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簡析獨立學院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難點及對策

吳曉宇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指出獨立學院大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難點,分析了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和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應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并于20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在企業管理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20世紀90年代后期,國內學者逐漸認識到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對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獨立學院作為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為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求而出現的一種辦學新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獨立學院作為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已走過十余年歷程,目前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軍。自2003年,教育部出臺《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等學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8號文件”)文件后,全國相繼興辦了大批的獨立學院。截至2009年,我國共有獨立學院(校)322所,在校生達241.4萬人,占全國民辦普通高校在校生總數的54.1%,其中獨立學院本科生占民辦本科學生總數的86.7%。 在目前特殊的就業大環境下,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學生及其家長密切關注的問題,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同時,這也關系著獨立學院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因此,分析研究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難點及對策,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據筆者對本地區三所獨立學院2007年~2009年連續3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發現,有52.5%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模糊的想法和愿望;16.3%的學生沒有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盲目地隨大流去各地人才市場找工作;僅有17.8%的學生有3~5年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期間做過理性的、系統化的職業發展規劃。 結合調研結果,分析現階段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主要問題有: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職業生涯規劃期望值過高,缺乏職業準備和溝通能力,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缺乏對就業制度的了解。

二、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難點

1.職業生涯規劃服務體系不完善 獨立學院學生自身處于公辦本科和高職高專的夾縫中,在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上處于尷尬的境地。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從事獨立學院學生就業工作的教師發現:一方面部分獨立學院師資雖然依托母體院校,但兩者的服務對象存在很大差異,因而母體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系統不能完全套用在獨立學院就業工作中;另一方面,部分獨立學院更注重自身師資力量建設,難以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上建立完整體系,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獨立學院學生比普通高校學生更加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了解概念階段,缺乏實踐鍛煉,而這些恰恰是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不健全的結果。調查結果還顯示,很多獨立學院大學生認為最缺乏的是“一對一、面對面的職業咨詢服務”,有3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學校沒有這項服務。獨立學院畢業學生就業中的“權宜之計”現象與提倡提升獨立學院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相違背。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專業團隊 加拿大蒙菲沙大學職業資詢教授戴維·帕特森博士曾指出:“目前中國高校就業指導存在的兩個問題是: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缺乏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策略,或者說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決策能力方面欠缺。”[2]隨著大學生職業規劃理論的廣泛應用以及國內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國內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職業指導已得到了較為充足的發展,就業指導工作已經過思想轉換和模式重構,從職業指導發展到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的層面。然而,作為新生兒的獨立學院,其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隊伍一般由學生就業指導部門相關人員和院系思政輔導員兩部分人員組成,而其中擁有相關專業背景或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很少,很難做到專業化團隊專業指導學生就業工作。在獨立學院從事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隊伍還存在流動性強,面臨輪崗和分流等不穩定的問題。 3.傳統教育模式影響著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 現今,社會和高校都已經能夠接受大學生就業從計劃分配轉變為市場化的現實。社會上雖然已能接受獨立學院作為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一項成果,但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獨立學院畢業生人數的增加,部分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定位產生模糊。但按照“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無論是否從獨立學院畢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應得到全校全社會以及政府的關注,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與法規,確保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得到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更好地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1.依托政策支持,增強獨立學院社會影響 獨立學院是我國近十年剛剛興起的一種教育新模式,2008年教育部26號令對獨立學院的舉辦者資質、學校管理等多項內容做出了新規定,也標志著獨立學院進入了一個規范發展的新階段。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更是直接關系著學校的前途和命運。與此同時,獨立學院更要注意培育學院的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只有讓用人單位更多地了解獨立學院,他們才愿意接收獨立學院的畢業生。獨立學院也應通過各種新聞媒介宣傳報道學校發展狀況、品牌特色和人才培養優勢,利用各種機會增進與企事業單位的互相了解,促進交流,吸引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來校招聘。 2.加強獨立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力度 獨立學院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首先要區分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和普通高校、高職高專的畢業生的異同。目前入學的學生基本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他們雖然經歷過高考的挫折,但大部分還是認為自己能夠在社會這所大學中與他人一比高下,具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獨立學院學生一般情商較高,善于交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表現積極。獨立學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實習、見習等形式提高自身實踐動手能力。通過開展團隊素質拓展、開設職業生涯輔導課程等形式,從學生入校開始就系統地向學生傳授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幫助學生探索自我、了解自我、發展自我,增強其職業生涯意識,培養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經驗及早確立發展方向和人生坐標的能力。 3.建立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 當前,獨立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缺乏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必須由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老師來承擔。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成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者、就業信息的咨詢員,既要掌握或熟悉相關的就業政策、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又要同時具有常年參與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經驗。因此需要從引進人才、培訓師資、績效考核獎勵等多個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以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形成一支較強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和研究隊伍。只有實現就業指導人員的職業化,才能實現就業指導人員的專家化,才會有專業化的就業指導。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