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 網上打官司有哪些步驟
佚名
(網經社訊)摘要:今后,當事人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即可足不出戶網上打官司。
這是根據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要求而設立的。
這是一所24所小時受理案件的法院,當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就可以實現起訴、調解、立案、送達、庭審、宣判、執行等全部或部分訴訟環節的網絡化辦理。對當事人不同意進行線上審理或經法院審查不適合線上審理的案件,可采用線下審理和線上審理相結合的方式。
根據新的司法解釋,北京、廣州、杭州互聯網法院將集中管轄所在市的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審案件。細化為11類,主要包含網絡購物、網絡服務、互聯網金融借款、互聯網著作權、互聯網侵害人身權、財產權等類型。
主要包含網絡購物、網絡服務、互聯網金融借款、互聯網著作權、互聯網侵害人身權、財產權等類型。具體為互聯網購物合同糾紛;互聯網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糾紛;互聯網著作權侵權糾紛;互聯網域名糾紛;互聯網侵權責任糾紛;互聯網購物產品責任糾紛;檢察機關提起的互聯網公益訴訟案件;因對互聯網進行行政管理引發的行政糾紛;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等。
互聯網法院讓“數據多跑腿,當事人少跑路”,從申請立案開始,當事人通過外網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的電子訴訟平臺,實現自助立案,通過電子訴訟平臺可以接受到對方的證據材料,開庭前,還可以進行證據交換。當法官受理一個案件時,訴訟平臺會自動向他推送同類案件,幫助法官了解同類其他案件的裁判情況,有利于實現同案同判,促進司法公正。
從杭州互聯網法院運行情況來看,案件的網上審理,的確提高了審判的質效。截至2018年8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共受理互聯網案件12103件,審結10646件,線上庭審平均用時28分鐘,平均審理期限41天,比傳統審理模式分別節約時間3/5、1/2,一審服判息訴率98.59%。
互聯網法院打官司有以下具體步驟:
1、進入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www.bjinternetcourt.gov.cn,點擊注冊按鈕,填寫身份信息并上傳身份證或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的電子版。在完善個人信息并設置登錄密碼后,平臺將自動生成二維碼,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實名認證。認證成功后,會在互聯網法院擁有自己的專屬賬號。
2、注冊成功后,點擊“我要立案”選項,選擇案件類型,輸入案件標的額并填寫送達地址。上傳已經寫好的起訴狀或在線填寫起訴信息,一鍵生成起訴狀。并在線提交起訴證據電子版。在確認所有起訴信息無誤后,點擊“獲取二維碼”,用手機微信掃描后,手寫確認簽名。
3、北京互聯網法院的法官會對立案申請進行在線審核。立案審核通過后,法官會將案件關聯碼發送給被告。被告在注冊并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后,憑借該關聯碼參與到訴訟中。
4、立案成功后,如提交立案申請時選擇了同意調解,將有70多家調解機構作為備選。
5、原告需在電子訴訟平臺完成網上繳費,遞交材料,訴訟雙方可在平臺上查閱對方證據、約定網上庭審時間、聯系法官等。期間,訴訟雙方如果想了解案件進展,可以24小時隨時登錄平臺查詢。
6、確定開庭時間后,北京互聯網法院將通過短信方式發送開庭通知,并通過電子訴訟平臺送達傳票。開庭前,當事人務必在平臺登錄頁面右側下載遠程開庭客戶端,使用專屬賬號登錄,在網絡暢通的環境下打開客戶端并完成庭前設備檢測,就可進行線上庭審了。庭審后,案件審理結果也會通過當事人填寫的送達方式進行送達。
7、如果當事人對互聯網法院作出的判決書、裁定書不服,可以在上訴期限內在線提交上訴狀。
8、對于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也可以在網上申請執行,申請執行人需要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整理自北京日報、新華視點、中國青年報)(來源:鈦媒體 文/劉煒心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