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海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李璐
摘 要: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海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革至今其面臨的嚴峻挑戰和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在最后針對還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海關;行政管理;改革 一、海關行政改革的背景和意義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先后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黨的十七大以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近30年來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歷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與相對來說已經發展得較為完善的經濟體制相比,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滯后,有待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之中又進一步強調:“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在如此宏大的行政改革浪潮之中,海關系統作為國家行政系統之中的一個相對獨立但卻十分重要的子系統,也同樣面臨著改革的巨大考驗。經濟的快速騰飛,國內外的新形勢以及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要求海關行政管理體制必須作出與其相適應的改革,從而保障海關業務順利開展,推動海關現代化建設向前邁進。 二、海關行政改革的現狀 十六大召開以來,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特別是加入WTO后,中國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迎接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為積極應對挑戰、推動國家進一步向前發展,在2003年全國海關關長會議上,時任署長牟新生提出“全面建設現代化海關第二步發展戰略”的目標,由此翻開了海關系統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新篇章。 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使簡化海關通關手續、促進貿易效率與海關嚴密監管、維護貿易秩序成為了當代海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新方向。如何提高人力資源效率、行政資源效率及行政能力,成為影響海關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命題。海關舊的行政管理體制面臨著嚴峻考驗,存在著許多需要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方面。 首先,“越規行權”現象嚴重。海關行政職能復雜,牽涉面廣,涉及資金巨大。因此,由于監管缺失,出現了一些行政人員為獲得利益而超越制度規范行使權力、超越自己的權限范圍行使權力的現象,從而導致了許多腐敗現象的發生;其次,行政執行效率和效力不足。在海關的許多重要業務領域,舊的業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環境和國際貿易形勢的要求。并且,由于海關行政執行效率和效力的不足,使行政資源無法為新業務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服務,造成了一些業務無法正常啟動;最后,行政資源分布不合理。目前,海關在一些企業少、分布不集中、效益低下的地區建立了不少關點,這占用了海關大量行政資源,不僅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使一些企業集中、效益較高的地區對行政資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無法開展日常業務。 三、對完善海關行政制度的建議 為完善海關行政管理制度,提出如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行政管理理念的轉變 國外許多國家改革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海關要想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轉變管理理念成為了海關行政體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新公共服務理論對當代政府的職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政府的工作重點在于“服務”,而不是“掌舵”。海關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在關注公眾利益、強化服務意識、突出公共服務等方面上是責無旁貸的。因此,海關必須轉變其原有的行政管理理念,完成海關行政工作由“強制導向”向“服務導向”的轉變,建設“服務型海關”。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已不再只是海關管理的對象,它已成為了市場經濟的主體部分。海關行政工作理念必然要向著怎樣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推進貿易便利化進行轉變和改革。這樣才能使海關行政人員切切實實地把海關業務當成為人民服務的一項基本任務來盡力完成,才能減少行政管理過程中各種“越規行權”的現象發生,從而在根本上杜絕腐敗事件的滋生。 (二)行政管理職能的調整 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大時代背景下,社會和國家對政府的管理職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形勢下,跨國犯罪、走私活動更加猖獗、所用的手段更加多樣、復雜,這對海關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因此,海關必須要不斷強化監督管理、打擊走私以及征稅等傳統職能;同時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完善其他各項職能,包括:反恐、反走私、反洗錢、反商業欺詐、邊境知識產權保護等。并且,加強國內各地海關的協同合作,以及同國際海關的聯盟合作,構筑邊境執法安全鏈;為國家提供更準確、更及時、更全面的統計信息,輔助宏觀經濟決策,服務于企業和國家。 (三)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海關系統相關職能做出調整和完善的基礎上,相應的,也需要對海關內部行政管理制度進行深化改革,以推動海關行政體制的全面完善和發展。 一是為適應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的需要,應該從海關法律和行政政策的角度入手,進行行政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修改海關立法與各項行政政策,調整戰略規劃等;二是為了與海關職能的發展變化相互配合,對海關通關、稅收、稽查、監管等業務的管理制度進行相應的必要的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新任務要求;三是借鑒當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充分調動海關人的積極能動性,改革完善教育培訓方面的制度,推廣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