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郝愛文
摘要:高校的固定資產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隨著各高校不斷擴招,高校固定資產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盡管各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加強了管理,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通過對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目的是實現對高校固定資產的科學有效管理,以確保高校各個方面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一、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還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也沒有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更沒有統一的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等配置的具體標準,以對固定資產從購置、使用到清理各個環節的管理活動進行約束。因此相關部門在年初編制部門預算和配置資產時,標準不統一,缺乏統一的參考依據,無法做到科學、公平、公正、合理,影響了資源的配置效率。
2.各職能部門管理相互脫節,管理意識淡薄
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一般由總務處、設備處、圖書館等多頭分管。這種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的做法使資金和資產相脫節,缺乏統一的管理與協調機構,造成學校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分離。使全校固定資產產權管理的責任主體缺位,不能對各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實行有效控制、協調。同時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管理意識淡薄,存在重購置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的思想,使許多固定資產無法發揮應有的效能。
3.資產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由于高校是以院、系為單位,行政管轄和利益分配相對獨立,對固定資產的需求計劃多是按系、部和專業提出,致使各部門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較多考慮自己系部使用的方便,導致高校固定資產設備重復購置。有些設備購置缺乏科學論證,沒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系統規劃,隨意性較大,不能調劑使用,整體使用率低,閑置浪費現象隨處可見。
4.缺乏科學的考核體系
科學準確地描述與分析資產管理狀況是一項重要的綜合性工作。但是目前反映高校資產總量、結構等的考核指標內容不夠準確,資產利用合理比例、資產閑置存在問題沒有相應的考核指標。考核指標的不完善,導致當前高校財務部門不能真實反映財務管理狀況、資產總量及結構狀況,缺乏科學的考核指標,沒有完整的監督體系。 二、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1.建立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起科學的適應高校發展的固定資產管理責任體系,實行校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主要負責,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負責,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有關個人,構建學?!幨液拖怠鷮嶒炇业姆旨壒芾眢w系。
2.增強對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
提高管理意識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認識不到位,措施難到位。要使大家明白對高校財產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有責任,增強保護固定資產權益的主動意識,自覺維護固定資產的合法權益,通過宣傳,提高全體職工的資產管理意識,從校領導到廣大教職工,要做到人人都關心,人人有責任,增強高校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
3.推行資產經營,實行保值增值責任制
在學校內部實行資產有償占用制及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制,為提高高校資產的效益,可以引進企業管理機制,實行資產有償調撥制度,用經濟手段管理資產。通過使用權的轉讓達到資產的流動重組并最終實現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從而使真正需要資源的部門有一個較為寬松的資源供給條件,通過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和資產增值率,來實現高校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4.構建高校資產績效評價體系
作為對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應該通過建立績效評價體系來完成。通過對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的目標及管理成本、效率的分析,構建高校資產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包括資產年增長率、設備利用率、資產增值率等指標在內的學校資產管理指標評價體系,通過計算來考核各部門。還可通過經費指標來控制與資產管理有關的單位,對考核優良的單位可適當增加經費指標,對考核不合格的單位扣減經費指標。
5.強化財務監督及內部審計
高校財會人員要嚴格把好財務監督關,嚴格執行經費支出管理辦法和資產管理有關制度,防止資產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作用,推行固定資產績效審計,建立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
[1]曲桂賢 張劍飛 論高校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2]李萍 郝金巖 郝俊梅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新探[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02)。
[3]武紅玲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探析[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