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藥品管理,提高醫院效益
佚名
摘要:通過加強藥品的采購、領用、庫存的管理及藥品核算管理,對保證醫院藥品的安全完整、加速資金周轉、降低消耗、減少浪費、提高經濟效益起著重要作用。 論文關鍵詞:藥品管理,藥品核算,醫院效益 一、加強藥品采購管理 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藥品采購制度。通常由藥庫或藥房、病房等部門對所需要購買的藥品填寫申請單,注明所需藥品名稱、數量、價格、交貨時間,由獨立于請購單位之外的其他部門檢查訂購單的合理性。藥品采購回后,要及時驗收、入庫。交財務部門及時入賬,訂制付款憑證、付款開支票或掛帳計入應付賬款。登記采購日記賬、藥品明細賬和總帳,應付賬款明細賬及總帳,應付票據分類賬和備查薄,預付賬款明細賬和總帳。限制非授權人員接近藥品、各種記錄和文件,防止偽造和篡改會計資料,驗收人員應獨立于藥庫保管員。 二、藥品領用的管理 藥品的領用,應嚴格按出庫單領用,嚴禁借藥、打白條。藥庫、藥房定期盤點,不定期隨時進行抽查,保證月末藥品庫存與明細賬相符,明細賬與總帳相符,實現帳實相符,帳帳相符。對盤盈、盤虧的藥品要在盤點清冊中反映,查明原因,按規定及時進行帳務處理,充分發揮財務人員在物資清查中的作用。 三、藥品零庫存管理 藥品“零庫存”管理可使庫存壓縮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購的品種和數量都相應減少,從而減少因庫存量大而占用較多的資金。可以利用嚴格的數量管理來掌控藥品需求的變動,保持最小的庫存數量,通過少量、多次的藥品采購對藥品的需求,減少庫存藥品數量,減少占用的資金。藥品庫存的增多,會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增加負債、儲備成本和管理費用。在充分滿足各病房、藥房對藥品需求的同時,減少庫存儲備量,實現零庫存管理,降低成本,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 四、藥品核算 藥品采購后,要及時驗收入庫,填寫藥品采購憑據,報送財務部門入帳。藥品的入庫、出庫、結存和消耗都按零售價計價入帳,按購銷差價計入材料成本差異。購入藥品時,按零售價,借:“原材料—藥品(中、西藥)”,按批發價貸:“銀行存款”,或“應收帳款”,按其差價,貸計:“材料成本差異”。月末結轉藥品消耗時,根據藥品消耗月累計數,按藥品批發價,借計:“經費支出—藥品(中、西藥),以零售價,貸計:“原材料—藥品(中、西藥)”,其差額,而借計:“材料成本差異”。藥品的進、銷、結存都是按零售價計價,月末結轉消耗時要按批發價結轉費用。 五、藥品的調價 隨著經濟的發展,藥品的價格也隨著不斷地變動。當藥品價格變動時,要進行調價處理。藥品管理部門根據調價文件,清點調價藥品的庫存數量,編寫藥品調價表,并報送財務部門,會計按規定,對藥品價格變動,作調價帳務處理。藥品價格上調時,借:“原材料—藥品(中、西藥)”,貸計:“材料成本差異”,藥品價格下調時,作相反計帳,借:“材料成本差異”,貸計:“原材料—藥品(中、西藥)”。 六、藥品的報廢處理 由于藥品過期、發霉、失效等原因,要對藥品進行報廢時,首先要編制“藥品報廢表”,記錄藥品名稱、數量、批發價(零售價)、產地、進藥時間、報廢時間、原因等,經藥品主管部門主管審批,主管院長批準后,方可報廢。報廢時,要在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監督下進行藥品處理。報廢藥品的名稱、數量、價格等及時報財務部門記帳處理。 七、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通過延緩付款,控制藥款流出量,控制藥品庫存數量,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確保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金。 八、醫院藥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對醫院藥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過庫存藥品的數量,占用資金額,報廢藥品數量、金額等資金平均占用額及資金周轉速度來進行評價。 藥品資金平均占用額=月度占用額之和/12 藥品資金周轉次數=全年藥品銷售成本/年度藥品資金平均占用額 藥品資金周轉天數=360/ 本期周轉次數 報廢藥品平均占有率=報廢藥品占有資金/年度藥品資金平均占用額 藥品資金的平均占用額越小,藥品資金在一定時期內的周轉次數越多,周轉天數越短,說明藥品的管理效果越好,流動資金周轉速度越快。報廢藥品占有率小,報廢藥品越少,藥品管理越好,浪費越少,越節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