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和行為調查
佚名
摘要:目的 了解揚中市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和行為情況,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抽取揚中市中小學校共4所,每所學校每個年級各抽取2個班,共調查中小學生2291名,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由學生獨立填寫問卷,問卷內容由用眼衛生知識及行為兩大部分組成。結果 用眼衛生知識知曉率為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女生高于男生;行為形成率中學生低于小學生,女生低于男生。結論 加強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的健康教育,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改善教學衛生條件,采取綜合干預措施,預防近視,保護視力。
關鍵詞:眼;知識;行為;學生
根據揚中市2010年度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結果顯示,其視力不良檢出率達61%,遠高于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水平【1】。視力不良居中小學生常見病的首位,且患病率逐年上升,出現了低齡化、重度化趨勢。為進一步了解本市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及行為情況,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據,筆者于2011年對本市中小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和方法 抽取揚中市中小學校共4所,每所學校每個年級各抽取2個班,共調查中小學生2291名,其中小學生1172名,中學生1119名。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由學生獨立填寫問卷,問卷內容由用眼衛生知識及行為兩大部分組成。所有數據均采用Excel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 2.1 用眼衛生知識知曉情況 從表1可見, 中學生的用眼衛生知識總體知曉率高于小學生,但“正確讀寫姿勢”和“不正確握筆姿勢可致視疲勞”的知曉低于小學生(P<0.01),可能與中學生不注意讀寫、握筆姿勢,缺乏教師、家長的督促有關。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80%以上的較少,尤其是護眼方法的知曉率偏低;女生用眼衛生知識知曉率大部分高于男生。 表1 揚中市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知曉情況
2.2 用眼行為形成情況 中學生日常用眼衛生行為形成率大多低于小學生。定期檢查視力已納入學生健康體檢項目,形成率均達到90%以上;中學生在不良光線下讀書、躺著看書、在走路、坐車時看書的不良習慣均大于小學生;中學生使用遠眺、閉眼休息、看綠色植物、飲食調理等護眼方法多于小學生;經常使用計算機和游戲機的中學生多于小學生;中學生適當體育運動的形成率低于小學生;小學生使用護眼方法最多的是認真做眼保健操和經常體育運動。女生在讀寫姿勢正確、飲食調理方面低于男生;女生使用看綠色植物和閉眼休息的護眼方法多于男生。見表2。注:()內數字為行為形成率/%。中、小學生比較,**P<0.01;男、女生比較,△P<0.05,△△P<0.01
3討論 根據2010年揚中市學生體檢結果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6.61%,初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8.29%,高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91.42%。學生視力不良的檢出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已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為學校衛生工作的難點。有研究認為,緊張的學習、室外活動減少、視近時間過長是學生視力低下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2】。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用眼衛生知識知曉率低于中學生,特別是護眼方法的知識較欠缺,反映出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沒有足夠重視,正確用眼衛生的形成率低于知曉率,中學生的用眼衛生行為習慣不如小學生,且中學生受電視、計算機、游戲機的干擾較大,中學生缺乏適當的體育鍛煉,正確的讀寫姿勢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沒有得到重視。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建議:(1)及早對學生用眼衛生的行為進行健康干預,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姿勢。正確的讀寫距離和握筆姿勢符合眼調節生理功能的要求,可以使眼調節緊張度達到最小的程度,防止眼疲勞引起的眼軸變長導致近視的發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對學生的脊柱、胸廓的正常發育也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家長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讀寫姿勢,糾正中學生不良的讀寫姿勢。(2)加強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的健康教育,采取定期宣傳,開設健康教育課,舉辦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用眼衛生知識的知曉率,除健康教育課外,還要有衛生技能學習,重視知信行模式的教育。(3)采取綜合干預措施。除堅持做眼保健操外還要堅持遠眺訓練,教師要督促學生課間休息時離開教室到室外遠眺。(4)改善學習環境的采光照明條件。嚴禁在光線過強過弱的環境下讀寫,加強課桌椅的管理,按照國家標準為中小學生配備與其身高相配套的課桌椅。(5)采用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促使學生進行戶外鍛煉,增強體質,使視覺器官得到正常發育。(6)增加視力監測頻次,及早發現,視力不良者應佩戴合適的眼鏡,多管齊下,防止視力繼續減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