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論文
淺談赫德時期中國近代海關的廉政法制構建
論文摘要 在晚清貪腐成風的官場上,赫德控制下的中國海關是一個特例。赫德在吏制領域引入英國先進的文官制度,從考試、薪酬、監督、懲戒、晉升等方面建立起規范性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腐敗,使中國海關成為一個相對廉潔的機構。論文關鍵詞 赫德 海關 廉政 法制具有近代意義的中國海關是在晚清的動蕩格局中形成的。其由李泰國創建,而在赫德治下得到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在清朝統治日趨勢微、官場貪腐成風的大環境下,中國近代海關卻因廉潔而著稱。據統計,在赫德50年的任期內,因經濟困難而貪污、濫用公款或其他不正當違法行為的案件沒有超過5起。豍中國海關作為清朝政府的一個行政部門卻能獨善其身,這與赫德建立的一整套科學可行的廉政制度是分不開的。赫德將英國近代文官制度引入海關的官吏制度建設,建立起錄用制度、薪俸與福利制度、晉升制度和監督與懲戒制度。錄用制度從源頭上保證關員的素質,使之不會貪;薪俸與福利制度和晉升制度切實保障關員的利益,使之不需貪;監督與懲戒制度嚴格監控關員的行為,使之不敢貪。這套制度由于機制健全、制度健全,組織嚴密,持續有效地運行了八十年。一、廉政機制的構建</p
關于對提高海關統計職能延伸的幾點思考
摘要:《海關統計條例》的實施是海關統計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提出了海關統計延伸的三個方面的議題:一是海關統計向服務于海關監管和內部管理延伸;二是海關統計分析向有前瞻性的、針對性的、系統的對外貿易預警監測延伸;三是向對海關全系統的各項統計指標進行“行業”管理延伸。與此同時提高海關統計分析的質量,著眼于統計分析的社會效益,加強統計分析的政策性、針對性、時效性、全面性、適用性和科學性。 關鍵詞:海關管理海關統計海關統計是《海關法》賦予海關的四大職能之一,且在海關統計工作中的調查、整理、分析三個基本環節中,統計分析屬最高層次。《海關統計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海關統計是海關依法對進出口貨物貿易的統計,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這些都表明如何在切實履行海關統計基本職能之外合理的延伸海關統計職能,提高海關統計分析的質量是海關統計工作中的重要問題。1.延伸海關統計職能的重要性 海關統計職能延伸是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一體化及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的增大,使海關統計職能延伸十分必要。當前,國際局勢持續發生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外貿易摩擦的增多,使得延
探析海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摘 要: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海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革至今其面臨的嚴峻挑戰和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在最后針對還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海關;行政管理;改革 一、海關行政改革的背景和意義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先后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黨的十七大以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近30年來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歷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與相對來說已經發展得較為完善的經濟體制相比,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滯后,有待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 胡錦濤總書記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之中又進一步強調:“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在如此宏大
海關總署解讀《進出口貨物優惠原產地管理辦法》
()一、立法背景2005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適用于實施最惠國待遇、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配額等非優惠性貿易措施,優惠性貿易措施的具體辦法依照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的有關規定另行制定。因此,對于優惠貿易項下進出口貨物的原產地管理,并無統一的管理辦法可依,只是散見于各項優惠貿易協定的實施辦法中。目前,我國已簽署并實施9項優惠貿易協定及貿易安排(以下統稱“各協定”),其原產地管理都是如此。由于各優惠貿易協定對象不同,談判條件不同,談判結果也各異,導致相應的原產地管理也各不相同,缺乏統一性。隨著我國自貿區戰略的推進,簽署的優惠貿易協定日漸增多,如果繼續為各貿易協定分別制定原產地管理辦法,優惠原產地法律法規將越發紛繁復雜,增加執行難度,影響協定實施。因此,作為我國原產地主管部門,海關總署亟待制定一個具普遍適用性的統領現有與將來各優惠貿易協定的優惠原產地管理辦法。二、主要內容本《辦法》共31條,分別是立法目的和依據、適用范圍、原產貨物、完全獲得、非完全獲得、累積規則、微小加工及處理
淺析知識產權海關執法中的和解制度分析
論文關鍵詞:知識產權;海關;和解制度論文摘要:新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對知識產權海關執法中的和解制度作了明確規定。就和解制度適用對象而言,在未涉及專利權時,在海關的兩種執法模式下該制度都可適用。但在涉及專利權時,權利人只能在依申請保護模式下和收發貨人達成和解。和解制度有四種具體適用情形:依職權和依申請模式下的和解、認定侵權后放棄追究侵權人責任的和解和對侵權貨物追認授權的和解。在和解制度實施過程中要正確處理行政保護與和解的關系、正確把握和解的行使時間、正確行使和解程序、和解案件性質上不涉及刑事犯罪。2009年7月1日,海關總署第184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正式施行。與海關總署114號令相比,184號令更加順應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發展趨勢,在立法宗旨方面更傾向于尊重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注重權利人與收發貨人的利益平衡,賦予權利人在法律法規范圍內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允許雙方當事人進行和解,184號令第27條第3款明確規定:“知識產權權利人與收發貨人就海關扣留的侵權嫌
論海關刑事鑒定制度改革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精神,進一步加強緝私部門刑事技術鑒定管理,保證鑒定質量,提高鑒定水平,本文嘗試從司法鑒定改革的視角論述海關獨立鑒定和技術顧問制度的必要性。一、海關刑事技術在司法鑒定中的定位司法鑒定是一種以科學性為基礎,以法律性為保障的訴訟活動。其本質是協助司法機關解決訴訟中某些專門性問題,以彌補司法人員專門領域知識不足,達到正確判斷的目的。它既有科學性的內容,又有法律性的要求,體現了法律性與科學性的統一。科學性是指鑒定要由掌握專門科學知識和技能的鑒定人運用科學知識、方法、手段,借助科學技術設備進行科學鑒別判斷。鑒定的過程、結果是從科學角度推理、概括而非法律性的評價;而法律性指鑒定主體必須具有法定的資格;鑒定人的鑒定活動不能脫離法律程序。無論是79年刑事訴訟法還是96年刑事訴訟法,都把鑒定規定為偵查行為之一。2005年10月1日實施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一條規定:“司法鑒定是指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性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
進出口貿易中的價格瞞騙成因分析及海關應對思考
【摘 要】進出口貿易價格瞞騙是指企業為了獲取各種利益向海關故意偽報價格的行為。海關為了更好地維護國家收益,應當和相關部門大力協作,并借助社會審計力量,同時應建立對海關工作的科學評價體系,推動海關自我改革,積極全面地解決價格瞞騙問題。【關鍵詞】價格瞞騙 偷逃稅款 出口退稅 磋商機制一、關于價格瞞騙引起稅負變化的理論分析(一)進口環節價格瞞騙引起稅負變化的分析價格瞞騙是對進、出口貨物進、銷價格的歪曲和背離。價格瞞騙對稅收的影響,包括海關關稅、增值稅和所得稅以及相關稅種的稅款在海關與稅務部門之間分配的問題。出口環節的價格瞞騙相對較為簡單,由于大多數商品不需繳納關稅,所以出口環節的價格瞞騙行為多為了獲得額外的出口退稅好處或減少所得稅的繳納。進口環節則相對復雜,價格瞞騙不僅影響進出口環節海關關稅的征收,而且對后續國內流轉環節所涉稅種均有連帶性影響。理論上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國際國內市場都處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商品的價格是較為透明和公開的,利潤空間是相對一致的,那么商家之間利潤競爭的空間又在哪里呢?從會計學的角
談海關法的經濟法范疇及對構建現代海關法律制度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經濟法行政法海關法律體系經濟促進貿易便利化【論文摘要】人們一直從行政法的范疇來認識海關法,實際上,海關法包含許多經濟法的特征。從海關法是經濟法的角度,探討了海關法對構建現代海關法律制度的影響。0引言雖然我們不能準確預見2010年世界經貿形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我們已能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中摸到一些脈絡。那就是到2010年世界經濟融合程度將大大加強,跨國公司成為主要的貿易主體;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體制趨于成熟,政府干預經濟運行因素將非常薄弱;政治文明將有突破性進展,法治環境將是在新的層面上的憲政治國。海關要因應時代的發展,到2010年構建起與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相配套,與國際海關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現代海關制度,就需要在研究這些趨向的前提下,著眼海關業務的發展來逐步構建。其中,構建現代海關法律制度是構建現代海關制度的基礎和保障。本文從研究海關法的部門法性質入手對現代海關制度下的海關法律體系的構建前提作一初探。1從海關法是經濟法的角度來建立現代海關法律體系的理論基礎和理論架構
黑水靺鞨與渤海關系考
摘 要:渤海自大武藝時代起與黑水靺鞨形成對峙。八世紀中期以后,渤海國家漸強大,黑水靺鞨可能一度役屬渤海。九世紀初期以后,曾經見諸于史籍的一些靺鞨部被渤海吞并;黑水靺鞨與渤海關系不詳,不排除仍然對渤海存在臣屬性質,但絕對不曾被渤海吞并,成為其編戶。九世紀末期以降,渤海盛極而衰,黑水靺鞨利用此機會重新獲得獨立。 關鍵詞:黑水靺鞨;渤海;役屬summary “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shui mohe and bohai ” from the dawuyi period,bohai and heishui mohe began to confront each other. after the middle of 8 century, bohai state increasingly become powful, and heihsui mohe was likely to become dependency of bohai. Since 9 century ,some mohe ethnic groups that
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述評
摘要中國近代海關史從80年代以來在研究機構、組織、刊物、隊伍建設、檔案資料開發等方面有很大進展。在中國近代海關的功能與影響、海關人物、海關專門史、地方海關和海關職工斗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令人注目,但在深度廣度、理論建設、研究人員素質等方面卻急待加強。關鍵詞近代中國海關史海關專門史一、研究發展概況中國近代海關史的研究始于民國初年。此系當時國人力爭關稅自主這一社會思潮的產物,其內容偏重于關稅問題。然持續時間甚短,自本世紀30年代后便漸趨沉寂。[①]新中國成立初期,由陳翰笙、范文瀾等一批著名學者組成的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委會組織編譯了一套題為《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的海關檔案資料叢書,共計10輯。但學界的相關研究并未跟進。直到1980年,中國近代海關史的研究才重新起步。該年,陳詩啟教授厚積薄發,一連發表了《中國半殖民地海關的創設和鞏固過程》,《中國半殖民地海關的擴展時期》,《論中國近代海關行政的幾個特點》等一批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史學界反響。此后,陸續有一批海關史論文發表。[②]1985年8月,中國海關學會成立。同年11月,在陳
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資料寶庫——中國舊海關系列出版物評述
[關鍵詞]舊海關出版物;報告與統計;文本與涵義 [摘 要]中國舊海關留存的卷帙浩繁的海關文獻,是近百年社會經濟史研究中一項最為完整、系統的統計數據和文字資料。哈佛燕京所藏的海關資料和京華版《中國舊海關史料》所收錄的出版物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以季報、年報、十年報告、國內貿易冊、月報等為層次,將其寶貴內容作以介紹,彌補以往簡單地介紹海關文獻之不足,研究者若能利用這一豐富的資源,將會拓寬和深入中國近代史的研究。 One Kind of Underdeveloped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Modern History-- A Review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 Key Words: traditional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 reports and returns, text and denotation Abstract: A myriad of historical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 is t
中國近代海關制度的確立
中國近代海關制度的核心是外籍稅務司制度。這個制度的形成和確立既反映了清政府的衰弱和無能,又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通過武力對中國主權的干預和踐踏。中國近代海關史的研究始于民國初年。楊德森先生著有《中國海關制度沿革》。新中國成立初期,陳翰笙、范文瀾等一批著名學者組織編譯了一套題為《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的海關檔案資料叢書,共10輯。8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有所突破,廈門大學與海關學會合作成立了專門的學術研究機構,一批海關史論文陸續發表。陳詩啟先生更是海關史問題的專家。他著有《中國近代海關史》晚清部分、民國部分,《中國近代海關問題初探》等書。而國外也留有許多近代海關方面的資料,有英國外交部檔案,曾任總稅務司的李泰國著有《我們在中國的利益》。近年,中國翻譯出版了曾在海關辦事的魏爾特著《赫德與中國海關》,此書史料豐富。但從中國研究方面看,海關外籍稅務司制度的形成和確立過程的研究仍是一個薄弱環節,故我想對其作進一步的研究。一、 領事代征制度鴉片戰爭后,1842年8月29日的中英《南京條約》廢除了保商公行壟斷制度。行商作為外商向中國海關納稅的保證人的資格因此不
《海關法》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
摘要:2001 年1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修正案正式開始施行。闡述了修訂后的《海關法》的特點和主要內容,介紹了《海關法》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等。關鍵詞:海關法;國際貿易;法律責任1 海關法的概念特點和主要內容1.1 海關及海關法海關是國家在政府部門里設立的監督管理進出口事務和征收關稅的專門機構。海關法是關于海關管理進出口和征收關稅、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近現代海關法產生于18 世紀工業化時代。海關業務隨著國際貿易的開展迅速發展,各主權國家為加強外貿管理,極重視海關法制定,以擴大出口,保護民族工業。因此,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海關法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 我國《海關法》的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于1987 年1 月22 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并于同年7 月1 日起實行。2000 年7 月8 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決定》對海關法進行修正。2001 年1 月1 日,
對海關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幾點思考
【提要】本文結合實際、運用行政管的,提出了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目標的重心和落腳點應是對人才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的觀點,進而在“釋放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和培養人才”等四個方面展開詳細闡述。【關鍵詞】現代海關 釋放 使用 管理 培養【作者簡介】李志剛 物流科人力資源是指某個特定人口總體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是勞動力人口數量與勞動力人口質量兩者的綜合,它具有其他資源和生產要素所沒有的能動性、創造性、自主性和潛能開發的無限性。去年,牟新生署長在全國海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會上指出全面建設現代化海關,實現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目標的關鍵在人,只有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解放人才、開發人才和使用人才,進而推進海關現代化的進程。因此,筆者認為,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規劃的重心和落腳點是對海關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所謂海關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就是對海關人力資源進行、規劃、投資、成本收益核算、培訓、使用保障等過程的支配活動。本文擬就如何建立一套與現代海關制度相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談一些粗
行政許可對現代海關管理的挑戰及對策
【內容提要】本文從出臺行政許可法的意義入手,在概括分析行政許可與海關管理辨證關系的基礎上,筆者大膽提出、論述了實施行政許可會給現代海關管理帶來挑戰的四個方面,并圍繞上述問題就相關對策展開了系統論述。【關 鍵 詞】行政許可 海關管理 挑戰 對策【作者簡介】李志剛 物流監控科今年7月1日施行的《行政許可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單獨制定的行政許可法,是中國政府進行的一場“自我革命”,也是“三個文明”發展的必然成果,不但直接改變著行政管理者的理念,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而且也改善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海關作為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行政機關,其管理行為會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而更多地涉及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就海關行政許可創新管理體制,實現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戰略目標對海關管理法治化的要求,建立法治管理型海關,筆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一、實施行政許可會給現代海關管理帶來諸多挑戰從哲學角度講,行政許可和現代海關管理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行政許可制約海關管理權限,促進海關管理的法治化進程;海關管理需按照行政許可進
海關行政程序立法若干問題探析
內容提要: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重點是行政執法,行政執法的難點是嚴格按照行政程序執法,行政程序是防止行政專橫和行政機關濫用權力的重要手段,而程序公正則是實體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基于這樣的觀點,本文從我國的經濟體制、政治制度、國際環境、時代特征和法學理念等方面闡述了海關行政程序立法的背景,對我國行政程序立法的理論研究成果和立法實踐活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并采取實證分析的方法結合新《海關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對現行海關法律法規體系關于行政程序立法的狀況進行了剖析,就海關行政程序立法的目標模式、體例模式、基本內容、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法律責任機制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關 鍵 詞:海關,行政程序,立法當代英國行政法學家韋德在其權威著作《行政法》一書中提出:行政法的精髓就在于對行政裁量權力的控制 .就控制行政裁量權力而言,“對程序的漠視終將導致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的紊亂。” 鑒于此,本文擬從建立現代海關制度,實現海關管理法制化的視角出發,對我國海關行政程序立法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以資同仁參考。一、海關行政程序立法的背景分析:
進出口貨物貿易中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
隨著全球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速,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誘惑下,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非法貨物在國際貿易中的數量和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據估計每年全世界假冒貨物產值占世界貿易額的5-8%,約達1000至1200億美元。侵權產品貿易泛濫,在一定程度上也同保護自身知識產權的意識和行動不足有關系。我國的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是海關海關為了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公共利益,依法在邊境制止侵犯受國家和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進境或者出境的措施。與進出境貨物有關并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專利權,在進出口貿易中都可以獲得海關保護。這種保護并不如企業想象中的復雜,在海關進行知識產權備案從申請之日起40日內就能辦理完畢,每一項海關備案只需花費人民幣800元,這對于在國際市場上深受假冒偽劣困繞的企業,尤其是產品出口型企業來說,無疑是靠舉手之勞,就在知識產權的有效期限內,為自己的產品上一個長命的保險。一 什么是海關備案知識產權權利人(包括著作權人、商標注冊人、專利權人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的專有使用許可的被許可人)向海關提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臺灣獨立? ——有關臺海關系前景的幾個問題
隨著臺灣總統大選塵埃落定,陳水扁在選票爭議和“暗殺”陰謀的懷疑中再度執政。雖然“防御性”公投失敗,合法性薄弱,但民進黨政府繼續挑戰大陸底線,步向臺灣獨立的政策已是不爭的事實。兩岸關系看來很可能更加惡化,和平解決臺海問題的可能性雖然依然存在,但似乎已低于發生兩岸沖突的可能。種種對前景的憂慮浮上臺面,各類論辯文章、政策分析不一而足。本文將根據當代國際關系的慣例和國際法(international norms and international law)以及當今國際政治格局來嘗試分析兩岸關系問題,特別是臺灣獨立的前景。在開始討論之前我需要先聲明本文不擬討論哪些問題:其一,有關臺灣自決權乃至獨立或中國統一的道德正義性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其二,臺灣歷史上與中國的關系以及歸屬問題也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所以,有關鄭成功據臺、康熙復臺、馬關條約的割讓到波茨坦公告回歸等事件的歷史意義,筆者在本文敘述中接受常識的解釋,即從歷史的角度看臺灣是中國領土之一部。我并不認為以上兩點不重要,而是認識到,再強大的道德正義也不能保證其必然實現,無論是臺灣獨立還是中國統一,兩者皆然;其次,臺灣過去的歷史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