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農業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佚名
作者:吉曉芹 姜愛蘭 俞路 沙建國
摘要基于對農業科研管理工作在農業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分析探討新時期農業研究機構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模式陳舊、科研項目重申報輕執行、農業科研力量分散、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提出理清工作思路、加強項目全程管理、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加強科研檔案管理和科研條件建設的對策,以促進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農業科研管理;農業研究機構;問題;對策 AbstractBased on know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es,several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namely,the philosophy of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was draggled,the pattern was out-of-date,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but take no notice of execution,the research strength was dispersed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lower and so on. Also,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were proposed,that was,there must be new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effective entire journey management,qualified personnel resources being effectively distributed,selecting programs which were main problems 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trengthening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research conditions.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Key word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農業科研管理工作是農業科學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環,是農業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管理學與農業科研、農業經濟有機結合的調控系統,直接服務于農業科研和生產[1-2]。其管理的好壞是影響農業科研單位科研項目及科技成果獲取多少和科研整體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適應新時期農業研究需要、運作良好的農業科研管理機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不斷加強農業科研管理創新,是擺在農業科研單位決策層和管理部門的重大課題。 1新時期農業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農業科技進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大,尤其是“十五”以來,農業科研院所科研項目的申報及獲準立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立項項目的經費少,以至于基金資助的課題較小,而且很分散,難以形成優勢項目,不利于組裝起重大的水平較高的科技成果。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也反映出農業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要求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發展的世紀,也是一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極大地沖擊著社會的每一個階層和每一個領域,使人們的觀念處于重新定位和變化之中。現階段,在研究機構內,由于研究與開發兩方面的經濟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響,有的科研單位處于“一心搞開發,湊合搞研究”的局面,將科研的重點放在找市場、創效益、找項目上,忽視了科研管理隊伍的建設,這種舊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3]。筆者認為,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改革進取,更新觀念,轉變舊的思維方式,努力培養現代化管理理念與意識,要認識到管理是科學,管理是生產力,管理出效率。 1.2科研管理的模式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外部環境、管理對象、管理范圍、管理方式乃至管理體制都發生了一些變化,科研管理內容越來越多,科研單位尤其是地市農科院所的現有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嚴重阻礙了科技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約著地市農科院所科研的發展。因此,科研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管理部門的職責有待明確,職能有待銜接,科研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員的考核獎勵和技術職稱評定等也有待加強和改進,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
1.5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率低,影響技術革新的進程 占農業科研成果總數相當比例的良種以及新農(獸)藥等,其培育、發明者同相關農業企業在利益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矛盾。前者往往缺乏知識產權和新品種權的有效保護觀念,后者則尚未形成依靠科研單位共同開發新產品、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觀念[7-8]。許多科技人員長期以來對中試及基地的設施建設未提到應有的高度,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中試條件差或完全不具備,沒有專門的中介機構及風險投資機制等,造成科技成果轉化難的被動局面。 2新時期加強農業科研管理工作的對策 2.1理清農業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統籌規劃科研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科研投入體制和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正處于不斷變革當中,農業科研工作要深入本生態區域內的農業生產一線,從生產實際出發,摸清農業生產情況,了解掌握生產上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只有因地制宜地選好項目,才能結合本單位的人才技術優勢,調配資源,統籌安排,遠近兼顧,本著“解決當前生產所急,考慮長遠發展所需”的原則,真正做到“管理為科研服務,科研為生產服務”。總體上,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人才管理、科研規劃、組織調研、選題立項、督促檢查、服務保障等基本職能,科研管理的各項職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統籌協調才能做好工作,達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終目的。 2.2加強農業科研項目的全程管理,促進科研生產力發展 農業科研系統的全程管理,是指對農業科研單位的系統管理,包括科研項目、科研設施、科研經費、科研試驗、人才、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政策法規等各方面的協調管理。加強科研項目的管理及科研平臺建設,對科研項目從考察、預備試驗到申報、執行、總結、結題、鑒定、成果申報、歸檔及經費等各個環節都要按計劃管理,保證項目的規范性,保證科研水平。運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據項目合同進行實施,并在實施期限中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控制和調節。加強監督檢查,既要抓整個合同的監督檢查,又要抓年度計劃的完成,另外還要加強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依托自身具有的自主產權,積極進行成果轉化,通過創辦科技企業、聯合開發等途徑,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在轉化科研成果的同時,自身也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通過成果轉化、開發創收反哺科研,實現科研和開發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2.3加強創新型科研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科技創新水平 人才是科研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隨著科研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管理過程的專業化更為細化,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也更高。在人才隊伍建設管理中,一方面,應選拔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其中包括管理人才、科技開發人才,以及科學研究前沿上的人才,建設起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另一方面,應對需要學科聯合攻關的科研項目,根據研究任務對學科、人才的需要,打破只局限于研究室內部人員參與研究的模式,引進高層次人才擇優組建開放式項目攻關小組,用以技術創新管理方式為主[9]、信息化管理方式或人化管理方式為輔的管理模式,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技術合作,提高組織效率和科技創新水平。據統計,當前基層農業科研管理人員多數是學自然科學的,沒有經過系統的科技管理知識培訓,水平較低,素質較差。為了搞好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科研服務,加強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崗位培訓要有針對性、短期性、實用性和技能性的特點。通過這種實用、有效的培訓方法,加強科研管理人員科技、管理學和政策法規等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提高科研立項的可能性 農業應用研究的選題立項關系著整個單位的存亡與發展。科研工作的選題、立項應以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調查了解迫切需要解決的科技關鍵問題和關鍵環節,使科研成果有較高的開發、推廣價值,并能實現較高的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真正實現科研項目與生產實際的有效結合,科技工作為“三農”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對有爭議的、短期不能下結論的課題給予有條件保留。對學術價值較低、長期研究未見成效、不能形成規模和產生效益的要終止立項或不予申報立項。在支持科研工作原始創新的同時,鼓勵現有科研成果的集成創新和引進轉化后的再創新項目的申報立項,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申報和承擔適應當地生產的科研成果推廣項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使科研直接為生產服務[10-11]。 2.5加強科研檔案的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科研檔案是指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及聲像等各種載體的材料,是科研活動的真實記錄和歷史憑證,是重要的信息資源和科技財富。科研檔案管理是現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檔案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水平。要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及時收集、整理各種科研資料信息,突出信息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科學性、真實性和方便使用的特點,精心建立科研檔案庫,加強科研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數字化建設,不斷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同時,加強科研檔案信息資源的網絡建設和服務工作,建立農業科研檔案網站,真正做到檔案資源信息共享,建立檔案信息自動化系統,實現檔案工作現代化,不斷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2.6加強科研條件建設,增強科研服務意識 要準確地把握國家農業投資方向,積極爭取各方面資金,不斷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地區性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增強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一是加強科研基地建設。條件完善、適合科研任務的試驗基地是面向生產的應用型農業科研的首要條件。完善試驗基地基礎設施,配套田間排灌、道路等工程建設,提高田間試驗的準確性和復現性,保障各項試驗任務的全面完成[12]。二是配套科研儀器設備。以“服務科研,提高設備利用率”為原則,配備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增強裝備手段,提高科研工作的目的性和科研人員的工作效率。三是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要保證科研工作的經費,搞好后勤服務工作。四是情報資料的管理。收集提供有關的政策信息、業界信息、相關技術資料,可以讓科研人員減少重復工作,少走彎路。五是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網站建設,以網站為中心,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各種科技成果、農業科技信息和實用技術信息,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條件建設,增強服務科研的能力,加快科研工作的順利推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