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利用贛儺旅游文化資源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之探討
肖儉偉 段德偉
論文關鍵字:贛儺文化 旅游資源 開展 素質教育
論文摘要:通過對贛儺這一重要的旅游資源的特性、價值的分析,探討利用贛儺旅游資源開展素質教育的獨特性、實施途徑和具體方法,從而理清了一條開發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素質教育獲得旅游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
我們美麗的家鄉江西是文化旅游大省。其中貫古達今、影響深遠的贛儺文化在快節奏的信息社會中仍散發著它古老、博大而獨特的魅力。贛儺文化主要分為儺儀和儺藝術兩部分,儺儀包括儺神廟、儺祭、神詞、儺符、法器等;而儺藝術包括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贛儺文化的神秘獨特魅力,具有強烈的心理感召力,吸引人們研習、體驗、追尋,是具有強烈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有著開發旅游良好前景。同時,當代中國正處社會深刻轉型,人們之間的關系急速走向功利、走向競爭,社會日趨走向現代、走向未來。人們,尤其是青年集體意識、群體心理缺失,迫切需要抓住有效載體,尋訪心理家園、彌補集體意識、人本精神,構件完美健全人格,提升塑造綜合素質。我們完全應當在開發贛儺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利用贛儺旅游資源,深掘其教育價值,開展素質教育,發展地域旅游文化經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贛儺文化之特性
1、雜糅巫風、根扎贛鄱。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徐人、楚人入贛,荊楚巫風與當地百越人的神鬼崇拜混雜為影響力巨大的南方巫儺,巫儺自出現以后,不斷向四周滲透,在此過程中,充滿自豪盆地心態的贛先民們在巫儺的傳承中,特別珍視這份令他們驕傲的祖先饋遺,從不敢輕易對其進行改動、刪減,使贛儺至今仍能較完整地保存最原始的面貌和形態。
2、緊隨主流、納異化同。隨著西晉“永嘉之亂”及南北朝戰爭、唐未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的戰亂,北人不斷南遷,贛儺文化不斷受到其他主流文化的滲透,吸取了異元文化精魄的贛儺再以強大的影響力向周邊儺屬文化體系的地區發散輻射。
3、崇祖重祭、儺事娛漸。贛地的儺神雖然各異,但多有自己宗族的祖先,重勘輿、重風水的贛人認祖先的靈魂就藏于他們生前的居地,在贛人看來,奉祀與自己有著親緣關系的遠祖之靈比祈求某一位宗主更為可靠、靈驗。贛地祭祖儺儀繁冗,場面熱烈、隆重,規制相當嚴格。供奉祖先除了豐厚的祭品、供品外,還有娛神、娛人的儺歌、儺舞、儺戲等娛興內容。各類形式的儺藝術表演能激起觀眾的情境共鳴及參與熱情,這就使得贛儺文化的保存和弘揚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二、贛儺文化之主要價值
1、學術價值。贛儺文化是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戲劇學等多方面學術領域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可以幫助學者們重新界定學科體系類屬、源流,完善和補充知識結構及訓詁學科功能、各時期各階段的意義。它對各種學術的研究必將提供更為明確的方向、豐富可考的內容和實物索引。
2、文化價值。贛儺的文化價值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贛儺文化本身作為最原生態的地域文化藝術對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和陶冶;二是作為歷史遺存仍在以儺的方式對贛鄱廣大地區進行歷史、文化、生產、日雜知識的傳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祭神、娛神、娛人的贛儺衍生出的文化教育功能。
3、藝術價值。各地作為贛儺的藝術形式,如儺面具、儺歌、儺舞、儺戲都有著古老、豐富而又極具個性化、地域化的形式語匯及特點,它們折射出各地人們在審美趣味、藝術觀念、思維習慣的巨大差異。而強烈地方特色恰恰是藝術貴在獨創的注腳,也是其原生態的表征和佐證。尤其是各地儺面具藝術所傳達出的驃悍之美、兇猛之美、猙獰之美等美感體驗擴展了壯美和弱美的外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4、產業價值。有些人看來,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儺文化消失也越快。這一看法實有偏頗,經濟發展、科教興盛才有文化的繁榮,而當今時代文化繁榮有促進經濟良性循環大發展。贛儺文化的瀕危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贛儺文化遺存卻不懂得就此發展相關的知識經濟、文化產業。這無異于捧著金飯碗去討飯。5、教育價值。贛儺歷史是贛初民一如贛地紅壤般的血色、血性混雜著融合、抗爭、分立、嬗變、消長的人群、地區的交往史和生活史。贛儺歷史沿革無不是充訴著思想、知識、技藝、歷史的傳播和繁榮,假如剔除了它儺神信仰的封建迷信部分,贛儺無疑是華夏民族共同體多極意識形態的根系所在,它的優良傳統和社會生活智慧仍在向我們昭示著必須繼承和發展的寶貴部分。
三、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之契合
保護挖掘和弘揚贛儺文化,開發贛儺旅游資源最為長遠的戰略就是將它植根于年青一代的集體記憶及深層意識之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結合提倡全面素質教育對青少年展開贛儺旅游文化資源的研習、體驗等的旅游研習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對素質教育來說贛儺旅游文化是最適合的現實文本。贛儺旅游資源與素質教育高度契合,是素質教育的獨特載體。二者契合性主要有三,即精神吻合、內容生動、形式近人。
1、精神吻合。贛儺文化的精神是開放、獨立、頑強,贛儺文化的兼容性使它融合了多種文化的不同元素,這是它開放的一面;贛儺文化善于吸取異元文化的精髓,卻始終沒有割斷自己與自己歷史的聯系,仍保留有自己的思想,行為方式,體系,這是它獨立的一面;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這是它頑強的一面。而素質教育強調基礎教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以開放,寬松的環境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為先決條件的,健康個性的首要特征就是它的創造性,而這種創造性也是開放的。與此同時,積極挖掘學生的潛能與培養其獨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錘煉出他們頑強進取,自強不息等寶貴的意志品質。二者的精神完全吻合。
2、內容生動。贛儺文化的內容涉及到民間傳說、歷史人物傳記、忌禁由來等多方面淵源極具知識性、趣味性,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他健康的個性,而好奇、感興趣樂于探索是健康個性中的寶貴部分,而贛儺文化生動、豐富、博大的內容足以使學生浸潤于其中,陶然忘我。
3、形式近人。贛儺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的社會性,生活性的行為特點,免去書本的冗經窮辯,讓學生深入和貼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這一近人而又獨特的文化形式實現素質教育所強調的聯系生活實際,培養職業技能的主張,不能不說是弓為矢用。
四、利用贛儺旅游文化資源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之實施
縱觀儺文化活動的整個過程無不是作為鄉村、民族等群體組織就社會過程中針對例如戰爭、逐疫等問題所采取的一種非理性化的思維、行為解決方式。從這幾門學科的特點來看,有一個讓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學習模式,那就是無一例外的強調以基本認識為先導,再以實踐、實勘、實驗與總結的反復深化每次的研究所得,可以說這與以知識為起點,經過技能、技巧的培養到達發展的結果的素質教育基本運轉機制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具體實施上我們擬將整個素質教育過程分為從創意、體驗、互動、行動四個階段來組織實施方案。 1、創意。以公共課或專題講座的形式就儺文化展開開放性、趣味性的闡述和分析,使學生對贛儺文化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青少年思維敏銳、但深度缺乏;注意力強、但自控能力差;記憶力強、但條理性差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避短揚長、充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根據綜合文化的社會性特點,以深入淺出、直白通俗的語言表述與現代化媒體展示技術相結合,充分展開教學互動,在此當中,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及批判精神,以免使其創造性被扼殺于萌芽。此階段按教育目的與認識重點可分為三個內容:現象和本質認識、體系認識、價值認識。
(1)現象與本質認識,我們將贛儺認定為人類的社會群體組織以一定的儀式為中介向信仰客體祈獲功利的普遍人文現象,這一現象的本質為主宰認知、主宰信賴,因此,這一本質形式外現為合神逐鬼、祈神賜福。在此過程中,注意不要把它上成了哲學課和歷史課,不要讓學生在概念和專業術語的海洋中周游,而是要以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與儺事溯源為興趣點,拋磚引玉,漸入主題,始終貫徹輕松教學的原則。
(2)體系認識。贛儺文化群落有著完整、獨立和龐雜的體系,在歷史的衍變中和鄰近地區的影響下,贛各地儺事的稱謂、編員、規矩、程序、興忌大相徑庭、面目各異。
在這一部分的講解中,只要求學生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重在人文、地域特色的宣揚和感染,所以無需面面俱道。
(3)價值認識。經過幾千年沿襲、傳承和發展的贛儺文化以其厚重而獨特的學術、考古、文化和產業等價值飲譽海外,我們應對其遺存價值作一個較為中肯、科學的價值訓估。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激揚的語調對贛儺文化的遺存、可掘價值予以全面的介紹并加以盛贊,從而激發每位同學身為江西人的自豪感及愛鄉情感,并樹立報效家鄉、建設家鄉的遠大抱負。
2、體驗。這一階段的要求是讓學生直接參加到贛儺文化活動中,使其在具體、真實的儺文化氛圍及實踐活動的身體力行中體驗和感受這一文化的整體形態、內涵啟示及獨特魅力。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暗示性語言對其思路加以引導,只在關鍵部分進行提示、啟發和誘導、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創意離不開儺文化情境的創設,校方應及早與儺藝團體取得聯系,向其索要表演日程安排。
(1)回歸體驗。在祭師近乎癲狂的呼號中,古老、渾穆的儺儀事象可以瞬間將我們帶回儺風激蕩的原始時空,那里只有生命內驅力的舞動和如同低沉、重實的儺戲節拍一般的個性釋放,基礎教育是以個性健康、和諧發展為前提的,此種體驗是我們籍以修復學生個性原生態的有效手段。
(2)審美體驗。放眼贛儺藝術,稚拙、古樸、單純、直率的贛儺面具可謂品類遺存、功能、藝術手法及風格都繁多難計,流傳久遠;豐富的取材、特有的圖案、符號內涵表達功能;點與線的巧妙構成及對比手法的凝練、大氣是贛儺面具藝術的非凡特色,一張張獰厲、憨蠻、詭異的表情透露出神性、獸性、魔性、混雜性,讓人們感到陌生而又熟悉,這就是儺藝術的魅力所在。美育對于性格的塑造作用非凡,贛儺藝術以其可感的鄉土藝術形象、藝術形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全面、和諧發展的個性,正確的價值觀,美好的情操、提高道德層次,塑造心理健全的人格都有著巨大作用。
(3)苦難體驗。贛儺文化是贛人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儺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要起碼的生存條件、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命張揚。在此實踐中,我們以苦難為契入點展開體驗和教育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同情心、代入感、乃至于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
(4)鄉風體驗。贛地儺鄉不僅繁衍了贛儺文化,同時也孕育了古老、濃重、醬味十足、浸透了儺風的儺俗和民俗。可以說無言不儺、無行不儺。熱愛儺文化,首先要熱愛滋養儺文化的家鄉,保護儺文化、挖掘和弘揚儺文化更是要從愛護儺鄉、建設儺鄉做起,展開鄉風體驗、一睹儺鄉人的生活風情,體味他們的酸甜苦辣是消除學生的尊卑思想、擺正其優越心態、培養他們的公正感、愛國主義高尚情操及赤子情懷的必由之路。
3、互動。這一階段,由教師與學生一道以多樣的交流和總結形式將前兩個階段的學習所得互通識見、取長補短、揚華棄粕,進一步深化認識并就其運用領域進行深入探索,以期幫助學生將已得社會文化素質內化入心理層面,最終形成健康、全面的個性和能力。這一階段的交流主要分為兩個內容:心得體會交流和作品成果交流。一、心得體會交流,這一內容中師生可以共同攜手設計如主題班會、專題座談會、交流板報等形式活潑、組織新穎、創意獨特的儺文化交流平臺,就“容我一訴衷情,還你千年贛儺”、“與贛儺牽手”等主題對“儺視角看世界”、“多極世界的儺面人生”、“現代人的儺心理”等熱議焦點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二、作品成果交流、第二個內容實際上包括了再體驗、再認識、再創造三個環節,從再體驗到再創造的過程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同學們否定復制、超越自我的舊我蝶變,當各件作品、各項成果被陳列出來,同學們可以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儺文化藝術成果面前互相學習、加深了解和友誼,
4、行動。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在現階段如何保護、傳承、弘揚和挖掘利用贛儺這一珍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進一步擴大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江西旅游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繁榮,在其間重視并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把住素質教育這一載體。最有力的舉措就是群策群力,啟動贛儺文化申報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階段,教師應就這一目標向每位同學發出明確的號召,并由全體師生就宣傳的方式、影響力的施加等實際行動以具體的方案確定下來,按步驟、要求共同實施。
此外,要加強儺旅游資源地,學校、旅行服務部門、政府職能的分工協作,開展好利用儺旅游資源開展好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