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變營銷理念 提升市場開發能力
鄭釗
摘 要:營銷是企業對市場的研究開發和策劃創造,營銷是滿足社會需求的交換行為,營銷是聯結企業與社會的紐帶。營銷是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的核心,是企業的首要職能,企業其他生產經營活動要緊緊圍繞這個核心來進行。文章對當前企業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即企業的營銷理念、市場開拓能力、新產品開發及品牌創建等方面進行探討,以適應現代市場發展變化的需要。 關鍵詞:市場營銷 理念 能力 品牌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市場競爭將愈來愈激烈。面對買方市場的形成,中國加入WTO的國際環境,知識經濟的挑戰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諸多因素,一些企業的營銷觀念仍然沒有轉變,開發市場能力欠佳,產品創新能力及品牌意識不強,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更不能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一、當前企業營銷中的問題 1.企業的營銷理念滯后。目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內市場正由原來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加強市場營銷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心。但一些企業仍然奉行傳統的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觀念,即“以產定銷”。企業把市場作為生產過程的終點,營銷職能就是把已經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賣出去。但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于商品供過于求,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及時轉變營銷觀念,就會對買方市場束手無策、隨大流盲目推銷產品,其結果要么是產品的庫存大量積壓,要么是應收賬款急劇增加,資金周轉困難,從而使大多數企業陷入困境。 在企業營銷方針上,以用戶為中心還是以產品為中心,是兩種不同的經營選擇。如果過分強調以技術為中心,忽視產品在競爭市場上的適應用戶需要的必要性,那就會使用戶來適應產品。產品再好,但用戶不需要,也會生產積壓。這是目前一些企業沒有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導致的結果。一些企業的決策者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總是幻想事物會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敢大膽出擊,總是瞻前顧后,不敢冒險。當企業市場營銷陷入困境時,不能適時應變,而是消極等待外部條件的好轉,結果是坐失良機。 2.企業缺乏開發市場的能力。隨著買方市場的出現,企業間的競爭也步入營銷大戰,部分企業仍然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可是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購買行為卻在發生著變化,他們對產品的品種、樣式、花色等要求越來越高,并且通過不斷的分析比較來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因此企業必須把滿足顧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并不斷地對市場進行科學的細分,然后運用適當的市場戰略攻入目標市場。 企業營銷活動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能否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市場營銷環境。市場營銷環境的因素很多,諸如供應者、營銷中介、顧客、競爭者和公眾,還有人口、經濟增長情況、技術設備、自然地理位置、政治環境、文化氛圍等等,所有這些因素對企業營銷活動都有制約和影響。現代企業是社會的經濟細胞,是個開放的系統,它在營銷活動中必然與社會的其它系統,與它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多種聯系。市場營銷的實踐證明:能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市場環境者就能生存;否則就會被無情的競爭規律所淘汰。 3.企業開發新產品能力較弱,品牌營銷意識不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需求變化日趨迅速,但是一些企業不注重開發新產品,而是自我滿足,結果不能適應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逐漸被市場所淘汰。產品有生命周期,企業如果在優勢產品進入衰退時期之前,拿不出新的產品投放市場,那么,市場主導者的地位就會發生動搖。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企業如果不思進取、不推陳出新,而只是滿足現狀,那么,優勢地位必然很快被人取代。同時,伴隨現代經濟生活的發展,消費者觀念也不斷更新,以往倍受青睞的產品,即使今天仍然做工考究,質量過硬,但也會因趕不上消費新潮,而遭到消費者的冷落。可見,企業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必須堅持不懈地開發新產品。目前,一些企業對實施品牌戰略觀念淡薄,缺乏緊迫感,不知從何著手,因而很難發展成百年企業。由于產品的同質化日趨嚴重,品牌成為消費者選擇商品的主要因素。品牌是優質商品的標志,品牌代表商品的特定屬性,代表一定的文化和個性,能給消費者提供利益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