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議以績效管理推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張煜

論文關鍵詞: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指標體系

論文摘要:隨著高校教學科研的迅速發展,高校的固定資產作為學校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教學科研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完成教學科研、行政和后勤工作的重要物質條件。對資產的運作和管理水平提供一個量化的、可操作的綜合評價方法,能夠更加科學地評價教育資源的使用狀況和收益狀況,為教育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利用提供量化的決策依據。以實現教育準公共產品按效益模式進行運作,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取最大或滿意的教育目標。因此,在當前條件下,必須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分析和研究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如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如何推進高校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保證高校固定資產完好、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高校固定資產的現狀

1、固定資產的認定。高校的固定資產,是指高校占有或者使用的。在法律上認為是國家所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它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高校固定資產按性質分為六類:房屋和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陳列品;圖書;其他固定資產。《事業財務規則》規定:一般設備單位價值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800元以上,對于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耐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大宗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當前,固定資產的合理購置、存量盤活和使用效益的考核也納入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范疇。

2、高校固定資產的特殊性。高校的固定資產在其使用壽命期內不計提折舊進行價值補償,其價值隨設備的存在而存在,伴隨設備的報廢而消失。但高校固定資產多次反復地為教學、科研服務而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壽命期內。其服務潛力隨著資產的使用而逐漸衰竭或消失,卻不核算成本。

3、經營性與非經營性沒有具體邊界劃分。高校屬行政事業單位,從性質上講,高校是從事社會管理活動,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它是為社會提供科技、教育、文化等專業公共服務。事業單位屬事業法人,與企業法人有別,但在具體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情況較為復雜。實際上也有一部分經營性活動,甚至以非營利組織之名,行營利之實。因而目前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經營性與非經營性之間的具體邊界劃分不夠清晰。

二、高校固定資產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高校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固定資產使用長期不計成本,不提取折舊費,無償使用,多占多用,占而不用等諸多問題,主要表現:

1、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仍然以賬、物相符的行政管理方式為主。部門行政管理方式的幾十年一貫制。很多學校對購置設備經費的預算安排是比較重視的,而對已形成的實物性固定資產如何做到集中管理,余缺調劑、物盡其用、資源共享等問題則考慮得不多,造成各部門、各學科重復購置,不講使用效率,不講投入和產出,低效使用。校內各部門將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混為一談,把分配到的資產占為己有,對資產只是實物的絕對占有和儲存。在資產管理過程中,除少數大型儀器設備實行系(科)共用外,絕大部分設備都屬學校各部門所有,有些系(科)為了自己使用方便而不愿共用,使購置固定資產只從本單位使用方便考慮,缺乏對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的分析研究,使用效率不高;使用部門一般都不考慮經濟責任問題;有的部門對用預算外資金或專項資金購買的資產不登記人賬,造成資產賬實不符。

2、重視采購、輕視管理的問題比較突出。固定資產的添置不容置疑,特別是隨著高教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校都十分重投入,每年都投入大量經費購置設備。然后在設備購入后,使用效率如何,儀器操作中是否違規,日常維修保養怎樣,卻沒有統一的管理考核機制。很多資產管理員缺乏責任心。儀器出現小毛病不維修或者維護不當,大大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有的設備低用高配,有的設備自購買后就柬之高閣,使用部門幾年未打開包裝,從不使用,造成極大的資金浪費。

三、構建固定資產績效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由于長期以來高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不進行成本核算,無償使用固定資產。形成“誰購置誰擁有,誰使用誰保管”的現狀。這種多樣化形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建立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就是運用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評價考核,有利于科學、全面地評價資產管理效能。對固定資產進行績效評價,就是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著重于定量考核,考核單位所有的固定資產是否充分利用,有無閑置、不用的,可在單位院、所內部調劑的固定資產,盡可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從量化指標上規范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高校領導可通過評價結果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管理情況,調整管理方式,以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四、構建高校固定資產績效評價體系的原則

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是指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固定資產一定時期的投入、使用、安全完整等情況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價和解釋。為達到此目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應遵循內容全面、客觀公正、操作簡便、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符合的基本原則,要從財務角度和非財務角度建立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根據高校固定資產的特點,資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可采用“客觀公正、操作簡便”原則,從體制上規范、從管理過程中控制,評價指標的選擇既要有定量指標,也要包括定性指標,兩者結合共同分析,才能對固定資產作出全面的評價,并以定量評價指標為主。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本著定義明確,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的原則設計,具有可操作性,操作簡便的原則。指標體系中所有指標使用的數據可以從現有財務資料和會計核算數據中采集到。

五、高校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定性指標體系的構建

主要針對高校固定資產使用部門進行考核,考核各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和管理水平,從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方面對使用單位作出評價,主要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評價:

1、固定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情況。考核資產管理機構是否健全決策者和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制度規定是否熟悉。

2、固定資產投入的依據。考核資產采購程序是否正規,投入的規模是否合理,投入的方向是否符合科研課題需要。

3、固定資產賬實是否相符。考核購置、上級調撥或接受捐贈資產是否登記入賬,賬實是否相等,是否按照規定進行資產清查和盤點。做到家底清楚、賬賬相符。

4、資產處置。考核是否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固定資產報廢、出讓是否 報批,審批手續是否齊全。

5、維修保養。考核資產使用部門是否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維修保養,尤其是大型的科研儀器設備。能否及時消除隱患,降低固定資產的故障率,延長其使用壽命,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6、固定資產獎懲措施。考核是否制定了相應的獎懲措施,考核獎懲措施執行落實情況以及對固定資產責任損失的處理制度是否健全。

(二)定量指標體系的構建

1、固定資產率:它是結構相對指標,即固定資產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重。該指標一般在0—1之間,該指標值越大,說明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重越大,它是描述固定資產總體特征的重要指標。是分析固定資產在單位各部門分布情況的基礎數據。其公式如下:固定資產率=固定資產總額,資產總額。 2、各部門固定資產率:它是結構相對指標。高校固定資產可以按用途分為:科研究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后勤服務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因此,要計算各部門固定資產在單位的占有率,可以了解各部門用固定資產占單位固定資產總額及單位固定資產的分布情況,固定資產結構是否以科學研究事業為主,從而反映了固定資產配置是否合理,做到有側重、精細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公式如下:(1)科研究部門用的固定資產占有率=科學研究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總額,固定資產總額。(2)行政管理部門用的固定資產占有率=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額。(3)后勤服務部門用的固定資產占有率=后勤服務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總額。

3、可用固定資產率:該指標是結構相對指標。是指具有完整的已投入使用或隨時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總額占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固定資產質量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大,說明可用的固定資產多,其公式為:可用固定資產率=已投入使用或隨時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總額,固定資產總額。

4、固定資產年更新率:該指標反映固定資產的增長速度,是指新增固定資產總額占上一年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能反映高校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固定資產的年更新率高,說明單位的硬件條件有較好改善。其公式為:(1)固定資產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資產,上一年固定資產總額或=(年末固定資產額一年初固定資產額)/上一年固定資產總額。(2)科研用固定資產更新率=本年新增科研用固定資產,上一年科研用固定資產總額。

5、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該指標主要從大型單項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和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率來考核,是考核科研儀器設備在用情況的指標,指標值越大,說明閑置固定資產越少,該指標要求記錄設備的實際使用工時(天)數。(1)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本年內實際使用工時(天)數,核定年度使用工時(天)數。(2)大型單項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是指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科研儀器設備。該指標反映單項設備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使用的工時數與該設備核定的年度使用工時(天)數之比,公式為:大型單項科研儀器設備利用率=大型單項科研儀器設備本年內實際使用工時(天數,核定的該設備年度使用工時(天)數。

6、固定資產共享率:該指標反映高校管理之間和院、所內部課題組之間共享固定資產的指標,只有資源共享,才能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固定資產效用的最大化。公式為:固定資產共享率已調配共享的固定資產數額,可共享固定資產的數額;該指標要在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調查的基礎上進行計算評價,需全面了解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

通過以上考核高校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和發揮效率的指標,可以反映閑置或不用固定資產的規模,以便及時調出,統一調劑余缺,調配給需要的所、室、課題組使用,做到物盡其用,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六、加強制度建設,為績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高校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涉及資產認定、登記、使用、處置、核算、統計、評估等諸多環節,各環節都需要明確的法律制度規定。而現行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較為陳舊。因此,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法律制度建設任務十分繁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加快《固定資產法》的立法步伐,加強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法律制度執行的監督,提高資產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資產流失,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提供法律依據。對績效管理的主體、管理權限、績效考核方式等關鍵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健全和完善認定、登記、使用、處置、核算、統計、評估等行政法規體系,為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績效管理提供具體操作規程。

2、全面落實科學發展現,徹底打破部門封鎖,作為高等學校,首先,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在頭腦中形成市場經濟意識;其次,要徹底改革舊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市場經濟管理方式,以促進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的規范管理,在觀念轉變和體制改革后,最根本、最緊迫的是要打破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形成的部門所有的管理體制。

3、進一步健全管理機構,強化職能監管體系,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資產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是全面負責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資產管理的購置、配備、使用、維護、報廢的具體實施細則等);制定自負盈虧經濟實體,有償使用固定資產的制度等等。財務部門要強化一級核算,設置數量金額總賬,側重于掌握固定資產總值,實行總量控制;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學校的教學、科研設備、行政辦公設備、房地產、家具;圖書館負責管理圖書資料;各職能部門應配備專職或兼職資產管理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資產數據庫檔案,對固定資產進行二級管理;實物的具體使用部門則實施三級管理,做到賬物相符,管與用清楚,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使用。

4、進一步落實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固定資產管理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購入增資、領用出庫、報損報廢、調撥轉讓等制度,財產定期清查制度,資產保值、增值考核制度等等。凡是大型貴重設備的購置,大額款項(5萬元以上)采購,必須堅持嚴格的論證決策制度和法人審批制度。特別是引進貸款資金購置設備尤其要多方求證、反復論證,要有健全的設備采購論證制度來約束,確保購入的資產是學校教學科研所必需的,并且具有較高的使用效率和經濟價值,確保資金效益最大化。為降低大型設備的采購成本,學校必須制定項目采購申報審批制度,政府招標采購制度,同時,為確保固定資產的有序購建,學校還應編制設備采購近期規劃(1~3年)和中遠期規劃(5~10年),做到資金有預算、籌資有計劃,確保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固定資產管理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貫穿于資產管理的全過程,高校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要提高辦學效益,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厲行節約,正確處理好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在資金投入上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在具體管理上要運用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控相結合的辦法,合理配置,有償使用,通過全方位的科學管理,使高校的資產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道國,邵淵韜,范作冰.雷達圖分析法在高校資產管理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新西部(下半月),2009(1)

2.孫玉祥.基于WEB的棗莊學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中央財經大學會共管理研究中心

3.溫柬成.行政事業性固定資產績效管理問題研究華東師范大學

4.萬良仕.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研究學術理論與探索2009(11)

5.趙敬瑜,謝茜.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初步構建當代經濟管理科學,2009(9)

6.王獻.試論科研院所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