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習題課的教學策略
張立龍
內容摘要:習題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礎知識的通道,是聯系概念、規律的紐帶,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必由之路。它不僅可以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和擴展物理知識。本文從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兩個方面來闡述怎樣才能上好習題課,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習題課 教學方法 注意問題 解題能力
習題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礎知識的通道,是聯系概念、規律的紐帶,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橋梁,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必由之路。它不僅可以用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和擴展物理知識。
習題課是習題教學的主要形式,是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常用的課型。那么,怎樣才能上好習題課呢?為此,筆者進行了專題研究與分析,總結出習題教學的基本方法,現具體介紹如下:
一、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習題課教學中,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與討論及學生自己的練習,使學生加深了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總結歸納出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達到開闊學生眼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在習題課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一)講—練結合法
“講—練結合法”是習題課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教師對典型例題的詳細分析和講解,總結歸納出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在此基礎上結合新的問題讓學生練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練習,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二)分析—討論法
“分析—討論法”就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某一具體的物理問題,邊分析、邊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結論。這種方法貫徹了啟發式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并能發現學生分析問題的錯誤思路、方法,及時予以糾正,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歸納法
“討論—歸納法”就是選擇一些學生容易出錯的典型問題,先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暴露出各種錯誤思路、結論。然后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得出正確結論。
(四)板演—評議法
這種方法就是選擇典型問題,讓學生在黑板上進行板演,板演的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學面前。教師針對學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進行評議,充分肯定其正確的分析方法與解題技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這種方法,通過板演能檢查出板演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評議,能提高全班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可以采用學生板演——學生評議——教師再評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習題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習題課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實際,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精選習題
習題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精選習題。精選的習題要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1、習題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習題課中所選的習題,應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通過對這些題的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析和解決同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能舉一反三。
2、習題要難易適度
習題課中所選的習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難易適度。太簡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太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習題要具有啟發性
習題課中所選的習題要具有啟發性,要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闡述物理概念的定義、物理規律的涵義等,防止學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義的偏向。
(二)要注意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
習題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常用的解題方法與技巧有很多。如:比較和鑒別的方法、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歸納和演繹的方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以、極限思維法、圖象法、假設法、隔離法、整體法、臨界條件法和矢量三角形法等。這些方法與技巧,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際演練,才能逐步掌握。
(三)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習題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解題能力主要是指:
1、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能夠獨立地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弄清所給物理問題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關條件;能夠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并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給的問題。
2、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在習題課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主要是指以下兩個方面。
(1)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解題中,首先要對物理現象和過程進行分析,經過概括、抽象,再根據物理規律和公式列方程,將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因此,在習題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2)運用數學知識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計算的能力
物理解題中,常常運用數學方法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和討論。運用數學知識對有關物理問題進行計算是學生最感困惑的難題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有關的物理概念、定律理解不透,思想方法不對,思路不清,數學運算的技巧不熟練等等。由此引起亂套公式,或按曾經做過的形式上類似的題目依樣畫葫蘆等毛病。因此,在習題課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總結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與技巧,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
(四)要防止題海戰術
習題課教學中,要精講精練,防止把學生引入“題海戰術”的死胡同。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解題訓練,逐步總結出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