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某校家屬區改建工程項目管理的風險控制
戴艷玲
摘要:本文試圖探討對某校家屬區改建工程項目所面臨的風險,采取了風險應對措施,并提出了該學校家屬區改建工程項目的風險控制策略。
關鍵詞:家屬區改建工程項目管理風險控制
在風險控制階段,任何項目都存在不同的風險。風險的承擔者應對不同的風險有著不同的準備和對策,這應把它列入計劃中的一部分,只有在項目的運營過程中,對產生的不同風險采取相應的風險對策,才能進行良好的風險控制,盡可能地減小風險可能產生的危害,以確保效益。針對識別出來的風險及各風險的性質、相關因素以及項目所處的環境,學校改建工程項目采取的風險應對措施如下。
第一,權衡利弊后,回避風險大的項目,選擇風險小或適中的項目。
這在項目決策中就應該提高警惕,對于那些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項目就應該放棄,而對于某些風險超過自己承受能力,并且成功把握不大的項目也應該盡量回避,這是相對保守的風險對策。
第二,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和完善的組織措施。
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和完善的組織措施,以減小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如選擇有彈性的、抗風險能力強的技術方案,進行預先的技術模擬試驗,采用可靠的保護和安全措施。對管理的項目選派得力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采取有效的管理組織形式,并在實施的過程中實行嚴密的控制,加強計劃工作,抓緊階段控制和中間決策等。施工組織設計作為現場技術指導性的文件,對施工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的工作首先就是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項目在施工前,開發公司需從項目整體角度出發,協助施工單位調整、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對特殊施工方案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從中優化出技術先進、安全可靠、費用成本低、方便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
一、合理安排工序工期
本工程總體采取平行流水,以一單元作為一個流水段,立體交叉的施工順序,總體本著先地下后地上,先結構后裝修,先土建后設備的原則。在施工中針對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施工順序,上道工序的完成要為下道工序創造施工條件,下道工序施工要能保證上道工序的完整不受損失,以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費,確保工程質量。
二、完善施工技術措施
施工技術措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質量,改建工程項目部首先在完善施工技術措施上下功夫,對主體結構影響至關重要的混凝土工程質量更是不容忽視。為確保混凝土質量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技術措施。 三、采用先進施工技術
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與業主和設計單位協商,并經他們同意,采用一些新的施工技術和新的材料,達到既節約工程造價,又能滿足建設設計的要求和用戶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施工中,采用大模板施工工藝取代鋼模板施工,雖然一次性投入大,但大模板面積大,周轉快,機械化程度高,并且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提高了混凝土質量,減少了二次粉刷。此項工藝,加快了施工進度,節約資金近8萬元,不但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而且施工質量得到了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
四、加強質量管理
在質量控制方面,質量方面的風險是該工程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它不僅會帶來很大的保修費用,返工的損失也很大,最主要的是因產生質量問題或質量隱患給企業信譽方面帶來的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該工程為確保達到優良工程標準,首先要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認真貫徹落實各級質量管理制度,對該工程全部施工工序實行質量跟蹤檢查制度,對鋼筋焊接、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回填土、模板支撐系統等分項工程的全部施工過程采用質量跟蹤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原因,制定對策,立即進行整改,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五、嚴格控制成本
現場管理主要指現場的材料、機械、勞動力等方面的管理。嚴格按照IS09001關于施工現場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把好原材料的進出場、堆放、配料、下料等環節。對砂漿等嚴格按照規定計量下料,并且盡量減少中間倒運環節,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對機械使用做到事先計劃、統籌安排、及時保養,盡量將機械的使用率和磨損率降低到最大限度;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能素質教育,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杜絕工序的返工,節約勞力。通過強有力的安全保證體系,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節約醫療、勞保的支出。
[1]楊海英 風險管理與保險原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9:34~50。
[2]傅紀軍 工程項目全面風險管理.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3]許謹良 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189~201。
[4]王家遠 等《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年版。
[5]趙鳳珍 如何建立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內部控制體系[J].知識經濟,2009.11: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