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效應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陳麗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傳授知識 , 解決疑難,而對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有些教師,甚至有的資深教師,專業和業務水平都還不錯,課上得認真,課堂組織能力也較好,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有時甚至不惜犧牲休息時間,辛苦地去為同學加班加點,但盡管如此,教學效果卻總不理想。原因何在? 應該承認,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容易讓人們忽視的恐怕就是情感效應的因素。根據1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總結了情感效應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 師愛的情感效應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就是愛,教師沒有了情愛 , 就成了無池之水, 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我們的教育對象正處于半幼稚、半成熟時期,他們的心理尚不成熟 , 情感十分脆弱 , 他們心靈的窗戶是不會向一個漠不關心他們的,甚至他們感到厭惡的人敞開的。由此可見,一位除了上課之外,從不去關心、愛護和研究自己教學對象的老師,即使他們的課講得再好、教學水平再高,教學效果也難以預測。教書與育人如果不能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完美地統一 起來,那么教書便失去了其靈性和神韻。因此,教師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除了對所教學科有一種執著的熱愛,還必須以自己真摯的愛,增進師生間“以心換心,將心比心”的情感交流。 教師要贏得學生的信賴,首先得將心交給他們,關心、幫助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并據此喚起學生對師長的愛,進而將這種愛延伸為對其所教學科的好感,最終從這種好感中培植出對該學科的興趣來。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遵循這一方法,并由此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說明,愛是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動力。
二、 情感投資,貴在課外
一堂課時間有限而寶貴,英語教師不可能把有限的時間運用在情感投資上。因此情感投資主要在課外。出乎意外的理解,誠摯中肯的批評,催人上進的引導,常常運用在課后,在家訪時;在好學生當中,更在差生之間;在同學們向我說祝賀新年之時,在一次考試的成功或失敗之后,更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比如看到差生,教師常常主動、親切、隨意地迎上去,用英語問個好,通過接觸、談心、觀察及和他們一起活動等形式,發現他們身上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消除差生的自卑心理,填補差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鴻溝。
情感投資表現在點點滴滴的瑣碎之中,如:一差生偶然一次英語單詞抄得好,教師在他作業本上寫上"Good",當他看到你時,目光便會流露出對你的感激和信任。一學生為了考個好分數向父母交待,于是在考試中作弊,當事情水落石出,他等待老師的懲罰時,教師卻意外地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并指導他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等等。總之,無論何時何地,作教師的都要用心去愛學生,天長日久,師生情感終歸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三、 情感效應,重在課堂
愛生——尊師,師生感情互相反饋,必然反映在課堂教學上。要努力探求一種融形象、情感、哲理、傳授知識于一體的教育藝術。為此要努力做到:
(1)保持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氣氛,激發積極的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堂上精心設計的各種梯度的提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實踐,對他們的回答,總是不同程度地予以鼓勵。這樣使課堂始終充滿著輕松愉快的氛圍,不同程度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也為英語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在教材教學中,我通常運用錄音機、圖片、簡筆畫、語言描述、動作表情演示等方式,創設和渲染情景氣氛,使學生自然置身于教材的情景之中,在自覺不自覺中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達到掌握運用語言之目的。例如在教so... that的用法時,我故意走到班級最高的學生面前,對全班說:“He’s so tall that he can reach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But I’m so short that I can’t reach it.” 這節課氣氛活躍,同學們既學會、掌握了本單元的重點,又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我緊接著又讓學生聯想到同義句too... to 的用法,讓學生自己說出答案:“You’re too short to reach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這樣,將功能項目和語法結構有機地貫穿于其中,揉為一體。從另一方面說,他們已經是“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用在其中”, 能夠自己探究,自主發現規律,即教與學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可見,景創設得巧,再賦予濃濃的情,兩者完美結合, 是高超的教學藝術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