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高效能銷售經理的時間管理
俞雷
過去也有很多時間管理的工具,經理們大多也都知道。行事歷上寫滿了一天甚或長達一個月的行程規劃,但是工作也并沒有因為這些行事歷而變得更為有效,事實上他們還會被很多突出其來的電話、事情搞得暈頭轉向,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到頭來生活與工作的質量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
誠如愛因斯坦所說:當我們面臨重大的問題時,絕不能以產生這問題的思考層次去找尋答案。時間管理也是如此,做的多,做的快,但是并不代表你做的對。
時鐘與指南針
如果時間的運用只是在“好”與“壞”之間選擇,問題就非常簡單。我們很容易辨別哪些事情是浪費生命不值得做的。然而,時間的運用并不是在“好”與“壞”之間取舍,而是在“好”與“最好”之間抉擇?!白詈谩钡臄橙?,常常便是滿足于“好”的心態。
時鐘與指南針是我們生活中兩個重要的指引工具,這兩者的對比正說明了如何把最重要的事情和當前的急事給區分出來。時鐘代表著我們的承諾、時間表、步驟,也就是我們的做事方法與時間管理。指南針則代表了愿景、價值、原則、信念、良知、方向,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中國人講事情有“輕重緩急”,美國的史帝芬·柯維博士則將事情劃分成了四個象限。
表中的四個象限基本說明了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些事情?!懊Α钡娜?,他在時間的分配上,給到第一象限的通常比較多。把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優先處理,這看似符合常規邏輯,但是正如Charles Hummel在《急事的奴隸》(Tyranny of the Urgent)一書上所說:重要的事情通常不需要在今天甚或這個星期完成,但急事卻非得立刻行動不可。急事的迫切性總讓人覺得非常重要不可耽擱,從而一步步耗損我們的精力。然而,如果從時間的架構上來看,這種似是而非的重要性便會逐漸消失,于是我們悵然回憶起有多少重要的事情被耽擱在一旁,警覺自己已經成為急事的奴隸。
把重要的事情擺在第一位才是時間管理的要訣所在。所謂重要的事情,是指真正有助于達成我們的目標的事情,是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更有意義,更有成就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通常并不是那么迫不及待的——而這點也恰恰是時間管理的最大誤區。從這時候開始,我們成了時間的奴隸而不是時間的主人。
作為一個典型的銷售經理,通常每天都有這些事情在耗費著我們的時間:客戶的投訴、客戶對公司政策不理解的問訊、下屬員工處理不了的事情的匯報、下屬之間的小報告、沒完沒了的公司報表、領導的“視察”、晚上客戶的或者朋友的應酬……
于是,就有了我們時常所說的“25號現象”(25號是一般公司關帳的日子,也就是業績結算截止日)。這一天的銷售經理,忙得像打仗一樣,催著各地的業務人員打款打款再打款,實在不行就想盡辦法往外地去“竄點貨”。勉勉強強地完成了這個月的指標,下個月又在等著了。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那么,對一個銷售經理而言,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呢?我們又怎么去分配我們的時間,把我們的時間用在最有價值的重要的事情之上呢?
因和果
布瑞姆博士在《阿波羅精神》一書里說過:自然界有其均衡,這是人力所無法破壞的,因為我們知道因果定律是自然界最無情而又最報應不爽的。然而,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均衡點,這是因為我們仍然執迷不悟,不知道我們的人生與社會一定躲不過自然的鐵律:怎么栽,必定怎么收。
有什么樣的因必定有什么樣的果,所以,我們最重要的并不是把一件事做的更快更好,而是做正確的事、該做的事、重要的事。
對銷售經理而言,他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對提高銷量有幫助的事情。月底的“催債電話”對業績有幫助嗎?短期也許是可以抱一下佛腳,但是長期毫無益處。應酬也是如此,偶爾為之也許是對人際關系有所幫助,但是沉溺于此,對自己對客戶都是負擔。如果說“對銷量有幫助”這個詞組仍然具有迷惑性的話,那么我們改用“有助于提高生產力的事情”也許更能說明問題。這些事情就是“因”,就是最重要的。
培訓是非常有助于提高生產力的事情,可惜我們很多經理往往意識不到,或者意識到了卻不趕緊行動。因為培訓對銷量的幫助并不是顯性的,甚至短期而言會浪費時間。但是,企業最大的浪費便是這些沒有經過培訓的業務人員,它會導致我們完不成我們所想要的銷售和市場目標。
建立良好的分銷與陳列標準并且貫徹實施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卻往往表現得并不緊急,分銷與陳列標準的制定需要花不少時間去研究,并且貫徹實施也需要假以時日,對人員、對客戶都需要進行一番培訓與監督才能體現出效果,所以,我們往往更愿意花時間在做促銷上。促銷一個個的開展,暫時贏得了滿堂彩,暫時贏得了顧客圖利的心,但是,缺乏良好市場基礎與市場規劃的促銷,使我們最終得到的只是日益疲軟的市場結果,丟掉的卻是寶貴的時間與長期的業績。
經理人的學習也是如此,試問現今營銷行業的從業人員,一個月能仔細讀一本書的人能有幾個?市場出了問題,立刻去網上找文章,找答案,所謂“對癥下藥”。殊不知知識與技能的積累,絕不是幾篇文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文章也許是對的,但是理解卻可以千差萬別,運用的差別也許就更大了。沒有深入到血液的東西從來就不是自己的,學習也如此,真正的知識是需要積累的,需要你從最基礎的東西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但是少的時候為什么還不去學習呢?我們寧可玩撲克搓麻將卻不愿意學習,我們寧可在大巴上看無聊的肥皂劇卻不去翻一下報刊雜志,就是因為這件重要的事情往往并不緊急。
所以,你之所以的“忙”,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在做第一象限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往往都是沒有生產力或者是低生產力的,它們與有效地達成目標,關系并不是很大。而我們今天如果不積極主動地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的話,那么,遲早一天,圍繞著我們的都會是那些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種下什么樣的因,就會有什么樣的果,這是亙古不滅的定律。
投資時間而不是花費時間
對時間最好的運用是以自己的價值觀與原則為中心,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若干時間以前,曾經有些網友以“營銷聚會”的名義組織過不少的活動,初時我覺得意義很大,然而在看到一副副吃吃喝喝的網絡上傳照片之后,頓時失去興趣。吃吃喝喝也許是他們的樂事,卻不是我的樂事,因為我的價值觀與原則是最不喜歡浪費時間在吃喝玩樂和卡拉OK上的??鬃诱f過:無友不如己者。這恐怕也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方式——一種基于價值觀的時間管理。
而惟有基于自我價值觀的時間管理才能使你的時間有效地投資在你所認為的最重要的事情上。
回想一下我們的人生,我們多少時間是用在了為取悅他們身上的?為了情面難卻而去的應酬,為了煩瑣的人際關系而苦心經營的虛情假意——但是這些應酬和虛情假意是真正的人際關系嗎?惟有站的高,才能看得遠,也惟有確立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才能有效地擺脫煩瑣的俗臼。
如果明白了這些,一位銷售經理就應該知道,他職業生涯中的抱負才是他的原則。如果未來是要獲得晉升,那么,發展自己的管理與領導才能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才不會滿足于做個超級大業務員而棄手下的培訓與成長于不顧。因為手下的成長才是你得以提升的保證,手下的成長才是你得以體現管理與領導能力的重要事情。如果你的抱負是創業,那么,在和你的客戶應酬喝酒的同時,也許聆聽和學習這些老板的創業史和經驗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關系不會在吃吃喝喝中成長,感慨“人走茶涼”的人往往就是當初和客戶喝了太多酒的人,而擁有相互認可的價值觀念才會惺惺相惜,才會交到真正的朋友。公司內的人際關系也是如此,虛情假意那只是門面的勾當,只有誠實與守信才能讓你樹立真正的個人品牌,而這些,才是真正用投資的觀念去運用時間。
人與人的不同,說到底就是單位時間價值高低的不同。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從而把時間運用在最值得投資的重要事情上,種下善因,才會結出善的果。事業如是,人生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