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農業用水水價承受能力分析

苗慧英 聶建中 李素

摘要:在分析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適宜于本地區的確定農業用水戶對水價承受能力的方法,并在對農業生產成本、效益進行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農業用水的水價承受能力,提出提高農戶對水價承受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 生產成本 效益 水價 承受能力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經濟發展比較落后,農業人口比例較高,所以穩定農業,保證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和糧食安全,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按現行水價政策和國家產業政策,農業供水實行成本定價,從理論上講,這既符合國家政策又能被農戶接受,但現實工作中,供水成本難以得到用戶承認或接受,使水管單位趨于窘境,使農業供水價格改革遇到了阻力。為此,制定農業用水水價時,對農戶用水的經濟效益進行調研,分析其承受能力,作為水價決策的重要依據,是十分必要的。

1 國內外研究成果

由于受用水戶承受能力的影響,世界各國農業水費標準普遍較低,例如印度規定灌溉水費不應超過農民增加凈收入的50%,一般控制在5%~12%;世界一些國家也以灌溉水費占灌溉增產效益的比重作為灌溉水費現實可行的標準。表1給出了亞洲一些國家農業水費標準[1]。

國內對灌區的分析研究表明:農業水費占農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以20~30為宜;占產值的比重以5~15%較合理;占灌溉增產效益的比重以30~40%較合理;占凈收益的比重以10~20%較適宜。以上指標是從水費占生產成本、灌溉增產效益、產值及凈效益四個方面給出了各適宜標準值,但同一指標的具體取值標準卻有較大差異,最大的相差3倍。

2 本項目分析方法

本文認為衡量灌溉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應首先看農戶的農業純收益的高低,也就是說首先要考慮農戶的實際支付能力。“九五”以來[2],由于糧價穩中有降,而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如種子、農藥、化肥、機耕費等價格呈上漲趨勢,農戶農業收入有限,而農業生產成本上升過快,入不敷出,致使大部分地區農民農業收入增長緩慢,有地區還是負增長,因此農戶對水價的實際承受能力較差。為此,本項目首先從農戶農業純收入(凈效益)的角度分析農業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并進一步分析水費占農業生產各指標的適宜比重值。

3 農業用水戶對水價承受能力分析

根據河北省范圍內灌區灌溉的實際情況,本次選擇石津灌區對農業用水戶進行調查、分析。

石津灌區是目前河北省規模最大、經營管理和灌溉效益最好的灌區,控制灌溉范圍多分布于我省地下水資源貧乏的地區,也是河北省最缺水的地區。本次選取灌溉管理水平比較高的位橋和王家井兩個灌溉管理所、以2001年為現狀年進行了調查。據調查,2001年灌區灌溉以小麥為主,兩個所的畝次灌溉面積和斗口水量占灌區總畝次灌溉面積和斗口水量的比重較大,接近或達到60%,其中畝次灌溉面積(825712畝次)占總畝次灌溉面積(1399347畝次)的59.00%,斗口水量占總水量的60.59%,因此其代表性很強。同時,為了更真實的反映灌區農戶農業生產的實際,避免調查數據的片面性,我們通過走訪座談、電話通訊等方式,向石津灌區管理局灌溉科及下設各個閘所的管理人員、田間地頭勞作的農民等,多方了解各地農業生產的灌溉及投入產出情況,并對所收集的資料和所記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作為整個石津灌區農戶現狀灌溉、生產投入及產出的平均情況,與位橋和王家井兩個灌溉管理所的調查資料一并進行分析。

3.1 農業生產成本調查

依據對石津灌區兩個灌溉管理所的調查及走訪座談取得的資料,分析灌區農業生產成本,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位橋、王家井兩個管理所水費支出占總成本的比重較高,為11.77~12.91%,灌區平均水平是9.38%;肥料支出占總成本的31.99%~32.59%,灌區平均為32.58%。水、肥都是作物正常生長不可缺少的投入物,而肥料投入占總成本的比重比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高3倍之多,因此,在灌區嚴重缺水的情況下,水費占農業生產的比重與對農業生產的作用相比,其比值較低。

3.2 灌溉效益分析

對灌區農戶灌溉用水及作物產出等進行分析,即對灌區灌溉效益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的分析可知,在不計農戶人工費用的前提下,灌區農戶農業生產(小麥)平均凈效益為1811.10元·hm-2,位橋平均凈效益為1893.3元·hm-2,與灌區平均水平基本相當,王家井凈效益較高,對農戶和村的調查分析結果基本相同,分別為2217.60和2190.75元·hm-2,比位橋和灌區平均水平都高。比較對王家井村的調查分析結果和灌區平均情況可知,在總成本投入基本相同的情況下,王家井的凈效益比灌區平均高379.65元·hm-2,究其原因,主要是王家井的產量、產值較高。

3.3 灌區農戶水價承受能力分析

由以上對灌區成本效益的分析可知,灌區平均凈收益僅為1800元·hm-2,如果計入人工費用,灌區農戶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結余,因此,可以說,灌區現狀平均凈收益是灌區農戶承受能力的最低限,此時農戶所繳納的水價水平為0.163元/m3;這一結果比較符合灌區實際。據調查,石津灌區以斗口為計量點,按方收費,目前灌區水價包括兩部分:一是按水費計收標準上交國家的綜合水價,為0.11元/m3;另一部分是村級水利經費,包括工程修繕、用水管理及提澆附加費用等,按規定可收取上交國家水費的20~30%。據此計算,灌區水價應為0.1322~0.143元/m3,與此相比較,灌區現狀平均水價(0.163元/m3)略高。事實上,由于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收費搭車現象,使得農戶實際所承擔的水價普遍較高。由表6-3可知,位橋現狀平均水價0.205元/m3,王家井為0.249元/ m3和0.175元/m3。由此可見,村經費是影響農戶灌溉用水單方水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以顧全大局,兼顧中、低生產管理水平的用水戶的承受能力為原則,本項目取以上分析結果中灌區平均水平作為灌區現狀可承受水價的下限值,取位橋、王家井(戶和村)現狀所支付水價水平的平均值作為灌區農戶所能承受水價的上限。經計算,灌區對水價承受能力的上、下限為0.163~0.210元/m3。此時,水費占凈效益的比重為22.78~27.18%,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為9.38~12.41%,水費占總水費占總產值的比重為6.64~8.51%。

綜合以上分析,灌區農戶水費支出占凈效益的適宜比重為22.78~27.18%,與國內“水費支出占凈收益的比重以10~20%較適宜”的研究成果相比,此值明顯偏高;水費占總成本的比重(9.38~12.41%)與國內研究成果“農業水費占農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以20~30%為宜”的水平相比明顯偏低;水費占總產值的比重(6.64~8.51%)在國內灌區研究成果“水費占產值的比重以5~15%較合理”的標準的范圍之內。

影響水費占農業生產各指標比重高低的因素很多,一是各地灌溉效率不同,灌水效率高,則灌溉用水量少,同一水價水平下水費支出就少,反之,則水費支出就高;二是各地水價水平不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同一灌區、不同灌溉管理所水價水平尚且有很大差別,毋寧說全國范圍內各個灌區間了;三是各地物價水平不同,即使是同樣量的投入,而成本水平卻不同,同樣量的產出,產值水平也有差別……以上種種,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灌區水費承受能力的不同。然而,據對河北省沿線農業生產狀況的調查分析,河北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本次所得上述比重值是以灌區農戶的實際調查資料為基礎計算、分析而來,可以說是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灌區成本、收益的實際情況,是合理、可行的。

3.4 提高農戶水價承受能力的對策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就現狀用水狀況和水價水平而言,農業用水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是很低的,雖對現狀水價水平可以承受,但提價空間已不大。然而,據調查,目前灌區渠系多為土質渠道,根據近年來灌區實測資料,現狀渠系水利用系數為0.48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38(田間水利用系數0.8),農戶用水普遍是大水漫灌,水的浪費很大。據“2001年灌溉分析報告[3]”石津灌區2001年灌水定額1965m3·hm-2·次(斗口),水的利用率低,一方面加重了水資源的緊張局勢,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農戶的灌溉費用,降低了農戶用水的實際承受能力。因此,在加大灌區建設投入力度的同時,抓好輸水渠道的防滲處理,積極推廣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節水措施,深化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改革,加快水價進入成本的速度,利用價格這一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促使農民進一步惜水、節水,逐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灌區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道路。

[1] 劉文等.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南水北調工程水價分析研究[R].

[2] 惠紀祥.水利工程農業供水價格管理[C].中國水價改革研討會會議材料,2002.4.

[3] 河北省石津灌區管理局.2001年灌溉用水匯編分析報告[R].2001.12.

The analysis for toleran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water tariff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literatur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method to determine tolerance capacity of water tariff for local agricultural water users. In the basi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gricultural cost and benefit, toleran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water tariff is determined. Furthermore, som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farmer’s tolerance capacity are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too.

Keywords: Agriculture, cost, benefit, water tariff, tolerance capacity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