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金融監管部門對網貸機構再次強調兩個”不得增長”
佚名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至7月初,原定于今年6月要完成的網貸備案工作再度延期已成事實。據零壹財經獲悉,6月2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舉辦了第九期"廣州互聯網金融機構高管系列培訓",邀請廣州市金融局、人民銀行總行市場司相關負責人等就互聯網金融相關監管政策、接入百行征信、網貸平臺退出機制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據悉, 會上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傳達了互金整治辦《關于提請對部分"現金貸"平臺加強監管的涵》的監管要求,督促相關違規機構要加快整改。在去年年底開展的現金貸專項整治之后,廣州仍有個別互聯網平臺,以手機回租、虛假購物等場景,穿"馬甲"規避《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變相開展現金貸業務。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強監管時代,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監管科技運用,即使穿上馬甲,也逃難監管法眼", 企業應合法經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針對上述情況,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 以2017年6月底為基數,網貸機構在整改驗收前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和"業務規模不得再增長"。據了解,廣州市金融局和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最近摸查發現,全市67家網貸機構中仍有8家網貸機構沒有落實"業務規模不得增長"的監管要求,個別平臺的借貸余額相比2017年6月增長了66%。廣州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警醒違反上述監管要求的網貸機構要高度重視監管要求,嚴格整改,整改驗收延期并非是給網貸機構喘息時間,而是為了更好地分辨出良幣和劣幣。
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袁碧華表示,未通過備案的平臺,可往導流平臺、私募/融資租賃等傳統金融行業、咨詢服務等方向轉型。
據悉,人民銀行總行市場司副處長唐磊在會上介紹了百行征信公司業務產品、數據采集、接入要求等。據了解,為幫助廣州互金機構早日接入百行征信系統,本月中廣州互金協會舉辦了各大平臺首席風險官和百行征信的座談會,就數據采集、接入細節等進行深入探討。(來源:零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