏財力保障,經濟增速放緩。一季度美國經濟環比折年率僅增長1.9%,差于去年四季度的3.1%。二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4月份成屋銷售環比下降0.8%,5月下降3.8%。消費支出減少,零售銷售額5月環比下降0.2%。失業率上升,4月上升0.2個百分點至9%,5月進一步升至9.1%。在地震、核電站危機打擊下,一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0.9%,差于去年四季度的下降0.8%;4月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至4.7%。從新興市場經濟體看:一季度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1%、印度增長7.8%、巴西增長4.2%、南非增長3.6%,遠高于美、歐、日的同比增長水平。5月俄羅斯失業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6.4%,巴西失業率為6.4%,和4月持平,低于3月的6.5%,遠好于美國和歐洲。但與此同時,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物價水平不斷攀升。5月份印度批發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06%,俄羅斯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6%,越南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9.8%,菲律賓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5%;而美國和歐盟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僅上漲3.6%和3.2%。 (二)主權債務危機舊疾復發 一方面,希臘債務危機的發展增加了國際社會對歐債危機的擔憂。今年標準普爾公司連續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至“CCC”(截止發稿時,標準普爾公司已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降至“CC”,評級展望為“負面”),德國對希臘緊縮支出的強硬立場導致歐盟對希臘第二輪援助計劃的磋商失敗,穆迪公司隨后又對多家法國銀行發出了降級警告,認為該國銀行業對希臘債券的風險敞口過大。另一方面,美國和日本的債務問題日漸嚴重。美國國會預算局預計,到今年底聯邦政府債務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 70%,為二戰后最高比例,遠超近40年以來37%的平均水平。5月16日,美國政府債務總額觸及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上限。但美國政府和國會對提高債務上限至今沒有達成共識,這既限制了美國政府的發債能力,也打擊了全球對美元和美國國債的信心。日本今年3月末國債占GDP的比重接近200%,遠高于希臘債務危機爆發時的水平,在災后重建支出巨大和人口結構老齡化嚴重的現實面前,償債前景也不容樂觀。 (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 今年前4個月,西亞、北非局勢動蕩所引起的供應憂慮進一步推高了商品價格;5月以來,隨著美國開始打擊石油交易投機和調高貴金屬期貨交易保證金,商品價格出現回落,整個上半年,國際市場主要商品價格呈現“/\”型走勢。從能源價格看,紐約期貨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價格1—4月從91.79美元/桶震蕩上升到114.8美元/桶,6月底跌至約95美元/桶。從金屬價格看,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格1—4月從9235美元/噸上漲到10178美元/噸,6月底跌至9400美元/噸。鋁價格1—4月從2361美元/噸上漲到2763美元/噸,6月底跌至約2530美元/噸。從糧食價格看,芝加哥期貨市場大豆價格從13.05美元/蒲式耳上漲到14.74美元/蒲式耳,6月底跌至12.99美元/蒲式耳;玉米從6.08美元/蒲式耳上漲到7.886美元/蒲式耳,6月底跌至6.48美元/蒲式耳;小麥從8.07美元/蒲式耳上漲到9.506美元/蒲式耳,6月底跌至6.142美元/蒲式耳。 (四)世界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處理進程的反復,引起了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的震蕩和股市的回落。資本市場情況:衡量美元匯率變化情況的美元指數1月曾上升到81.32,5月最低下挫到72.7,6月底回升到74.5的水平。道·瓊斯指數從1月的11574震蕩上升到12876,6月底下跌至12414;日經指數從1月的10182.57上升到10891.6,6月底下跌至9816.09。貴金屬情況:倫敦金屬交易所黃金價格1—4月從1308.37美元/盎司上漲到1576.51美元/盎司,6月底跌至1499.95美元/盎司;白銀價格1—4月從26.42美元/盎司上漲到49.81美元/盎司,6月底跌至34.7美元/盎司。國際資本流動情況:上半年由于新興市場經濟體保持強勁復蘇態勢,加之同發達國家的利差持續擴大,國際資本大量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國際金融協會(IIF)近期發布報告稱,去年和今年流入新興市場的資本總額分別達9900億美元和10410億美元。 (五)各國間宏觀政策分歧增大 一方面,經濟增長、就業低迷和天災人禍導致美國和日本不愿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美國6月末仍決定在較長時期內維持較低利率水平,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日本今年以來不斷加大量化寬松規模,在震后不到30天里向金融市場注資約1.32萬億美元,比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規模多出一倍。歐洲央行在歐債危機面前暫緩加息腳步。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早已進入加息周期。比如巴西6月8日加息25個基點至12.25%,這是其今年內第四次加息;印度6月16日加息25個基點至7.5%,這是其自去年3月份以來的第十次加息。 (六)突發事件頻發影響復蘇進程 今年以來,西亞北非政局動蕩、日本地核危機爆發、“基地”組織頭目更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被捕和歐洲大腸桿菌疫情蔓延等突發事件的到來,從不同層面對世界經濟運行產生了重大沖擊和影響。主要表現是:西亞北非政局動蕩與日本地核危機導致全球能源開發與利用格局發生變化,加劇了金融和商品市場波動;IMF總裁被捕和德國疫情阻滯了IMF和歐盟對主權債務危機的處理進程,惡化了德國與歐盟小國間的經貿關系;拉登死后美國軍事戰略重心出現從西亞向東南亞轉移的跡象,導致全球對東南亞經濟增長會否受到影響產生憂慮。此外,各國自然災害持續多發重發等問題,也為國際經濟環境增添了新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 基于以上情況,國際機構不斷調低對全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預測。比如,IMF在6月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4.3%,比4月份預測調低了0.1個百分點。其中,預計發達經濟體增長2.2%,調低了0.2個百分點,美國增長2.5%,調低了0.3個百分點;日本收縮0.7%,調低了2.1個百分點;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巴西增長4.1%,調低了0.4個百分點。世界銀行6月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3.2%,也比1月預測調低了0.1個百分點;發達經濟體增長2.2%,調低了0.2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增長2.8%,調低了0.2個百分點,日本增長1.8%,調低了1.7個百分點。 二、下半年國際經濟環境展望 展望全年世界經濟發展前景,既要清醒認識復蘇態勢基本確立的方向,也要充分估計復蘇過程中出現的反復,我們認為: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