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學數學教學與情感
謝昧華
: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情感和認知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影響著人的行動和選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積極的數學情感,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主體參與的行為,能夠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新課程標準把情感和態度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目標。
一、創設學習數學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能提高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注意力,有得于學習的成功,而成功的快感又會進一步激發新的學習興趣和較高層次的追求,使學習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如果我們的學生對數學都有強烈的興趣,哪有學不好的?在數學學習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1、設計好“開場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許多學生認為數學是枯燥的、乏味的。一些非數學教師在聽完一堂數學課后往往這樣評價:思路清晰、語言精煉、解題嚴謹,就是太乏味性,讓人昏昏欲睡。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好奇心?設計好“開場白”,非常關鍵。如在“打折銷售”的開場白:同學們,每到換季的時候,我們逛商場看得最多的字眼是(略作停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打折!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打折銷售》。
2、聯系現實生活創設學習數學的情景,增加數學內容的情感色彩,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被動學習乃至厭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們眼里數學知識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作為數學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一種敏銳的數學觀察力,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生活中的事例為數、學服務,又要善于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如:在“有理數”的教學時,學生第一次接觸負數概念,很難理解,常?;煜?。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讓一位理解錯誤的學生當營業員,規定收入為正,付出為負,然后我模擬著向他購物,我買了八元的貨物,付給他十元,他記了+10元,然后他找了我二元,記作-2,接著,大家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到了數學知識,一方面感受到正負數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感受到數學無限樂趣。數學教師是數學王國的導游,引導學生會欣賞數學美,發現數學美,進而提高數學文化修養,并努力做倒以美啟智,以美育人。
數學本身有深刻的美的內容。如在圖形的變換內容學習時,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由變換而來的美麗圖案,這樣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激發了學習的欲望。
二、合作學習,動手實踐,創設愉悅情境,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實施于某些數學內容有其優越性,但長期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向信息交流教學組織形式難免影響課堂氛圍,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根據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恰當的教學設計,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有助于創設良好的學生學習情緒背景和積極情感的展現。 有一次我在講棱錐這一內容的時候,先提出了這樣一道選擇題:“已知四枝錐的四個側面都是正三角形,則底面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邊形”讓同學們思考,經過一番討論,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是正方形還是菱形兩種意見上。我建議同學們動手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過了不多久,坐在后面的一個男同學用紙制了一個模型,走到了講臺上,運用這個模型說明如果是菱形,則底面不可能放在桌上,即底面四頂點不在同一科面,從而證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最后我充分肯定了這位同學的創造精神并理論上證明了這一結論,使另一部分同學心服口服。
三、鼓勵大膽創新,幫助克服困難
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的營造創新氛圍,在時間上保證學生有思考余地,給他們更多的獨立與自由的機會,鼓勵學生要敢于標新立異,大膽嘗試。即使在這過程中學生有些誤差,也是可取的,至少他敢于創新,教師應該鼓勵他、引導他,為他的嘗試創造條件,幫助他克服困難。比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圓面積公式推導時,他并不是單純地指導學生把若干個小扇形拼成一個近似平行四邊形,而是指導學生把若干個小扇形拼成一個近似三角形或近似等腰梯形,然后,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圖形分別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學生從中得到了成功,體驗到了創新的價值,提高了學習積極性?,F代的社會需要人大膽的進行創新實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為他們營造創新氛圍,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問題,養成求異和創新的習慣,努力把他們培養成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跨世紀人才。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不僅需要學生的廣泛參與,還需要學生情感投入和深切體驗。學生有了對學生的熱情,就會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地探求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