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課導入新課方法淺議
董岳峰
導入,即開講、開場白,是指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一種方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首要的一環。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政治課教學也是如此。一個好的導入,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與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恰當的導入,可以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反,千篇一律的導入、羅羅嗦嗦的導入卻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熱情,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整節課沉悶無比,學生也昏昏欲睡。若想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往往再費九牛二虎之力也難以實現。一堂本來引人入勝、精彩絕倫的政治課,就會被抹殺在這幾分鐘時間里。這也是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開場也即如何導入新課?正如古希臘有位哲人所說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來點燃這火把呢?”——興趣,它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有趣。”巧妙的開講,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
因此,在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在導入的新意上下工夫,精心設計導入,巧妙、有效地導入新課,使導入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誘發學生興趣、創設最佳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作用。
一、以情入境,引人入勝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情感的引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教貴情深”正是教學藝術的魅力所在。首先,教師要注意以情動人。“滿面春風”能一下子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對教師感到“和藹可親”時,他(她)們的情感堤壩才能向你打開,知識的瓊漿才能在師生相互的感情渠道中汩汩流淌。其次,教師要根據需要創設一種良好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從而激發學生一聽為快的情趣。例如可結合教材利用朗誦詩詞、出示圖表、播放優美動聽的樂曲(歌曲)、展示栩栩如生的畫面等形象直觀的教具,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從中產生快感、樂趣、享受的“興致”。在這種情景交融的氣氛和狀態中,教師因勢導入新課,就能自然而然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種導入方式有較強的感染力,能夠巧妙地把人的意向和認識結合起來,以情感人,以境動人,促使學生在通情中達理、在明理中生情。
二、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風趣生動的故事不僅學生愛聽,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新知識起到促進作用。思想品德教材中引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教師可就地取材,也可以引用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生活實例或故事,包括典故、軼事、寓言、笑話等,在講授新課前引用,能激起學生一聽為快的興趣。例如在《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的教學前,我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小數點的悲劇》。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獨自一人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完成任務準備返航時,發現降落傘失靈,無法打開,減速無望。飛船爆炸,宇航員犧牲。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地面檢查人員責任心不強,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聽講過程中,明白了是不負責任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在學生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并且這些不負責任的行為已經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此時導入新課,不僅學生興致盎然,而且有利于對新課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討(辯)論導入,引起共鳴
課前教師可根據所授新課的內容,列出幾個與新課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辯)論,然后教師在點撥、小結中導入新課。例如,講授《嚴也是一種愛》一課時,在課前擬定好兩組閱讀提示題,引導學生選好辯題進行預習、準備,再根據學生的準備情況分成正反雙方,然后在上新課前我作為主席,引導學生開始了“有板有眼”的辯論。整個教學過程有點有撥,有辯有論,有理有實,一氣呵成,使一個原本是學生認識模糊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在爭論、辯論中逐漸清晰、明朗。這樣導入新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教材內容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更牢固,同時學生思想上的疙瘩或癥結也更容易解開。
四、多媒體導入,激發情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種現代教學手段也被應用于課堂教學,如投影、錄(音)像、多媒體、幻燈等。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直觀、具體的特點,它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和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樂學的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現代教學手段服務于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動靜結合、聲色并舉,以豐富學生的視聽,提高感知效率。如在講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時,我在給學生播放電視劇《闖關東》片斷后,問:《闖關東》為什么會如此吸引觀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彰顯和頌揚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誠實守信、重情重義、團結和諧的中華民族精神。——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的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一節課不僅要結構完整、布局合理,而且要善始善終。教無定法,但求得法。政治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是豐富多彩的,任何一種開頭絕無一種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教師必須根據每節課的具體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切忌生搬硬套。要有利于導入新課,并使之不覺牽強附會,同時又要注意不要太大篇幅,決不能喧賓奪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學手段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