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鑒定管理現狀及建議
潘晶
關鍵詞:高職院校;技能鑒定;措施
職業技能鑒定主要是對一種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動,屬于參考型考試類別。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之中,職業技能鑒定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它是由眾多考試機構對勞動者掌握某項知識的客觀考核,職業技能鑒定也是國家對于技能鑒定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具有較好社會價值,是培養和造就人才的有效方法,因此具有極強的社會意義。
一、職業技能鑒定的概述
職業技能鑒定是一項基于職業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動,它主要是由考核機構對勞動者從事某項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所做出的評價。在當前我國所開展的職業技能鑒定之中,職業技能鑒定主要內容包含有三大方面,他們分別是技能操作、技能知識以及職業道德,具體考核內容還會根據行業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職業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種類和方式有很多,他們分別包含有考核類、模塊類、競賽類以及綜合類。考核類主要是指由國家技能鑒定中心組織畢業生統一進行考試,考試內容可以從國家題庫中抽取,如果考試題目中沒有該專業的試題,可以由學校來組織命題,報審批之后可以進行考核。模塊類主要是指學校教學工作可以按照功能模塊分類,在結課之時可以按照模塊來進行考核評定。競賽類主要是指由畢業生參加由政府部門組織的活動而獲得職業等級認證,不同競賽級別有不同資格等級。綜合類主要是為了可以選拔復合型的技術人才,職業院校可以組織命題,對于成績合格的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資格評定。
二、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管理的現狀問題
在當前高職院校技能鑒定管理之中,技能鑒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法律保障體系不夠完善,政府部門職能監督不到位。在進行職業鑒定管理之時,法律法規是鑒定管理的主要依據,沒有良好的法律法規進行支撐,高職院校職業鑒定管理工作將會成為擺設。目前,我國政府雖然出臺了一些有關職業資格鑒定管理的法律法規,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只是對職業資格證書進行了相關的規定,我國并沒有一部專門針對職業鑒定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更沒有出臺相應細則。在現階段,有關職業資格鑒定管理規定更多依靠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規定,而政策與法律相比缺乏權威性和嚴肅性,同時相關規定也缺乏規范性,很可能會導致職業技能鑒定管理出現標準不一的現象。在現階段,高職院校主要管理機構是教育部門,但是對于職業技能鑒定管理機構卻還包含有社會保障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現實生活之中,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常常會規定由一些鑒定機構來承擔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工作,而各個鑒定機構也會根據實際工作要求來開展培訓鑒定,發放各種各樣的職業資格證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就出現了證書多門的現象,甚至出現了彼此不認可證書的情形,造成了教育資源嚴重浪費,也造成了培訓和考核體系認識模糊情形,導致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出現。第二,觀念轉變不及時,教學改革明顯落后于現實需求。在我國教育體系之中,教育依舊是重視學歷教育,對于職業教育重視程度并不高,對于職業資格證書鑒定更是毫不關心。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他們對于職業資格鑒定都沒有有效認知,而高職院校自身也處于快速擴張階段,學校更加看重學生就業率,并不關注就業質量,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職業資格鑒定的開展。我國當前職業培訓制度始于20世紀50年代,大部分都是以初級、中級、高級作為區別等級的重要標準,而這種區別方法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這種劃分方式在管理、服務以及藝術等行業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會影響到職業技能鑒定朝著高精尖端和高層次的方向發展,跟不上當前高科技生產技術和行業發展的要求,這也會導致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非常狹隘,不能夠完全適應當前實際生產技術的要求。除此之外,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學方法有非常理論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存在不相適應的現象。第三,職業技能培訓時間非常短,缺乏系統的技能訓練。在高職院校內部學院一直堅持以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主要的方向,以就業作為自身的導向。在實際教育過程之中,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很難達到均衡,學生的技能訓練時間常常不足,這些使得學生很難真正領悟到技能真諦,也不符合職業資格要求,與職業技能鑒定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第四,與技能鑒定相應實踐教學條件非常落后。在高職院校內部,由于高職院校對于實踐教學理解存在偏差,只是把實踐教育當作培養學生技能的一種手段,并沒有將其當作學生素質以及能力培養的手段,從而也會影響到實踐教育作用發揮。與此同時,當前實踐教學投入也嚴重不足。在一些高職院校內部的職業鑒定實踐條件沒有達到國家硬性標準,沒有及時添購設備,現有設備完全不適應職業技能開展。除此之外,當前實踐教育體系也不夠健全,很多教學內容非常陳舊,教學方法又非常單一,缺乏創新性,學生獲得實踐機會相對較少。第五,高質量教材開發有待完善,缺乏相應考試題庫建設。職業技能鑒定需要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進行支撐,而一套高標準教材也可以直接推動職業鑒定活動的有序開展。在當前高職院校內部,高職院校一直沒有一套統一的職業技能鑒定教材,相關教材建設非常緩慢,這就使得高職院校職業鑒定工作開展也一直不如人意。一些高職院校雖然在編制教材,但是教材內容出現了一體化傾向,教材內容和生產實際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這也使得學生們在職業鑒定之時通過率不高。除此之外,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設置相應試題庫,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準備職業鑒定之時出現了一頭霧水的現象,沒有任何指導標準來指導自己復習,最終也會導致學生們職業鑒定通過率顯著下降。第六,教師偏少,缺乏有效考評隊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起步時間相對較晚,這就使得當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也相對滯后,甚至有一些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嚴重匱乏。從目前發展狀況上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不能夠滿足職業鑒定客觀發展要求,部分院校并沒有聘請一些技能型人才到學校內部進行教學,這也導致當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質量有待提高。與此同時,職業院校的考評人員也相對匱乏,沒有足夠考評人員來推動整個學校考評機制建設,這也會導致學校內部資格證書建設相對滯后。
三、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管理的對策建議
為了可以有效推動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上一個新臺階,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方面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第一,健全法律保障體系。為了可以有序推動職業資格鑒定向前發展,我們可以現有法律規定作為基礎,持續推動有關職業資格認定的專項法律法規立法,以便可以完善職業資格認定法律體系。在制定法律過程之中,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高度關注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同時也需要關注勞動力市場發展現狀,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形式來完善法律法規,將學歷證書管理和職業資格證書管理等同對待,提高高職院校職業證書認定的體系建設。第二,建立統一職業資格證書管理體系。當前,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依舊存在著規范不嚴的現象,相應配套措施并不多,因此我們可以建議建立國家級職業資格認定指導機構,這一機構設置在人事部門管理之下。國家級別職業資格考試指導機構需要與職業院校和各行各業進行溝通,共同協作,共同制定考試大綱以及考試標準,及時淘汰落后的技能鑒定標準,不斷完善有缺陷的技能鑒定規范,用全新統一國家級職業資格鑒定去取代落后而又各自為政的職業標準,通過國家建立起統一職業資格證書,這樣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性。
(二)轉變教育觀念,加大教學改革力度
第一,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在當前高職院校教育之中,高職院校更加關注學生們就業狀況,因此在進行教育之時常常是以就業率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而對于學生職業資格證書并不關心。為此,高職院校需要不斷轉變自身教學理念,不能緊盯就業,還需要加強學生們就業質量管理,提高學生們個人綜合素質,使學生們都可以獲得職業資格證書,以便使他們可以找到工作。第二,加大課程改革。在當前職業資格鑒定過程之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大專業課程改革,將專業課程體系和職業標準進行掛鉤這樣才能提升整個職業技能鑒定的有效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
(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訓練
為了做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培訓,通過良好培訓提高學生們技能鑒定能力。為此,在職業鑒定之前,學校可以對學生們進行專項技能鑒定培訓,通過專項的技能鑒定培訓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技能,使學生們擁有充足技能去做好各項技能鑒定工作。
(四)加大實踐教學條件建設,保障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有序開展
為了可以有效推動職業院校做好技能鑒定管理工作,我們還需要不斷推進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環境改革,使得學生們擁有良好實踐環境去進行訓練,幫助學生們了解各項技能的精髓。在這一過程之中,學校還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可以讓學生到企業中去感受真實實踐環境,這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有序開展。
(五)規范職業技能鑒定教材,加強國家題庫的開發力度
為了可以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向前發展,學校還需要不斷規范職業技能鑒定的教材建設。為此,可以由教育部統一進行部署,出臺規范的職業技能鑒定教材,以教育部教材作為我國所有高職院校職業鑒定定的教育教材。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家題庫建設,通過建設國家題庫方式有助于規范當前職業鑒定復習題庫,可以幫助學生們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復習工作。
(六)加強教師隊伍和考評員隊伍的建設
為了可以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發展,我們還需要建立起完善教師隊伍,通過完善教師隊伍來做好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加強考評員隊伍的建設,良好的考評員隊伍可以有效地推動整個職業院校的技能鑒定工作上線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可以推動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管理向前發展,我們需要創造良好外部條件,同時也需要不斷轉變教育理念,推動教學改革,加大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完善各項實踐教學條件,規范企業鑒定教材,加強國家題庫建設,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和考評隊伍的建設,以便可以有效推動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