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推天下劉志永:藥品終端銷售的三大惡習及對策
劉志永
一、急功近利,盲目加推新品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當前形勢下,產品推廣速率是企業的成敗關鍵,醫藥行業也不例外。幾乎所有藥企都明白,終端推廣是其博弈市場的法寶。但回顧中國醫藥營銷歷史,不難發現,很多藥企在產品還處在研發階就開始進行終端推廣工作,或新品剛上市就強力加推。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做法。提前進行新品推廣,勢必會減少在銷產品的推廣投入,影響在銷產品的銷售;提前大批量鋪陳新品,就需要加大終端投入,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往淺了說,這樣做提高了終端銷售的難度,增加了企業的營銷成本;往深了說,這樣做破壞了已經建立的銷售鏈、品牌效應和客戶群體,將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無數醫藥終端開發成功案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所有的產品都會由新變老,重要的不是頻繁地研發和推廣新產品,而是在于如何吃透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過程,達到“老樹發新芽”。對于藥品的終端開發,不能只顧眼前熱度,應當給予產品足夠的時間沉淀,讓消費者達成對產品的認識、了解、購買和信賴。
應對策略:首先,綜合考慮新老產品的市場前景,撤除滯銷且影響客戶滿意度的產品,依據往期終端銷售數據鋪陳新品,拒絕盲目加推;其次,做好產品上市前的培訓工作,產品培訓和終端推廣技能培訓同時進行,二者缺一不可;最后,給予終端足夠的時間,讓其完成銷售部署,包括產品陳列、產品宣傳、消費者教育等等。
二、野蠻開發,廣撒網式推廣
所謂廣撒漁網,就是指在不經過銷售數據分析,或在銷售數據分析不完全的情況下進行大面積鋪網式推廣,應用到終端銷售層面就是不管銷售資源好壞、人員匹配程度,全網點鋪陳推廣。所謂野蠻開發,實際上可以認為是廣撒漁網的延續,就是指在不預測產品前景,不進行終端調研的情況下,超量超額的配發銷售任務,盲目野蠻的開發終端市場,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對于終端網點來講,要么是產品斷貨,推廣支持不夠;要么是鋪貨過量,物料滿天飛,總之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對于消費者來講,要么是對產品了解不夠,購買意愿不強烈;要么是產品推廣太密集,造成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反感。對于藥企本身來講,要么是管理不善,造成產品還未開始成長就步入衰敗期;要么是推廣不利,不僅嚴重影消費者群體的建設,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應對策略:首先,建立完整的終端數據分析體系和市場調研體系,將數據分析當做市場開發的重要依據;其次,循序漸進地開發和維護終端市場,加強終端人員和消費者的聯系,拒絕暴力推銷;最后,建立銷售人員管理制度,確保銷售部門和終端網點之間的溝通。
三、投機取巧,程序流于形式
我們知道,市場需求、成本控制、價格策略、渠道建立、顧客溝通和銷售促進是市場營銷的六個要素。對于藥品的終端開發而言,這六要素更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才能達成客戶需求和終端團隊的高度結合,才能達成銷售目的。而事實上,終端團隊在開發市場和推廣產品時往往會忽略某些環節的工作。譬如會議營銷模式下的終端開發和維護,終端團隊往往只關注會議前的鋪貨量,而忽略會議后的客戶回訪。要知道,在會議營銷模式下,客戶的銷售成績不僅受參會者消費能力的影響,還受會議現場反響程度的影響。會議反響強烈,消費者購買力強,銷量就大;會議反響不強烈,消費者購買力弱,銷量就小。銷量大,終端團隊就應當及時補貨,助推客戶的銷售;銷量小,終端團隊就應該及時退換貨,降低客戶資金成本。忽略客戶回訪環節就是投機取巧,表面上看降低了售后成本,但實際上卻降低了客戶滿意度,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企業失去整條銷售鏈。
應對策略:首先,加強銷售終端團隊的建設,因為在客戶和消費者角度,終端團隊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企業和產品的代名詞,它的好與壞關乎藥品的口碑,關乎企業的發展;其次,強化終端銷售和開發流程的學習,杜絕終端銷售和推廣過程中的投機取巧現象,保障客戶和消費者的利益;最后,建立終端開發目標和周期表,制定績效考核標準,一監督和約束終端人員。
杜絕以上三大惡習,強化應對策略,才是取勝藥品終端銷售之王道!
作者簡介:劉志永,實戰型營銷專家,網推天下創始人兼CEO,公司專注新媒體營銷與電商咨詢,長期比亞迪、廣藥集團、貨拉拉、水貝珠寶、眾泰汽車等多家企業。聯系電話:18665862867 郵箱:25689182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