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園網的高校教育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馬宏鋒 李宇紅
摘 要:高校的校園網建成以后,需要在校園網上建設一個全校范圍的、開放的、分布的、多媒體的管理信息系統。論文介紹了高校教育信息系統的一般構成,論述了校園網絡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關系,采取了B/W,B/W/RDBMS和 C/S三種體系結構并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用三種結構相結合的方法構造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統,以及校園網絡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維護策略。
關鍵詞: 辦公自動化; 信息服務; WWW; 信息安全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于高校而言,建立校園網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外部網絡連接,實現與INTERNET連接,提供本校的信息服務,融入世界信息潮流;了解外面世界,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另一個就是建立本校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通過網絡,使用多媒體和通訊技術實現遠程教學,實現師資力量互補。隨著管理信息系統的相對完善,網絡應用的展開,校園網建設的重要性與效益才能充分體現。因此,采用什么技術開發建設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統是本文研究的課題。
1高校教育信息系統的需求和目標
國內高校由于校園網絡發展不平衡,目前在信息系統方面同時并存三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單機管理模式,在一些學校里,計算機網絡還沒有建立起來,計算機之間不能進行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這些學校仍然停留在面向部門的單項事務處理的水平上,這種狀況決定他們的系統經常出現數據不一致,容易發生數據丟失、系統感染病毒等問題;第二種模式是局域網管理模式,可以開展網絡上的工作。比如建立局域網上的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集中在部門服務器上,為本部門的管理人員提供數據共享,這種方式對于部門內部的管理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解決了部門內部的數據冗余和不一致的問題,但是應用軟件都在工作站上完成,工作站負擔過重,服務器只是實現文件的存儲、數據存儲和打印共享,網絡利用率較低。校內很多單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網,各行其事,不能實現不同單位間的數據共享,更不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流動; 第三種模式是校園網上的全校信息系統,這個信息系統以各部門管理系統為基礎,各部門管理的數據除了滿足部門內部人員的使用之外,還可以為其他部門甚至全校教職員工提供信息服務。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面臨著下列需求: 加強學校與國內外科技信息的往來; 為學校主要信息部門建立部門的事務處理系統,在疏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渠道的基礎上,建立全校共享數據庫; 取代傳統的落后手工辦公方式,現代化辦公的支撐環境,提高辦公效率。建立基于Web的在線網絡教學系統,利用校園網作為教學媒體,傳送教學內容,在校園網上實施教學、管理教學,并進行網上測試和網上交流。
2高校教育信息系統的實現
根據對一般高校情況的分析,可得出學校的信息需求有:服務信息、辦公信息管理信息和教學信息。這些需求決定了高校的信息系統是一個全校范圍的、開放的、分布的、多媒體的信息系統,根據這些信息需求建立學校的信息子系統,即綜合信息服務、辦公自動化、行政管理信息和網絡教學系統。這些子系統面對的用戶范圍不同,數據的組織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解決。對于面向國內外、校內外用戶使用的系統,用戶使用www瀏覽器最方便; 在職能管理部門,大多數信息為結構化數據,用戶對數據有復雜的操作,應以數據庫的管理方式為主,在各辦公室之間流通的信息,大多數是非結構化數據,且信息流程復雜,采用Lotus Notes的數據組織方式。
2.1用WWW技術開發綜合信息服務系統
Internet/Intranet出現以后,以WWW技術為主流的信息服務系統迅速發展,由于采用WWW技術,打破了原有信息服務的范圍,學校的信息除了面向校內服務,還可以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綜合信息服務系統以校園網為物理環境,對外與Internet相連,提供的信息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在信息的類型上除了日常使用的文字信息之外,還可以提供以音頻、視頻形式出現的服務信息,比如學校領導的重要講話錄音,內容廣泛的學術報告,可以陶冶學生情操的音樂等,視頻的信息內容也很豐富。綜合信息服務系統以WWW方式提供各種多媒體信息服務之外,還實現了與部門級的管理信息系統(RDBMS)和學校辦公自動化系統(NOTES)的有機結合。使信息服務的類型從文件系統擴展到SQL Server數據庫和Notes數據庫。
由于信息系統用戶的廣泛性,決定了客戶端必須使用通用的跨平臺軟件,WWW瀏覽器為信息服務系統提供了良好條件,該系統采用B/S(Browser/Server)的體系結構,具有易于操作、客戶機的軟件安裝簡單以及便于維護等特點。
綜合信息服務系統由分布在校園網上的多臺信息服務器組成,其中一臺是面向眾多用戶的信息主服務器,其他服務器用戶可以用指定的專用端口直接訪問,也可以從信息主服務器上建立連接,通過主服務器進行訪問。
2.2 采用Notes技術實現校園網辦公自動化系統
在高校的管理部門中,辦公信息以兩種方式的流動,一個是上下級之間的信息流,如校長辦公室給系辦公室發通知,系辦公室再給教師和學生發通知; 另一個是橫向信息流,如教務處給人事處信息,人事處給科研處信息等。要提高辦公效率,必須改變傳統的手工辦事方式,應用現代辦公技術,建立全校的辦公系統。
辦公系統是建立在校園網上的面向多類用戶的信息系統。它采用Lotus Notes作為系統開發平臺,Notes具有先進的文檔數據庫處理功能,不但能夠處理結構化數據,還能夠處理一般的文檔數據、圖形、圖像、聲音等非結構化數據,可以與用戶熟悉的軟件如MS Word、MS Excel進行集成,對辦公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擴展留有充分余地。現在已經開發出文檔管理、電子郵件、會議管理、辦公討論區、公文運轉和信息發布等通用辦公功能。由于Notes具有WWW方式的信息發布功能,以Notes技術開發的辦公系統不但為學校辦公人員使用,而且全校師生可使用WWW瀏覽器訪問辦公系統中的內容。
2.3采用數據庫技術開發行政管理信息系統
以校園網為物理環境建立各職能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用以支持各行政部門的具體業務工作,學校的基本數據有教師、學生、科研、財務和設備資產信息,這些信息原來都分散在各部門的微機或部門局域網的服務器上,在校園網建立起來以后,為了實現學校基礎信息為全校共享,必須將數據集中存放,統一管理。
為了使信息系統面向多層次的用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采用C/S(Client/Server)和B/W/D(Browser/WebServer/DBMS)相結合的體系結構。B/W/D的結構是目前MIS開發中廣泛采用的一種形式,使用統一的WWW瀏覽器作為客戶機的平臺,為客戶機方的軟件開發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由于信息系統的應用程序全部存放在服務器端,非常易于系統的維護和升級。因此在學校信息系統的開發中,凡是可以采用B/W/D結構實現的功能盡量采用這種方式。使用B/W/D的結構時,要盡量避免將Web服務與數據庫服務器置于同一臺信息主服務器上,因為這種做法增加了服務器的負擔,當多個用戶同時訪問時,Web服務容易產生瓶頸,導致系統癱瘓。在教務管理系統中,采用B/W/D的方式開發學生選課系統,由于學生在校園網上任何一臺微機上都可以進行選課,同時訪問Web服務器的人數無法限制,校園網上至少有幾百臺計算機同時進入選課服務器站點,一臺Web服務器很難處理,因此必須由多臺服務器開辟多個服務端口才能解決。
B/W/D的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在開發技術上提供的手段還不夠豐富,在數據操作復雜的情況下,仍采用C/S的方式,此種方式要求單位內微機在物理位置上比較集中,數量也控制在有限的范圍內。采用何種方式需根據用戶類型和功能兩個方面來確定,地域分散的用戶必須使用B/W/D結構,如學生、教師的信息查詢,由于他們使用位置分散且不定,使用WWW界面是優選方式; 機關各部處辦公室一般以WWW界面為主; 而在教務部門(承擔注冊、成績、排課、選課等事務處理)這種以數據處理為主的部門,由于數據處理集中且復雜,考慮采用C/S方式。
3高校教育信息系統的安全策略
校園網絡與管理信息系統建成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計算機訪問高校的校園網絡,其中就可能有“黑客”試圖攻擊網絡,破壞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還有的可能竊取保密的技術資料及數據等等,這樣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網絡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與邏輯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網絡硬件的維護和使用以及管理等;邏輯安全是從軟件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指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等。
由于高校信息系統支持全校各部門的辦公活動,采取集中存放、統一管理數據的方式,因此這些信息的安全至關重要。為了保證共享信息的安全,從數據管理安全和系統管理安全兩個方面加以保證。在數據管理安全方面,錄入數據要進行有效性檢驗,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和歸檔制度、系統管理員責任制度、關鍵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服務器機房的管理制度; 在系統管理安全方面采用多層安全機制,即信息服務器的網絡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和應用程序安全的4層安全保證。在信息服務器的網絡安全方面,為了保護服務器上的信息資源,在信息服務器與校園網的連接處設置了防火墻,使用防火墻用以防止非法用戶的頻繁登錄、猜測系統密碼,對服務器的開放端口進行限制,設置允許用戶訪問端口的時間,限制用戶訪問端口的IP地址等; 在操作系統安全方面,系統管理員對用戶權限嚴格控制,有些用戶必須在指定的機器上進行某種操作; 在數據庫安全方面,對用戶設定權限控制表,做好數據庫審計記錄的檢查。
校園網與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是一個大問題,只有很好的重視安全性管理,采取很好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證校園網與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
4結束語
利用Internet/Intranet的優勢,實現教育管理的電子化、網絡化,使系統的實現更加容易,管理維護更加方便,尤其使數據查詢更加靈活,對客戶機的要求大大降低(只需要運行標準瀏覽器)。在Intranet環境下,網絡安全性有很大提高,通過與Internet連接,網絡的訪問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使網絡的擴展更加容易。因此,在校園網的環境下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映雪. 基于Internet的信息服務系統研究與實現[J]. 電子計算機與外部設備, 1998, (1): 13-16.
[2] 北京萬水電子信息有限公司. 精通Lotus Notes編程技術[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137-163.
[4] 殷偉,張莉.計算機安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7.182-197.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Campus Network
Abstract: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a university-wide, open, distribut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ystem was buil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network and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The system structure combines three structures, the browser/web server, the browser/web server/DBMS and the client/server. This paper develops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large MIS by combining the three structure . Several important application systems developed with these techniques are running successfully on the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automatic office; information service; WWW; information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