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嘗試
佚名
作者:吳巧鳳 黃家衛 樓小紅
【摘要】 針對以往化學實驗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教學創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通過提高教師創新素質,合理地調整實驗內容,改變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實驗考核方法和優化實驗手段等,提高了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 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Abstract:In term of innovating in teaching,the text proposes some rect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weak point existing in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in the past.We have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through improving teacher's innovative quality, adjusting the experiment content rationally,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experiment and examining method,and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 means,etc.
Key words:chemical experiment;teaching quality;teaching reform 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在21世紀,加強對藥學人才創新精神和理論和基本技能。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操作規范,并具有自學、表達、思維、觀察、設計實驗、創新、自我評定等能力。
1 思想品德教育 培養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勤學苦練、不畏困難的品質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及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 調整實驗內容,提高實驗效果 以往化學實驗驗證性內容較多,上實驗課時學生覺得沒意思,做實驗感到乏味。而且各們課各管各開實驗,有重復現象。針對教學計劃重新修訂,總學時數下降多的現象。全國已有部分院校(浙江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江西中醫學院等)對化學實驗進行單獨設課,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1]。 打通原有的無機、有機、分析、物化四門基礎實驗和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兩門專業實驗,注重實驗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重新編寫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教材,減少或刪除陳舊的、重復的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實驗創新能力。通過創建多學科整合的綜合性化學實驗,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如無機實驗中設有“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分析實驗中設有“鐵的光度法測定”,如將兩個實驗整合為一個實驗,使學生在合成硫酸亞鐵銨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對其所含鐵量進行測定,既節省了藥品(以前硫酸亞鐵銨做完后廢棄),又使學生測定了所制產品的含鐵量,檢查了純度。如原來在有機化學中設有“阿斯匹林的制備”實驗,在藥物分析學中設有“阿斯匹林的分析”實驗,可整合為一個綜合實驗,使學生在合成阿斯匹林后接著進行鑒定,并采用綜合滴定法進行含量測定,同時做片劑的對照實驗。實驗內容的調整,激發了學生做實驗的熱情,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實踐能力。
3 教學方式的改革 實驗教學環節是學生全面掌握理論知識、錘煉科學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化學實驗教學要有所創新,就必須改革現有的實驗教學體制,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實驗課程體系與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方式與方法、實驗考核辦法和實驗教學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把傳統的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技能操作訓練和研究能力培養的創新性實驗,促進學生從記憶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創新型轉變[2]。 在實驗教學方式與方法改革方面,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采用啟發式和誘導式的教學方法,適當地讓學生參與講解,采用提問、示范、互相評判的方式(如相互交換NaCl樣品進行雜質限量檢查),或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啟發同學,培養發現問題的敏感性。還可通過在教師指導下開設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4 化學實驗教學管理改革 在實驗教學管理改革方面,應建立化學綜合實驗室,有針對性地改善實驗教學條件,優化實驗設置,注重從根本上克服一門課程附帶一組實驗的不合理學科結構,改變一個教研室設置一組實驗室的小而全的資源浪費狀況。通過安排循環實驗,對涉及儀器臺數有限的實驗,學生輪轉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實驗動手的需要,提高設備使用率。通過集中管理實驗教學輔助人員,既能避免人才資源的重復性浪費,又能拓寬實驗輔助人員對相關實驗的接觸面,進而提高其實驗技術水平。
5 考核方法的改革
5.1 化學實驗單獨設課、單獨考試、克克服重理論輕實驗現象。根據以前的教學計劃,實驗教學學時只能占總學時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實驗成績也只能占總成績的20%。這必然造成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占總成績絕大部分的理論課上,忽視實驗課動手能力的訓練。因此必須單獨設課、單獨考試、克服重理論輕實驗現象。
5.2 改革實驗計分制度 以往的實驗計分往往憑學生交上來的實驗報告,而實驗報告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況且相當一部分實驗報告是照抄實驗教材或其他同學的。為此制定出能鼓勵學生動手積極性的評分制度。一個實驗全程包括:預習、操作、結果、實驗報告的書寫,教師全程跟蹤,對每一步打分,拉開學生實驗水平高與低的差距,尊重學生重視分數的心理,使學生之間產生良性競爭和壓力感,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并詳細記錄學生平時的實驗態度、回答問題、儀器損壞程度等,從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及愛護公物的品德。這種方法雖然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同時也提高了實驗質量和實驗效率。
5.3 選定多種形式對實驗進行綜合考試 采用筆試、口試和動手操作等形式,對所學實驗知識、技能和能力(觀察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實驗創新能力等)進行綜合考評。實驗成績由平時成績、筆試成績、技能操作成績、實驗設計成績和實驗創新成績組成。使學生重視能力的培養和操作技能的訓練。 通過改革實驗考核,學生重視了實驗報告的書寫,搞清楚實驗現象與原理的關系,并發現了新問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實驗報告寫得更為認真詳盡,實驗結果討論更為深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實驗手段逐步向微型化過渡 為開設微型實驗,通過廣泛搜集國內外有關微型化學實驗方面的信息,從大量資料中,分析研究各種微型化學實驗內容和方法,挑選出符合教學大綱的實驗項目,并根據這些實驗的要求,制作和購買儀器,并對部分微型實驗儀器進行改進,設計操作方案,在預實驗取得滿意結果的基礎上,編寫實驗講義,將微型化學實驗正式引入教學實驗活動中。并逐步提高微型化學實驗的比例。在微型化學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邊學邊做邊設計的實驗教學,生動活潑,由于微型實驗的藥品用量減少,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更有質量的實驗,因此有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訓練和良好科學素質的養成。
7 教師創新素質的提高 所有這些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也表明,各個學科領域既向縱向的高度專業化方向發展,又相互滲透和綜合,同時新興的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不斷產生[3]。面對這種形勢要求教師不能滿足于已有的知識水平,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新理論、新技術;還必須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鄰近相關學科的知識,開展學術交流,開闊眼界。教師具有創新素質是教學創新的基礎。要增強教師創新教學的素質,還要加強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研究。通過學習、培訓以及教師之間的相互研討交流,取長補短,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借鑒和應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過程能夠真正激發與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敢于質疑、挑戰權威、豐富聯想等創新精神[4]。教研室也應當定期進行必要的實驗教學研討,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使化學實驗教學創新成為自覺行動。教師要將教學研究置于與專業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查閱資料、學習培訓等方式及時了解化學實驗教學最前沿的學術動態、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并不斷充實和豐富化學實驗教學內容。此外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掌握、設計并完成最新科研方向的部分實驗。