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方法
仁青吉
摘要:分析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創新,闡述大數據技術與圖書資料管理融合的重要性,分析大數據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的實施要點,并且分別立足于知識服務、傳統圖書資料管理模式創新、數據安全保護、管理人員大數據技術培訓、滲透以人為本理念這五個方面,提出創新建議,推動圖書資料管理朝著數據化、信息化方向轉型。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圖書資料管理;信息服務;知識服務
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普及,不僅滿足了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還在精神文化這一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下,圖書資料管理方法不斷創新,在傳統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引用大數據技術,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在容量、技術種類、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不僅可以提高圖書資料管理效率,還能夠促使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斷發展,使得圖書資料管理價值得到體現,以此來推動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大數據結合圖書資料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封閉式圖書管理的創新需求
圖書館以往在圖書資料管理方面整體來說比較封閉,儲存的圖書資料均是以書面賬目這種形式展開管理,并非所有圖書品類和數量都對讀者開放,導致圖書資料缺乏共享性。在讀者角度,圖書館內部涉及到大量圖書資料,并不能快速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內容,致使圖書資料在呈現方面存在缺失,很容易出現圖書資源浪費問題。基于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在圖書資料管理方面必須要創新封閉式的管理模式,滿足讀者在圖書資料數據共享性與便捷性方面的需求。
1.2 被動式圖書管理的服務需求
基于傳統管理方法,讀者在篩選圖書資料時更多是根據個人需求自主選擇,而圖書館則在讀者服務這一層面相對被動。考慮到被動式圖書管理服務需求,需要引進大數據技術,在所有讀者的基礎上創建針對性檔案,根據以往讀者圖書購買、借還記錄,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篩選功能,為所有讀者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為讀者推薦適合的圖書資源,從以往的被動式服務轉變為主動式服務。
1.3 電子圖書的推廣需求
現階段圖書管理進入到信息化時代,在朝著大數據時代發展的進程中,電子圖書成為廣大讀者青睞的對象,尤其是電子圖書資源越來越豐富的當下,讀者也開始選擇電子圖書進行閱讀,致使傳統形式圖書館的讀者群體日漸減少,這是圖書館經營的關鍵性影響因素。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電商類平臺對傳統圖書館運營帶來沖擊,面對電子圖書的推廣需求,引進大數據技術創新圖書資料管理模式,朝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向進行改革非常必要。推出電子圖書這一項服務項目,從而參與到現代市場的圖書管理競爭當中。
2 大數據在圖書資料管理方法中的實施要點
2.1 多元化的信息服務方法
因為圖書資料信息服務覆蓋范圍比較廣,所以主要呈現形式也比較多。(2 )圖書租借服務。按照讀者提出的需求,由圖書館為其提供相對應的圖書資料,該服務具有被動性,即被動的向讀者租借圖書、文獻等資料;(2 )圖書查詢服務。所有文檔與資源歸檔之后,由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做好編制,按照目錄與摘要將其整合歸納,為讀者查詢提供便利;(3 )圖書檢索服務。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在計算機中輸入所有資料信息,并且創建物聯網,將其與互聯網結合設計讀者終端,讀者可以直接檢索需要的圖書資源信息;(4 )社會需求服務。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方面,還可以為所有讀者提供不同類型的社會信息查詢服務。現階段,一些圖書館在資料管理方面仍然有使用數據存儲模式的現象,這在大數據時代下并不能完全滿足管理要求,相對應的信息方式增多,信息生產成本顯著降低,自然生產方式逐漸體現出差異化。不同種類的圖書資源數據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狀態,而數據的覆蓋與影響范圍、存在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圖書資料管理方法,這是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重要契機。
2.2 高質量的圖書管理信息服務
大數據環境下讀者需要采集的資料信息越來越多,進度到圖書館之后難免會對圖書管理服務水平提出相對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資料管理也需要引進全新的理念與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有利于提高圖書資料管理水平,從而擴大圖書館的讀者群體。
2.3 嚴格的圖書管理要求
圖書資料管理中運用大數據技術,作為管理者也面臨嚴格的要求,需要成為復合型管理人才。一方面作為圖書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圖書管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還需要學習其他關聯學科與專業的知識,提高個人知識文化水平與技術能力,在參與圖書館里各項工作時為讀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
3 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創新
3.1 圖書資料管理中的知識服務
處在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資料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也能夠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是符合大數據時代圖書資料管理要求的有力創新舉措。所以圖書館必須要發揮出大數據技術的優勢,結合在圖書資料管理中的實際需求,創新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更加高質量的閱讀體驗,也可以提高圖書資源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在圖書資料管理服務方面,知識服務需要展開優化,通過大數據技術在儲存空間這一方面具備的特點,可以充分發揮出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價值,創建圖書資料數據庫,提升知識服務水平。
3.2 改變傳統圖書資料管理模式
現階段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推薦服務,網站推薦更容易被廣大讀者接受,且網站瀏覽量也相對較高,在圖書資料管理方法的創新過程中也應該認識到該創新舉措的作用,全方面剖析讀者在閱讀、檢索等方面的需求,對圖書擺放位置與編排進行創新,使讀書資料的查找更加方便,也可以利用各大網站加強宣傳,保證所有資料都能夠得到利用。除此之外,在大數據時代下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進入到圖書館中查找實體圖書資料的機會減少,加之圖書館內儲存資源相對有限,若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無法吸引到更多的讀者。所以推出電子圖書服務成為圖書館創新的一項有力舉措,可以直接在移動端中在線閱讀,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電子圖書館,并且以app的形式下載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中,滿足人們日常閱讀需求。盡管如此,人們對于實體圖書的需求依然存在,如果讀者長期處在電子閱讀狀態,難免會導致視覺疲勞。此時圖書館保持紙質書籍服務能夠改善該問題,滿足讀者不同的需求。
3.3 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大數據技術在圖書資料管理中運用,可能會面臨數據安全性的問題,所以加強數據安全保護也是創新管理模式的重要任務。一方面為了保證圖書館內部所有資料安全,需要嚴格限制信息傳播范圍以及數據開放程度,在圖書資源管理系統中設置不同的權限,保證所有讀者隱私安全,規避重要數據遺失問題。另一方面按照信息安全保障方面的規范要求,圖書資料管理大數據創新要做好資料開放環節的規劃,在保證數字圖書館運營安全的基礎上,一旦發現圖書資料遺失或者受損等現象必須要及時總結原因,并且嚴格管理。
3.4 管理人員大數據技術培訓
圖書館內部負責資料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大數據環境下要掌握更多技能,這就需要參與到大數據技術的培訓中,樹立大數據管理意識,具備更加豐富的管理知識。圖書館也應該定期展開技能方面的培訓,所有管理人員要了解大數據技術在圖書資料管理中的應用,今后在圖書資料管理過程中遇到突發性問題可以馬上解決。
3.5 在圖書資料管理中滲透以人為本理念
圖書資料管理朝著大數據方向的轉型,需要滲透以人為本理念,尤其是在圖書資料類型與內容更加完善的當下,圖書資料管理難免會面臨更多問題。所以作為管理人員,首先要認識到自身承擔職責,做好圖書資料統計工作,能夠總結大數據環境下圖書資料管理各項工作規律。另外,圖書館與讀者通過管理人員實現了緊密銜接,在實施圖書資料管理時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維系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關系。通過理論和實踐的融合,使得圖書資料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綜上所述,關于大數據和圖書資料管理方法的融合,目前在管理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大數據技術應用不到位、圖書資料管理資金不足等。所以在大數據背景下創新圖書資料管理方法還需要更加深入。根據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趨勢,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受到技術影響,需要對傳統管理方法進行創新。圖書館在選擇新的圖書資料管理方法時,參考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影響,從采集、查找、整合資源數據等方面著手滲透大數據技術,實現傳統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圖書管理與服務水平。
[1]于文彬.“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研究[J].傳媒論壇,2020 ,3 (21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