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楊瑞龍
摘要: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對學生進行思維、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物理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對學生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幾個方面探討了農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物理規律 抽象思維 獨立思考 自主學習 學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諸方面的能力,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近年來,關于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著述頗多,在物理教學方面對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起了普遍的重視,尤其是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農村教學缺乏一定的條件,但也絕不能因為條件有限而影響學生能力的培養,要盡可能地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施培養農村學生的能力。本文針對農村教學的特殊條件,分別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對農村學生能力的培養。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農村物理教學一般不太可能像大城市的物理教學一樣擁有許多先進的實驗條件,但我們仍然不能影響學生在物理思維能力方面的發展,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先從物理概念來進行培養。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和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高中物理實際上還是和初中物理一樣在研究力、熱、電、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現象,而物理概念是這些現象中某一類的共同本質屬性的反映,物理規律是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視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規律的建立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其次是物理規律的“引入”和“推導”,引入不當、推導呆板、僵化,就可能變為老師武斷地把學生往前“拖”,“拖”不動就可能抱著學生或背著學生“走”,從而使學生思維停滯。所以“引入”和“推導”不是看老師說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說到點子上。如果老師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設計、引入和推導,則“話不多”而學生更能理解和掌握。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概括,經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