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論采煤塌陷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證分析

趙計偉 姜帥 常江

論文關鍵詞:采煤塌陷區新農村建設社會和諧

論文摘要:針對農村采煤塌陷區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將塌陷區治理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以徐州市銅山縣馬坡鎮姜站村為例進行農村采煤塌陷區上建設新農村的實證研究。

我國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占比例超過70%。我國的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總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3。煤炭工業的發展,推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煤炭開采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采煤塌陷對礦區農村的地質地貌、生態環境也產生了嚴重影響和破壞。特別是礦區開采引起的農村塌陷區建筑物開裂、房屋裂縫倒塌、漏雨。嚴重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受災群眾與礦山企業矛盾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因此,對農村采煤塌陷區的治理和再利用,改善采煤塌陷區農民群眾的經濟生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農村采煤塌陷區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將塌陷區治理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互補共贏,既治理了環境,又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

1研究區概況

徐州市是江蘇省的能源基地。徐州煤炭開采歷史已有120余年,其工業儲量占江蘇全省總儲量的93.0%,徐州煤炭工業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煤炭的開采也造成了大面積的采煤塌陷地,致使村鎮遷址、良田廢棄、交通水利等設施損毀,給礦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及社會安定帶來極大的危害。礦區的群眾為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犧牲。

江蘇省徐州市姜站村位于徐州市銅山縣馬坡鎮東3km。姜站行政村包含姜站、石宅子、董塘3個自然村,總人數約2500人,耕地166.7hm(其中自然村“姜站”約1100人,占地86.7hm)。該村緊臨微山湖,原村址位于徐州市馬坡礦采煤塌陷區。姜站村屬于黏土質,不適合種玉米、蔬菜等,主要種植水稻、小麥(單產5250—6000kg/hm2)。該地區地下水位埋深較淺,最淺處2m左右,但淺層水水質不好,含堿量大。氣候條件為常年東風(受微山湖影響強烈,空氣質量好)。近年冰雹不多,有暴雨;3~4年一遇的微山湖漲水使周邊地區66.7多hm土地受影響,損失100多萬元。該村臨近微山湖,有部分旅游開發,有一定的旅游開發潛力。到徐州市市區有兩條路:東走柳新,西走鄭集,均為2級路。該地無鐵路,高速公路距該村15km。有京航運河,小碼頭(土碼頭)吞吐量10萬t,主要運送沙石,正規劃擴展加寬為2級航道,改港口。村內無工業,以種植業為主,漁業、養殖業為輔。無農產品加工業。

采煤塌陷對姜站村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破壞。由于采煤塌陷耕地傾斜,原有的水系也受到破壞,水田栽秧用水困難,一半以上村民的房屋出現裂縫,有部分房屋已經倒塌,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

2姜站村塌陷區治理與新農村建設

2.1姜站村新農村建設概況近年來,姜站村利用塌陷地補償款和上級政府扶助資金,投入4000多萬元進行了整體改造,重建房屋560余幢,硬化道路10萬m,2500名村民喜遷新居。同步配套完善了綠化、亮化等設施,建設了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目前該村90%農戶基本達到文明戶標準,90%農戶開通了有線電視,70%用戶裝上了電話、煤氣、太陽能熱水器。

姜站村從塌陷區整體搬遷后,經濟條件較好,公共設施良好,村內交通道路幾乎全部硬化。據調查資料顯示,村民普遍對目前村內設施、村內交通狀況和綠化狀況感到滿意。

2.2治理實施方案徐州市區范圍內,煤層遍布,村莊搬遷選址困難。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徐州市政府對姜站村的土地復墾主要采取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區營造基建用地模式。該模式是將煤矸石的堆放與塌陷區的治理進行統籌安排,利用發熱量較低的煤矸石作填料,直接填充塌陷區造地,以用作煤礦基建用地和壓煤村莊搬遷的新村址,既能緩和搬遷困難,又能方便村民耕種…。同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產建材,即可以減少堆渣用地又造出新地,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2.1建立健全服務組織。成立協調領導小組,專門協調處理姜站村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建立定期協調機制,每月定期召開協調會,使協調工作經?;?、制度化、規范化,在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礦區建設等方面做耐心細致的群眾工作,有效地解決塌陷區農村建設中的具體問題。

2.2.2依法和諧拆遷安置。在拆遷安置工作中,積極化解矛盾糾紛,構建和諧地礦關系。堅持“六統一、三公開、一監督”制度,認真做好拆遷安置工作,即拆遷安置工作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分配、統一招標;公開帳目、公開補償標準、公開安置房價格。分房群眾每十戶一個代表全程監督,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切實推動了安置工作的開展。

2.2.3建設環保文明村鎮。堅持以人為本,穩妥解決失地農民生產生活問題,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確保礦區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在安置群眾方面,一是確保群眾利益。依照有關政策,對塌陷區土地依法征用或租賃,對房屋拆遷依法賠償,所有資金一律直接發放到人。二是統籌規劃建設。依照村鎮規劃,本著居民自愿、公開透明原則,集中建設安置區,自來水、路燈、綠化、文娛等公共設施集中配套,實行社區化管理,使農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姜站村塌陷區的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結合,既治理了環境,又解決了搬遷村莊征地困難的難題,為其他礦區塌陷區內村莊的搬遷、建造工作提供了示范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3相關保障措施采煤塌陷地治理對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關系著塌陷區村民的生活問題和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因此,必須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塌陷區綜合治理的順利進行。

2.3.1成立專門綜合治理領導機構。塌陷區的開發利用,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因此,成立由政府領導負責、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領導機構,并全面負責實施方案的擬定,物資、資金的籌措,制定有關規章等,對新村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管理、監督和檢查是關鍵所在。 姜站村在新建的過程中,由馬坡鎮政府和馬坡建管站、村委會3方組成了綜合治理領導機構,政府負責實施方案的擬定,資金的籌措;建管站負責控制房屋質量,村委會負責監督。3方相互合作、相互監督,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用。

2.3.2多方融集資金,將塌陷區治理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塌陷區治理過程中,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明確開發主體的權益和責任;正確處理經濟、社會、資源及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關系,加強礦山環境保護的科技研究,探索適合區情的整治方法。姜站村的建設資金來源中,有一部分是村民的自籌資金,借助于塌陷地補償款和上級政府的扶助資金,有效的調動了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

2.3.3制定綜合治理的優惠政策。為調動各方面開展塌陷區治理和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政府要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予以鼓勵。如復墾的土地用于農、林、牧、副、漁的,依照國家政策,可規定承包合同一般穩定在30年不變,優先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等優惠政策。

2.3.4加強塌陷區建設方法的研究。運用生態學、系統工程學的原理與方法,加強塌陷區綜合整理方法的研究,塑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象。

在姜站村的建設中,主管部門遵循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施工,減少浪費的原則對塌陷區進行整治。采用煤層頂板注漿加固的技術減少開采區地面沉降量,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區,利用煤矸石作為鐵路、公路、農村道路的建筑材料等,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力提高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率,使矸石的排放基本上不占或少占用土地等技術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

3結合塌陷區治理建設新農村的思考

3.1采煤塌陷區的危害與治理煤炭開采造成的農村采煤塌陷區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造成大面積土地破壞,使農民失去耕地;②土壤質量下降,造成農作物減產;③水源污染和水位下降,導致用水危機和生態環境破壞;④地面沉降,造成房屋、道路、溝渠等建筑物損壞;⑤煤矸石、粉煤灰和工業廢棄物占地造成環境污染等。

農村采煤塌陷區的整治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經濟、社會穩定、生態環境,也關系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村塌陷區所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采煤塌陷地治理,直接關系到解決“三農”的問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徐州市是江蘇省的能源基地,為江蘇省的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隨著煤炭的開采,同時也造成了大面積的采煤塌陷地,礦區的群眾為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犧牲。徐州市全市已有106個村莊搬遷,涉及10萬余人,塌陷耕地1.4萬余hm,失去土地的農民無地可種,無工可做,失業人數達7.8萬人。由于采煤后土地塌陷,給塌陷區群眾生存、生活、生產帶來極大困難。為了幫助采煤塌陷地農民開辟新的收入來源,江蘇省財政專項投資進行開發扶持。同時,我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鑒于新農村建設資金的有限,將農村塌陷區的扶持資金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資金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實現互補共贏。

3.2結合塌陷區治理建設新農村實現互補共贏’

3.2.1節約土地和建設投資。通過對農村采煤塌陷區的整改,復墾后的土地建設新農村住宅。重建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村落環境。使采煤塌陷坑得到有效治理,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還節約了農村向外地遷移的成本,如征地費、地上附著物賠償費,失地農民安置費等的建設投資。同時,也縮短了塌陷區新農村建設的周期,使礦區采煤塌陷區的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增強經濟實力和經濟適用性,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

3.2.2促進生產和社會發展。煤礦區由于多年地下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對當地土地資源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嚴重的土地破壞給礦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塌陷區上建設新農村,通過對田、水、路、林、村、礦區的綜合整治,恢復生態景觀。同時,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產條件,增加居民收入。

3.2.3促進塌陷區農村社會矛盾的解決。要解決農村采煤塌陷區的農民與政府和礦區企業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要對采煤塌陷區采取必要的環境整治。在采煤塌陷區上建設新農村能使礦區社會安定;政府、企業、農民之間的關系和諧;能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信息及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得到盡可能的滿足。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