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傳統人事管理與網絡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比較
胡淑紅
論文關鍵詞: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網絡時代
論文摘要:網絡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如何對其進行管理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而,在人類已經踏入21世紀時,企業的管理者弄清網絡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以嶄新的姿態迎接網絡經濟時代的挑戰做好充分的準備,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變化,企業生產類型、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勞動手段等特征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要求企業管理進行相應的變革,其中人力資源方面的變革尤其重要。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知識和信息將取代土地、資本成為第一資源。電子技術、計算機、互聯網和其他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企業之間和個人之間的地理距離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世界似乎變得很小,從而創造了一個沒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范圍內的工作環境一在人類已經踏人21世紀時,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面貌,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弄清網絡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以嶄新的姿態迎接網絡經濟的挑戰做好充分的準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概念上的比較
傳統人事管理,也就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人事管理,主要是以政府及其所屬的勞動人事部門為核心,人才由政府統一配置。地方、企業與個人處于服從的、被動的角色,這種人事管理是相對穩定的,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二這種管理模式曾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集中有限的人力、財力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實現政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對當時的國民經濟的恢復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把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應用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的未來的時代是網絡經濟時代,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利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因特網來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某些職能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存在很大不同。
傳統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日常事務性的工作,如人手不夠時招聘補充員工,平時發放工資和管理勞保福利,培訓員工掌握技術解決當前勞資糾紛,管理員工檔案等微觀的業務活動作為業務管理、偏重于局部的環節和日常事務,是所謂的“服務部門”。傳統人事管理不直接與市場、客戶接觸,也不能主動地開拓、創造出效益,所以說傳統人事管理是內向的、封閉的。它以事為中心格守人員進管、出的管理模式其管理的內容無非是招募新人,填補空缺,做到人事相宜。而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更加重視整個社會人力資源的供需平衡和協調發展,是一種有關資源配置的戰略管理活動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積極與其他部門相協調,共同為企業創造效益。它強調以人為中心,除了具備傳統人事管理的工作內容外,還具有進行工作設計、規劃工作流程、協調工作關系等職。
二、員工招聘
由于傳統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種業務管理,其人事的重大決策權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門,所以在員工招聘方面沒有完全的自主權它僅在企業“需要”時發揮作用,因而只是在人手不夠時招聘補充員工。所以其主要著眼于企業當前需要。
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招聘是利用計算機招聘網絡進行的,企業可以在網上公布招聘信息,并在線瀏覽求職者的信息。互聯網使人才需求信息成為公開的消息,企業可以在不離開辦公室的情況下、在廣泛的地域內展開人才搜索。計算機網絡招聘主要包括吸引人才、分析人才、聯系人才以及最后達成協議等幾個環節,這些環節是通過網上信息發布、網上人才測評與分類、在線聯系或E-mail并利用人才招聘的一些管理軟件處理相關事宜等手段來完成的。計算機網絡招聘利用互聯網“全球性、交互性和實時性”的特點,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向任一計算機終端的應聘者發出招聘信息,應聘者也可以隨時隨地的與招聘企業聯系,獲取需要的最新信息。網絡化招聘管理系統包括簡歷庫搜索、職位需求管理、在線自動廣告發布、簡歷動態篩選、簡歷流程管理等強大的功能。企業可以在內部網上發布信息,在企業內部挑選合適的人才,同時也可以在企業外部網站或一些人才招聘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網羅外部人才。這樣企業就可以利用自動搜索、配比、分類、篩選系統,迅速找到合適的人選。最后可以利用網絡招聘的另一個技術創新—視頻會議,為招聘者和應聘者提供“面對面”的交談。
網絡招聘突破了人才集市的時空界限,使人才在網上真正地流動起來,它在很多環節上體現出比傳統招聘形式的優越性,成為企業的主要招聘手段。
三、員工培訓
由于傳統人事管理人員大多數是技術人員或單純的行政人員,因此在培訓員工掌握技術時也只是根據當前需要,而沒有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傳統的培訓由于時間、交通的限制,一般都是選定一段時間,把員工集中到室內或室外進行,是把員工送到信息面前。而且,傳統的培訓,是將培訓的人員集中起來,或派培訓師到各地指導,這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另外,一個培訓師一次可以指導的學員數量是有限的、同樣的培訓課程每一次都要重新準備這種培訓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識,只是根據傳統的經驗模式進行。 網絡時代的企業培訓打破了傳統培訓的限制,各地的員工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在本地接受異地培訓而無須身臨其境,是把信息送到員工面前:企業將培訓內容發布在企業內部網站上,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互聯網上尋找適合自己的進行自主學習,以拓寬知識和技能的深度與廣度。員工之間可以進行在線探討、交流,企業還可以提供在線疑難解答這樣,企業及員工都可以及時得到培訓績效的反饋,有利于及時改進培訓內容和目標通過計算機網絡,企業可以在企業文化、知識技能等方面對員工進行及時性的、針對性的培訓,使員工提高對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使員工成為學習型的人,進而保證終身可持續學習。
當然,傳統的集中授課的培訓方式也有一定的優越性。
四、溝通
傳統人事管理中,上下級的溝通主要是通過面對面談話的方式,而且大多是浮于形式,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面對面的溝通往往不能使員工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而且為了避免上下級面對面的尷尬,員工或上級管理人員也往往不能表達正確的意見或想法。因此,人際溝通的人為障礙使人事管理中的溝通流于形式,形同虛設,沒有起到真正的上下溝通、交流的作用。
網絡溝通利用互聯網,避免面對面的諸多不便,給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溝通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網絡促使信息快速、直接、廣泛、有效地傳播和思想、感情的交流、融合。企業在內部網上建立員工個人主頁,開設BBS論壇、公告欄、建議區、聊天室以及企業管理層的郵箱等。利用網絡溝通,將更好地營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激發員工的進取心和創造力、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聯想集團就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網絡資源,較好地實現了利用互聯網的溝通。
五、績效考核
傳統的人事考核,一直是按職位定薪,漠視工作實效,加之考核和獎金掛鉤,致使一些考核或流于形式而缺乏實質內容,或失之“平均”而挫傷優秀人才的積極性,結果,每次考核成了部門走過場的形式。因此,這種偏重于員工的靜態素質評估的考核方式,沒有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
企業利用內部網進行績效考核,使績效考核從偏重于員工的靜態素質評估轉向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動態評估體系,不僅可以方便考核的進行,更重要的是增強員工對績效考核的認同和對組織的忠誠度,從而激發員工更大的工作熱清幾在線考核系統可以實時錄人公司所有員工的工作情況及評估資料;主管可以很快看到來自各地的下屬定期遞交的工作報告,井及時進行指導和監督;員工的工作進展介紹和員工述職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網絡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人際知覺和主觀判斷上的偏差,他可以遠距離進行工作實踐和工作情況的客觀評價,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影響,減少了考核中的人為因素,對于建立規范化、定量化的員工績效考核體系,代替以經驗判斷為主體的績效考核手段有很大的作用,使員工績效考核更公正、合理、科學。網絡化績效考核能激發員工發展并整合為公司成長,公司從整體戰略的眼光構筑整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廈,使績效考核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環節(如培訓、溝通等)相互聯結、相互促進。
由以上比較可以看出,傳統的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要求人適應事,人是被動角色;而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以人為本,把人看作是最具活力、能動性、創造性的源泉,人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的、決定性的資源。以人為核心的管理,就是要尊重人、關心人,樹立為人服務的觀點。企業只有走出傳統的人事管理行為,代之以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行為,才能從根本上為人力資源競爭力的構筑提供條件。網絡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它是企業管理的參謀部、支持部和執行部,人力資源戰略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同人事管理不僅有量上區別更重要的是質上的不同??傊诰W絡時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應該是;個人被尊重,知識轉為資本,效率得到提高,企業更富有競爭力,工作將采用許多新的設計,員工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