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策略

何翌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培養勢在必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并非完全通過思想政治課程來培養,它還可以滲透于各個學科之中。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體育教學具有自身獨特的育人特征,其在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方面占有極大優勢。因此,該文通過介紹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德育問題,提出做好高校體育教學德育工作的原則,最后研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思想道德意識

體育學科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競爭性、娛樂性,以及體能鍛煉的長期性與實踐性,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品行。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向良性的方向發展。在網絡環境下,當代大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不健康,行為怪異,其思想道德素質堪憂,這表明高校體育教學更應當注重德育的滲透力度。該文著重研究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期望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1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德育問題

1.1 缺乏社會主義公德

在許多大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學生一味地參與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盡情地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卻忽略對體育設施的保護,經常會出現體育器材受損的現象,對后續體育活動的開展造成了許多麻煩;還有的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爭奪器械、擅自離隊、追趕打鬧,使整個體育教學陷入極其尷尬的境地。此外,在高校運動會、團體操表演會上,部分學生不夠積極,不參加的人數比比皆是,或者是報名后又缺席,集體主義觀念嚴重缺失。

1.2 缺乏體育道德意識

目前,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舉辦一些體育競賽活動,許多大學生為了爭奪第一,違反了體育比賽的公平性。例如,當一方與另一方發生沖突時,個別人會出言不遜,臟言臟語,辱罵對手及其裁判,更有甚者會引發互毆事件。不難看出,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在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缺乏體育道德意識,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給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障礙。

2 做好高校體育教學德育工作的原則

2.1 堅持“主體性”原則

大學生即將走出校門,面對他們的是求職、創業,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適應社會,學會做人,謀得生存。實踐證明,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對人才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育人原則。由于大學生已經是成熟的個體,個性特點鮮明,這就要求高校體育教學堅持“主體性”原則,既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需求,也要抓住所有學生的共性,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思維能力。

2.2 堅持“內化性”原則

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體育教師應當明確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理解能力,在學習方面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只有讓學生自主選擇,才能提升學習質量,增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效果。科學地堅持“內化性”原則,需要注重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內容的興趣,竭力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熱情,爭取達到以“興趣”帶動“積極實踐”的體育教學目的。唯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在自我實踐中獲得真知,樂于學習思想品德方面的內容,并將之付諸實踐。

2.3 堅持“平等性”原則

在德育滲透過程中,體育教師必須堅持“平等性”原則,這里的“平等”不僅表現為教師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還表現為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學生,不能展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要平易近人,易于學生接近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學生就會樂于聽取教師的意見,在教學過程中聽從教師的正確指揮,進而完善自身的思想品德,配合體育教師完成德育滲透的教學任務。

3 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體育教師應當首先加強德育滲透意識,加大滲透力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增強課堂的互動性、趣味性及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

3.1 充分利用理論課堂教學

在體育理論課堂上,教師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引入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德育,接受德育知識。教師首先要進行安全理論教學,然后適時地滲入“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德育內容,既豐富了體育德育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深化德育內容。接下來的體育實踐課中,像長跑中的“跌倒”現象,自然會有學生主動攙扶不慎跌倒的學生。當然,在水上運動的龍舟實踐課中,學生也會更深切感受到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的含義。

3.2 合理地設計課堂規范

大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心理成熟度依然不足,單靠自覺性學習體育德育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應采取必要的“強制性規范”措施。在滲透德育知識時,體育教師應當合理地設計課堂規范,以此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設計體育德育課堂規范時,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德育要求進行設計,把握好規范的細節,有的放矢,恰到好處。這樣一來,既可以實現體育教學德育滲透的教學目標,也不至于過分約束大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有助于認真遵守和維護“課堂規范”。

3.3 積極開展業余體育鍛煉

體育課堂是基礎,課外鍛煉是體育德育內容教學的延伸,二者互相結合,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像“早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品德意志。對于學生而言,堅持出席早操,不但可以使自己克服“睡懶覺”的惰性,還能逐漸養成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形成自律自強的自我驅動,久而久之,身體素質會大幅度提升,身心健康,且精神振奮,有助于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課程。此外,早操是一種約束力較強的集體活動,充滿朝氣,內容豐富,能夠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格,以及持之以恒的優良傳統美德。

3.4 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同時教師也是教育內容的傳播者和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在體育教學的活動當中,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有些學生甚至還會去模仿教師的言談舉止。為此,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職業素質水平,注意自身的行為舉止,嚴格遵循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觀對教師的要求。同時,體育教師更要從每一節課中的每個細節做起,引導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糾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品行。

4 結語

總之,德育滲透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適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徑;是新時代體育教學的要求。在“全民健身運動”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必須意識到良好的體育鍛煉對于一個人“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優勢,同時要明確思想道德素質對于大學生今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要始終把體育教育放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首要位置,合理地滲入德育內容,堅持“德育”與“體育”的相互融合。

[1]王若光,逯文莉,啜靜.蹴鞠“場域”的“德育滲透”對當代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2):52-59.

[2]蔡廣,龔正偉.倫理語境下大學體育德育一體化的理路探析[J].體育學刊,2017,24(1):101-104.

[3]任雙全.基于立德樹人的體育與健康教材德育內容特征[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5):102,104.

[4]孫輝.高校體育進行德育滲透的理論問題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6):114-117.

[5]王力偉,鄭素曉.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以一節體育課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94-95.

[6]張月,黃海霞.論述高職高專院校乒乓球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廣東蠶業,2019,53(1):113,115.

[7]何標,梁艷.基于“立德樹人”的安徽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93-94,96.

[8]李國良,王永平.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8):102-103.

[9]陳有金.論德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81.

[10]秦會社.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及策略[J].甘肅教育,2020(17):138.

[11]丁志英.高校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手段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23):96-97.

[12]來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發展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20(49):143-144.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