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營銷與網絡炒作的區別
佚名
:很多企業(不限于B2C企業)只要聽到“炒作”這兩個字,莫不興奮R04;不已,究其原因,多數是受到諸如“獸獸門、KAPPA門、芙蓉姐姐、鳳姐”等事件的熱捧其帶來的超高ROI回報所致。許多傳統的企業和純粹的B2C企業,大家一起聚會許多朋友都會很有興趣和我聊到這個話題,許多人經常問:“莊帥,身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的高級專家和秀車網的市場總監,理論和實戰經驗是很豐富的,幾時給大家總結總結“炒作”方面的內容?”今天在從上海前往北京的飛機上,利用等待飛機的時間進行這么一次總結,希望對同行們有些啟發從而引發討論或思考.
在廣告行業及公關行業,這樣的炒作是視作“事件營銷”來進行運作的,并且和品牌的推廣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品牌服務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2002年我在北京廣告業為聯通服務時,就親自執行過多次的“事件營銷”,當時是受到移動的“海難事件營銷事件”的刺激而作,其中最為成功的是133手機郵箱突破300萬用戶的事件營銷。可仔細進行分析和研究后可以發現,事件營銷和現在的網絡炒作無論在性質、目的、手法上是有許多區別的,這些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事件營銷更注重的是整個公司的品牌形象,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眼球和媒體的持續報道,里面有個“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指標”,這個指標用來衡量廣告或公關公司的服務是否合格;而炒作多數有各種各樣的目的且多數集中在“個人行為”的炒作上,如“獸獸門”,整個的炒作過程是為了“北京車展”獲得更高的模特出場收益而設計,手段仍然以XXX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只是這樣的視頻和對話記錄是無從考證也無須考證,炒作的目的只有一個,制造出“中國第一車模”,從而為個人和機構取得更大的經濟效應。后續的個人品牌建立則會通過專業的廣告/公關公司重新建立:如簽約代言網游、成為酷六網世界杯主持等。
2、事件營銷的成本比較高,傳播范圍有限,一般僅針對目標消費群;網絡炒作的目標人群是所有網民,傳播的范圍越廣越好。
3、事件營銷一切從產品和品牌出發,任何損害品牌形象的方式都是不被許可的,有著嚴格的標準;網絡炒作多數以色情、惡俗等受爭議的方式來進行,目的是為了達到口碑傳播,而這些方式更容易獲得口碑傳播和公眾議論。
4、事件營銷最終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帶動品牌產品的銷售;網絡炒作一般是提高個人和機構的利益,不為商品服務。
那這么說來,是不是事件營銷很好而網絡炒作不好?當然,不能如此就下斷言。根據我的經驗來看,這兩者需要很好地結合,利用各自的特點為B2C企業和商品服務,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這些實戰方面的內容,稍后整理好會撰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來源:品牌中國網 作者:莊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